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生涯理论视野下的高校生涯教育改革

2017-12-12 14:37阮娟
江淮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后现代高校

阮娟

摘要:中国高校生涯教育以传统职业匹配论为理论依据,存在着诸多问题。后现代生涯理论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强调生涯适应力和主动建构,更符合当代个体生涯的本质特征。借鉴后现代生涯理论,完善高校生涯教育体系,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改革生涯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生涯适应力;重视生涯个体咨询,激发自我生命创造,将是高校生涯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校;后现代;生涯理论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6-0127-005

广义的生涯教育是指与生涯发展有关的一切教育活动。本文所讨论的生涯教育,为狭义概念,主要指个体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以规划未来生涯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活动。在学生时代,生涯教育是渗透于课程教学并与学生的职业觉察、探索和准备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指学校形态的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1]

一、当前高校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生涯教育来源于就业需求下的职业指导。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各高校相继成立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开展求职择业讲座和比赛活动,致力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2]诸多高校开始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促使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拓展为全体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生涯教育基本完成起步,初步形成了以系统化课程为核心,信息自助、比赛活动为补充延展的体系。生涯教育得到广泛认可,效果逐步显现。然而,高校生涯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以静态的匹配论为理论依据,忽视生涯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当前我国生涯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为西方传统的职业匹配论,主要有柏森斯(Parsons,1908)的特质因素论、霍兰德(Holland,1959)的生涯人格理论。[3]匹配论假定个体的特质与大千世界的职业机会可以一一匹配,匹配一旦完成,个体的职业选择问题也迎刃而解。因此,《教学要求》对生涯课程的设计便围绕着“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职业决策”为教学框架。匹配论的最大不足是基于静态分析,追求理性的职业决策,忽视人与环境的互动和发展变化性,排斥生涯未决的状态。随着时代信息变化迅速,个体已很难掌握所有的职业信息,职业规划课程又往往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大学生处于职业准备期,个体内在自我和外在的職业世界不断变化。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一时刻就完成的决定,运用匹配论指导生涯教育当慎之又慎。

(二)把职业指导作为生涯教育的核心,忽视生涯的全面与平衡

当前“生涯教育”的概念虽被认可,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生涯教育仍以职业指导为主,把职业作为生活和个人认同的核心,忽视家庭、休闲者、社会公民等其他角色。早在1976年,舒伯就提出,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统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 [4]。对大学生涯的规划,除了学习进修、职业准备外,还应包括人际交往、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个人情感等。

(三)以大众化的教育方式为主,未能满足生涯个性化的需求

生涯教育涵盖范围广泛,生涯具有个性化、差异性的特点,生涯教育应根据对象需求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目前高校生涯教育在开展形式上,主要是大课教学、比赛讲座、计算机自助测评,以大众化普及为主,而深入的生涯团体辅导、个体一对一咨询还较少。

(四)以经验理性指导为主,忽视生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生涯教育以职业指导为主,教师往往扮演“专家”权威角色,给予经验性指导教育。如讲授求职技能,劝说学生“先就业再择业”,面对升学还是就业的选择时,多理性建议而少个性化的探索。

二、后现代生涯理论概述

本文所言“后现代生涯理论”,是指后现代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涉入生涯领域后,给生涯理论带来的新观点和新变化。后现代主义特征有:接纳不确定性;反对唯一真理,尊重多元事实;不求一致性,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重视主观解释等。20世纪末,一些学者借鉴后现代主义,对生涯理论进行了较大革新,如: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Arthur,1994)、生涯混沌理论(Robert Pryor &Jim Bright,2003)、生涯建构理论(Savickas,2005)、叙事生涯咨询(Michael White,1990;Savickas,2005)、生涯教练技术(ThomasJ.Leonard,1988)等。后现代生涯理论有以下特征:

(一)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强调生涯的发展变化性

“生涯混沌理论”认为,生涯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一个非线性变化的过程,微小的差异可能导致巨大的变化,看似无足轻重的事件却可能会对个体的生涯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生涯没有终极稳态,变化随时产生。[5]“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提出者认为,21世纪职业的多变性和组织的流动性已取代传统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才是生涯发展的本质特征。[6]

