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玺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ICU, 青海 西宁, 810001)
抢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陈有玺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ICU, 青海 西宁, 81000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过程中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奇偶数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措施,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2组患者接诊效率、抢救成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30.47±3.28) min、抢救时间(9.02±2.08) min、实施介入时间(25.70±6.32) min、收住院时间(14.26±2.11) 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8.62±5.13) min、(18.05±4.03) min、(45.25±7.40) min、(20.36±3.48)d(P<0.05);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结论在AMI抢救中实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 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要特点是发病率、致死率与致残率高,临床资料[1]显示其致死率高达10%~18%,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病情变化迅速,因此抢救护理干预流程的标准化和科学性对治疗的有效性起着关键作用,抢救原则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疏通梗死血管,尽快恢复心肌血液灌注能力,消除对心肌的损害。急诊护理是患者接受救治前的重要环节,护理过程的各环节与时间窗有着密切关联,标准化急诊护理流程是一种摆脱以往经验管理的全新护理模式,即针对病情危重、危急的患者建立专门抢救护理通道,在患者入院后优先进行病情评估分诊,通知医生行紧急处理,遵医嘱严格执行抢救操作,以严密监测、保持舒适性为基本原则,规范流程,提升抢救效果[2]。本研究分析了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均分成2组。纳入标准: 满足WHO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制定的AMI诊断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均为首次发病患者,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沟通,家属配合良好,护理依从性较强; 排除标准: 合并精神性疾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观察组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3~71岁,平均(55.34±4.7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0 h, 平均(5.7±1.0) h; 对照组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45~69岁,平均(52.94±3.6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11 h, 平均(5.5±1.2) h。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抢救模式,接诊护士告知患者卧床休息,予心电监护、吸氧支持、静脉输液,并采集静脉血液进行化验; 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随时向医生报告,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随时与手术医护人员进行病情交接。
1.2.2 观察组: 采用标准化急诊护理流程。① 接诊流程。患者入院后,专科医生依据其临床症状(如胸痛、恶心、呕吐、发烧、休克等)进行初步评估,询问家属,了解病史和目前状况,与急诊室保持联系,报告患者状况,嘱抢救护士做好抢救准备(准备检查常用医疗器械,相关科室做好救护车停靠位置、接诊等迎接工作)。② 抢救流程。立即启动危重患者绿色通道开始抢救,使用平车转移患者至急救中心,随行护理人员应采取视、触、问方式协助医生初步评估患者病情,重点开展鉴别诊断与风险度评估,结合评估情况开展分诊,告知相关各科室安排检查与会诊。③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患者入院后,立即划分责任护理工作人员,组织成立急救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任小组组长,由专人负责全过程救治,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问诊评估,值班医生和抢救护士相互协作实施各项急救流程操作。实时监护患者生命体征,予吸氧支持,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液并送至实验室做加急检测,遵医嘱进行超声、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将患者送至相关科室接受心脏超声相关检查,由医生诊断结果。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告知导管室患者病情并了解医生安排,通知做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准备。检查结果出来后送至主治医生,随即进行PCI治疗,病情稳定后送至病房,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1.3 观察指标
抢救时间,包括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实施介入时间等,记录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等。抢救成功率标准[3]: 抢救后患者体征指标趋于稳定,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反之则为抢救失败。在患者出院时发放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满分100分, 85~100分为非常满意, 70~84分为满意, <70分为不满意[4]。
1.4 统计学分析
2.1 接诊后各项时间窗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接诊后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实施介入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接诊后各项时间窗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抢救成功率和复发率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抢救成功、死亡、复发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评价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AMI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恶心、呕吐、发烧,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现象,如治疗不及时,患者心肌损伤严重,可导致死亡。AMI多发病突然,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情况未得到改善,病情发展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故保障抢救高效率是提升治疗成功率的关键[5-6]。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是对常规的危重患者抢救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使整个治疗过程在有序、可控的状态下进行[7]。在患者接诊、病情评估、联系急诊科室做好准备、加急实验室检验、联系PCI准备等过程中,每个护士均明确自身职责,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下一步干预操作内容,提升护理针对性,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够让医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和护理内容,细致落实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以免发生各种错误; 规划与统筹护理流程,数个护理人员共同开展多个操作,确保在短时间内做好充分的救治准备工作,尽快让患者接受治疗。张莹[8]对AMI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流程予以优化,结果患者分诊时间、抢救时间均显著缩短,表明优化的规范化AMI抢救护理流程能够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从而为有效抢救节约时间。标准化护理流程是AMI急救流程优化的最终形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接诊时间、抢救耗时和介入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25%, 高于对照组的82.5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专门针对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便于及时开展急救,遵循危重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人性化服务理念,一方面能为AMI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照顾患者家属情绪,缓解其不安、焦急等不良心理,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9-10]。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
综上所述,在AMI患者抢救过程中执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率,增强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崔丽娜.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J]. 世界临床医学, 2015, 9(12): 2880-289.
[2] 黄伟文.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 医药卫生: 文摘版, 2016, 10(9): 107-108.
[3] 樊宇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 148-149.
[4] 赵书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29): 219-220.
[5] 谭燕春. 优化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5(1): 199-200.
[6] 王曼, 李蓉, 辜丽梅. 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8): 9-11.
[7] 杜紫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探讨[J]. 医药卫生: 全文版, 2016(10): 72-73.
[8] 张莹.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16, 23(13): 235-236.
[9] 范春艳.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3): 465-468.
[10] 李小峰, 陈敏.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5, 29(3): 861-863.
Applicationofemergencynursinginemergencytreatmentof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CHENYouxi
(EmergencyICU,AffiliatedHospitalofQinghaiUniversity,Xining,Qinghai, 81000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MethodsA total of 160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80 cases) with routine rescue measur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80 cases) using standardized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The clincal reception efficiency and success rate, hospital mortality, and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uccess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riage assessment time, the rescu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 time and hospitalized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0.47±3.28) min, (9.02±2.08) min, (25.70±6.32) min, (14.26±2.11) d,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horter than (38.62±5.13) min, (18.05±4.03) min, (45.25±7.40) min, (20.36±3.48) d,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96.25% vs. 87.50%,P<0.05).ConclusionStandardized nursing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rescue time,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so it i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 nurs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R 472.2
A
1672-2353(2017)22-007-03
10.7619/jcmp.201722003
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