有效整合 轻松习作

2017-12-12 22:22徐卫娇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品德学科作文

徐卫娇

摘 要:小学中年级的起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往往是最令教师头痛的教学内容,此论文本着语文老师大都身兼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优势,让作文教学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有效整合,让学生在没有写作压力的情况下轻松完成作文,轻松赢在起跑线上。

关键词:整合;习作

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老师们的感觉都是难教,无从着手。选一个方面指导吧,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吧,很多学生提起笔来不知如何落下。到头来往往是学生没兴趣学,老师没兴趣教。而《新课程标准》中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学科整合的模式去尝试作文的起步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中,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课的横向联系,应当说是最紧密的。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大都兼品德课,我也不例外,这样在操作上易于将两门学科综合贯通。其次,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品德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关联、相辅相成的,有利于教师统一把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综观目前使用的教材,这两门各成体系的学科的教学内容水乳交融,内在联系一目了然。所以我把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同品德与社会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融合,尝试了几次作文教学总结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一、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完成语文学科的习作指导

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门学科,品德与社会课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而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由此,在品德课中进行作文指导可以促进两门课的共同提高。

1. 面向生活,拓展思路

经过反复思考,我发觉影响学生写作水平和道德认知提高的主要症结,就是失真失实。具体地说,小学生写作文,主要写记叙文,理应以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素材。但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太平凡,“没啥可写的”“写出来没劲”,于是就套用《作文大全》之类教辅读物中的内容,或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或凭空编造假故事。这显然无助于写作水平提高。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又没有写作的束缚与压力,能輕松谈论熟悉的人和事。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作文课《身边熟悉的人》,问学生你觉得你身边最熟悉的人是谁?回答的人还蛮多的,有的说爸爸,有的说老师……当我接着追问他们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让我们难忘的事情的时候,学生基本都沉默了。好不容易有个学生说出了英语老师被他们气走的事,得出了个《爱生气的英语老师》,我觉得这事全班小朋友都知道,就抓住事例认真指导了写作的方法和注意点,临了我还加了句:“看,这么小的一件事,只要我们用心去写也能写得具体生动,成为一篇好作文,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抓住身边的小事,写清楚具体,期待着你们精彩的作品。”我以为经过这么指导,学生多少应该能写点身边的人和事吧,可是结果基本都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爱生气的英语老师》。我傻眼了。过了几天,我们学习了品德课《要向你学习》,问起身边哪些人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时,学生反应特别热烈,有的说:“徐辉字写得漂亮,值得我学习”,有的说“邵玲枝很勤劳值得我学习”,我有意识地追问,让学生将具体事例说清楚,说详细,由于课堂效果很好,我打铁趁热,将本册品德与社会中的《家的故事》《家人关爱我成长》两课提出来先上,课堂上,学生侃侃而谈,谈自己不听话,家里人如何教育他们,谈自己不舒服,家里人又是如何照顾他们等等,大家都能提出几件事来说说自己的家人,课堂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把你们这几节品德与社会课中谈到最多,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写一写,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写。”终于这篇作文如我所愿得完成了,虽然这么做麻烦了点,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拓展开了学生写作的思路。另外,三年级下册作文课《介绍家乡的景物》,我也与同册品德与社会中的《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来做个小导游》两课整合,同样取得不错的效果,“品德”“作文”两不误。

2. 仔细观察,合理想象

小学生写作文,往往平铺直叙,缺乏感情色彩,这也可以说是“常见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不是写作技巧问题,而是道德情感不够强烈,亦即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认识不够深刻所致。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往往搜集了很多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有时也制成多媒体课件。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合理利用,那既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也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例如四年级下册有一个想象作文,是看一张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的一个小男孩痛哭的照片写想象作文,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孩子又该如何写这篇文章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五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书中看到了《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看完此课,我深受感触,泪流满面,此课深刻地揭露了侵略军在我们祖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在劳动人民身上造成的种种伤害,我想五年级老师在上此课的时候四年级孩子如果去旁观听课,仔细观察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再在经过感悟后加点合理想象的话,我想这篇作文就无须教师另外的语言了。另外,三年级上册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与四年级上册中的《我们的民风民俗》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互相取材,有效整合,提高学生写作观察能力。

3. 参与实践,开阔视野

我们坚持让教学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立了将作文教学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的观点,让学生在愉悦中走上善写之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许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采访家乡名人,调查周围环境,家乡特产知多少,收集学习资料等等都为语文课中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要抓住自己的特色,如屯桥有名的千张,去观察其原料,制作过程,并参与其中,亲自动手制作,这样,还怕出不了好文章吗?另外还有我们家乡有名的红岩,虽然算不上有名的风景区,但却是孩子们游玩的好地方,还是传说中恐龙的故乡,传说再加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轻轻松松在游玩中开阔了视野,得到了佳作。endprint

二、 在品德课堂中于“意犹未尽”时练笔

语文课堂随文练笔以其“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等特点备受语文老师的青睐,有的时候练在文本空白处,变“虚”为“实”,有的时候练在拓展延伸点,由“表”及“里”,有的时候练在语言训练点,化“简”为“详”,可谓各种各样,精彩纷呈。可是,不是每一个练笔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反倒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减少语文练笔的频率,穿插几个于品德之中,当然,我们也不能逼着学生在无话可说时练笔,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学生的感言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会被点燃,激活,让学生练笔,写感触,只有在意犹未尽时进行才能让学生没有压力,轻松完成,记得曾上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先让学生了解香港的历史,认识香港回归的最小见证人小归归,由他陪着我们上此堂课,再欣赏现在瑰丽无比的香港,学生发出了一阵阵的赞叹声,接着再让学生了解老师收集的资料,交流各自的资料,在对香港有了很深的认识后,提出问题:“现在你想对小归归说点什么吗?”学生纷纷发言:“小归归,你真幸福,生活在这么美丽的香港。”“小归归,我想和你做朋友,欢迎你到美丽的天台来玩。”看他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对小乖乖说话,我就让他们拿出本子,写下想对小归归说的话,学生写下了非常多且又精彩的话,可比单单嘴巴说一下要好多了。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在情满课堂时,在学生感悟最深时进行小练笔,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真正做到了“双赢”。

由于我比较注重作文教学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机结合,着力倡导崇实求真的风尚,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学生的作文初步杜绝了套用教辅读物的内容或凭空杜撰的现象,写作水平有了可喜的进步。经过几次的尝试,我觉得这样的结合好处不少,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道德认知水平。只是有点不便之处,教师得先研究好整冊教材,两门学科的教学顺序须作适当调整,为了配合作文教学,品德与社会中的课可能要推延,也可能要提前,如果不同年级的整合难度就会更大,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在学生作文起步的时候就朝“有效整合”的方向努力,就一定能让学生轻轻松松习作,赢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马之先.情谊共生导作文[J].小学教学,2009,(1).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学科作文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