(二)弱化生涯发展的规划力,强调生涯发展的适应力

传统生涯理论以“规划”为目标,鼓励明确目标和计划导向,强调建立理想明确的生涯目标,以达成“确定”的状态。后现代生涯理论则认为,适应力比规划力更重要,以“适应”取代“规划”,“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成为新的重要概念。[7]生涯建构理论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8],即个体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有所准备,并灵活适应的能力。生涯混沌理论提出“生涯灵性”,内涵相近,指个体在适应复杂性的生涯历程时需要具备的积极的心理特质,是一种更通用和更超越的适应力。[9]endprint

(三)重视生涯的主观建构,强调生涯的多元性

传统生涯理论强调工作角色与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阶段性和角色平衡,企图为生涯建立一个相对可衡量的标准。后现代生涯理论则重视生涯选择的私人意义,强调个体对工作与生命理解后所建构出来的主观意义。个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是自己生涯问题的专家。“意义创造”,成为生涯发展与生涯咨询的关键词。生涯建构理论提出“主观生涯”,即通过把过去的记忆、现在的经验、未来的期望编织成一个描述生命主题的模式,使它们被赋予个人意义。个体是生涯的所有者和创作者,主张自我生命设计。[10]

后现代生涯理论回应了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个体真实的生涯情境,对当代生涯教育与辅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生涯教育改革可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三、后现代生涯理论对高校生涯教育改革的启发

(一)从追求“理性决策”到悦纳“生涯不确定”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多从低年级大学生开始,大学阶段是“职业准备期”,一方面难以完全掌握未来的职业世界信息,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职业体验,个体的自我也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应以追求理性决策为目标,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透过各种生涯探索活动,创造积极的生涯事件,识别机遇,以便为未来做更多的准备。

(二)从功利性“就业力提升”到发展性“生涯适应力”提升

基于生涯适应力概念,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发挥潜能,实现抱负,在对大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不应仅仅为就业求职培养技能,而要重视对外界变化因应的意识和能力。

(三)由“大众化课程活动”到重视“个体化生涯咨询”

目前高校生涯教育多采用大课教学、讲座活动等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远远无法满足个体生涯独特性、差异性的诉求,生涯团体辅导和一对一生涯咨询的需求将日渐呈现。

(四)由“经验理性指导”到激发“自我生命创造”

传统的就业指导教师或生涯咨询师往往以“专家”权威角色,给学生经验式指导。具有后现代生涯理念的生涯咨询师则转移到与当事人平行的地位,辅导的过程是“两个专家”共同合作的过程。当事人是自我问题的专家,是自我生命的创造者。

四、高校生涯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

(一)完善生涯教育体系,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后现代生涯理论关注生涯个体需求,接纳多元,这种理念下的生涯教育适合采用小团体辅导或一对一个体咨询的方式。原有的大众化课程和信息自助活动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应对一些共性的生涯困惑。因此,要在现有教育方式上进一步完善生涯教育體系,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分层实施,兼顾大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发展。

以生涯辅导人员的涉入程度和大学生受众面为指标,完善的高校生涯教育体系可分为五个层面,如图所示:

五个层面自下而上,受众面由多到少,但辅导涉入程度却逐次增加。完善生涯教育体系,使五个层面相互渗透,既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满足生涯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1.通过信息提供与自助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外界信息和职业信息(纸质资料或网络信息查阅),进行自我探索(计算机职业测评系统),初步解答生涯困惑。高校除了借鉴各大职业信息网站外,还可通过毕业生就业追踪,建立以本校校友为核心的职业信息库,如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数据库、毕业生生涯故事等,这些内容亦可以成为课程的重要素材。叙事生涯咨询流派认为,生涯即故事,现实通过语言而凸显,语言或文字是个体生命经验的载体。优秀校友的生涯故事由于经历资源的相通性,对大学生最有榜样示范作用,更能触发个体的生涯好奇和生涯信心。自助活动方面,高校运用测评系统进行生涯辅导时,要结合个体生涯咨询指导,避免学生贴标签误读,要将测评结果与个体真实的生命故事相联系,促进更深的自我觉察,拓展更多的生命可能。

2.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激发大学生主动构建生涯的意识,掌握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决策方法,主动提高生涯发展与管理能力。纳入公共必修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受众面最广的生涯教育方式,该课程改革是高校生涯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

3.通过生涯类比赛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内外生涯的延展实践平台。比较典型的生涯类比赛有:旨在推动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生涯人物访谈大赛、行业分析大赛等,旨在提升学生求职技能的简历制作大赛、面试大赛等。高校也整合资源,邀请用人单位资深人士担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练,邀请校友分享职场或创业经验,这类活动都促进了大学生的内外生涯探索和职场准备。

4.生涯团体辅导通常围绕一个生涯主题,采用团体咨询的助人理论与技术,促进个体在生涯发展上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团体人数一般在20~30人。相较于课程,生涯团体辅导可以帮助个体更深入地探索生涯特质。

5.生涯个体咨询是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由专业生涯咨询人员协助个人克服与生涯准备、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适应等有关的困难与问题,清除情绪与认知上的障碍,达成各种生活角色之间的融洽和谐,以增进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生活适应。个体生涯咨询对辅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最高,对当事人的帮助也最大。

(二)改革生涯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生涯适应力

高校需要重新建构生涯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目标与设计理念。传统生涯课程的设计思路是:要回答“去哪里”,先清楚“我是谁”(自我探索)、再了解“有哪些”(职业探索),最后决定去“哪里”(职业决策与规划行动)。然而,现实中更真实的生涯发展历程是:有些人本来并无目标和理想,藉由本能的好奇心和天赋开始学习,不断经验,从经验带来的结果中形成对自我的判断;通过自我概念选择新的行动目标,形成新的经验。这个过程不断往复,生涯的疆界不断扩大。因此,生涯教育课程的思路应从传统的匹配观转换到后现代生涯理论的重视适应和发展,改确定长期目标为抓住当下发展机遇。具体来说,生涯课程改革要有以下视角:endprint

1.生涯的视角。从职业指导转向生涯辅导,把职业纳入个体生涯的宏观视野进行把握,在强调职业对生涯影响的同时,也要重视个体生涯的非职业意义,鼓励个体追求更充实幸福的生涯。课程内容上,大学生生涯规划不能仅止于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以及决策计划或求职技巧的指导(安身),对生活情趣以及生命意义的探寻(立命),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价值观探索方面,不仅重视职业价值观,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观和生命的终极追求。生涯决策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职业决策,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体决策能力,进而提高生涯适应力。

2.当下的视角。生涯教育的目标不是长远的“明确的职业决策”,而应立足于当下。在课程设计中,要理清大学生活与未来生涯发展的联系,指导学生运用生涯平衡轮、生涯九宫格等生涯规划工具,上一个丰富充实的大学。指导发现当下的“我”的成就经验、天赋能力、价值观等,提升生涯效能感。深入分析学生的专业、社团、实践活动等生活内容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对于生涯未定向的个体,鼓励学生探索环境,把握机遇,展开行动,积累生涯中的“奇异吸引子”,藉由大学的探索与积累,提高生涯灵性和适应能力。

3.变化的视角。生涯之道即因应之道。传统生涯课程中探索职业世界的目标是从中选取一个或一类目标,作为规划的依据。然而,生涯混沌理论认为,个体生涯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外部环境探索不仅要探索现有的职业世界,也要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用预测和变化的眼光看待职业世界。

4.发展的视角。传统生涯课程在自我探索部分,将个体的生涯特性分为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四个维度,作为匹配职业的依据。实际情况中,部分学生的兴趣未经发掘,潜能有待开发,性格可以完善,价值观可以调整。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匹配与决策,更重要的是发展自我,主动培养兴趣,发展志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实践挖掘潜能,提升能力;不断完善人格等,藉此提升生涯适应力。课程设计中,可运用未来自传或生涯导向练习、自我肯定训练、决策练习、生涯角色榜样等策略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和生涯自信,鼓励学生努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可迁移技能,提升职业化素养。

5.建构的视角。传统生涯课程的诸多理论假设有:职业是生涯的核心,兴趣是影响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建构,并非所有人把职业作为生涯的核心,兴趣也并非职业成功的必要因素。1955年,乔治·凯利(George 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提出:“每一个人自己就是科学家”,即每一个人在生活成长的过程中,经验到种种发生在自己周围的现象,渐渐地用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理论,自行预测自己的行为,然后根据预测来行事。这种行为方式类同于科学家的行为方式,这就是“建构”。 [11]萨维柯斯的生涯建构理论也非常重视个体的主观生涯,即个体建构自我时,关键并不是“事实是什么”,而是“个体认为是什么”[12],这是一个产生意义的积极过程。在生涯课程设计中,不再以固有的理论假设框定个体的理解,而是从建构的视角引发学生思考:“职业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兴趣对你意味着什么?”,帮助学生建构自我的职业观和生涯观。

(三)重视生涯个体咨询,激发自我生命创造

生涯个体咨询的出现,是高校生涯教育以生为本,关注个性化发展的充分体现。一些高校已成立了生涯咨询室,在自我探索、职业定位、求职择业、生涯决策、平衡适应、自我管理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高校生涯咨询建设需注意:

区分生涯咨询与信息提供、就业指导、思想教育。目前部分高校成立的生涯咨询室功能较多,几与就业信息咨询等同。就业签约流程与如何报到等事务流程可通过信息提供给学生;简历撰写和面试技巧可通过课程讲座或团体辅导进行;劝说学生“先就业再择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生涯咨询的主体是来访者,促进个体的自我探索、觉察和行动才是目标。

生涯咨询的辅导方法。可借鉴生涯教练技术、叙事生涯咨询流派激发来访者的自我生命创造。生涯教练(Career Coach)技术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生涯辅导方式,理论基石带有鲜明的后现代色彩:(1)注重关系,教练关系本身就是促进行动和改变的动力;(2)当事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3)教练的核心是促进觉察和行动,直指目标的达成与达成的步骤和过程;(4)相信人们总是在变化,小改变带来大改变;(5)对更好未来提出一个清晰、细节化的图案有助于设定解决式目标。[13]叙事生涯咨询(Narrative Career Counseling),又称为故事叙说取向的生涯咨询,咨询师不为当事人解决问题,而是协助来访者以说故事的方式,帮助他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其中蕴藏的生命主题;帮助来访者丰富和细化语言,从经验中创造出意义,并活出新的自我及未来。

結 语

高校生涯教育已从“职业指导”跨入“生涯辅导”时代。传统生涯理论以职业为核心,对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曾起到重要作用,今天仍继续发挥着重要价值。随着时代变更,后现代纪元来临,生涯建构理论、生涯混沌理论、叙事生涯咨询、生涯教练技术等后现代意义的生涯理论兴起,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理论的不足。借鉴后现代生涯理论,对当前高校生涯教育的弊端进行改革调整,从匹配到适应,从理性决策到主动建构,从确定目标到拥抱变化,更符合当代个体生涯的真实发展历程,也更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南海,薛勇民.什么是“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0802/11260.html.

[3][美]塞缪尔·奥西普.生涯发展理论[M].顾雪英,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endprint

[4]Super,D.E.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M].Washington,DC: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U.S.Office of Education,1976.

[5]Pryor,R.G.L,&Bright,J.The Chaos Theory of Careers[J].Australian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2003,12(3).

[6]Arthur,M.B.&Wilderom.C.P.M.Career Success in a Boundaryless Career World[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

[7]赵小云,郭成.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9).

[8]Savickas,M.L.Career Adaptability: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Life-space Theory[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

[9]Pryor,R.G.L.&Bright,J.(2003).Order and Chaos:A Twenty-first Century Formulation of Careers [J].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55(2).

[10]Mark L.Savickas.Life Design:A Paradigm for Career Interven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12,(1).

[11]Kelly,G.A.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J].New York:Norton,1955,Vols.1-2.

[12]Savickas,M,L.Career Construction: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Vocational Behavior [M]//D,Brown(Ed),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2:149-205.

[13]朱紅,闫广芬.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与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2).

(责任编辑 黄胜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后现代高校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