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辉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咳痰、发热、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 P<0.05)。实验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有10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 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18社区获得性肺炎指的是在医院之外所患上的感染性的肺实质炎症, 人体在受到有明确潜伏期病原体的感染之后在入院后的平均潜伏期当中会发病的肺炎[1-5]。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由于年龄较小, 身体的抵抗力较差, 因此更容易感染上社区获得性肺炎。目前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和治疗, 因此本文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效果, 现进行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 女26例;
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6.5±2.2)岁;其中病情为轻度患儿有16例, 中度患儿有29例, 重度患儿有15例。实验组男33例, 女27例;年龄2~11岁, 平均年龄(6.3±2.5)岁;其中病情为轻度患儿有18例, 中度患儿有28例, 重度患儿有1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
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进行吸氧、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止咳以及营养支持, 对患儿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 使用设备有限公司的ZHXF-001型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 取专用肺炎贴片, 并将治疗仪各项参数进行调整:6个月~3岁:时间20~25 min, 温度37℃, 强度3~4;3~10岁:时间25~30 min, 温度37℃, 强度3~5;>10岁:时间30 min, 温度38~39℃, 强度4~7[6]。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症状消失的时间(咳痰、发热、湿啰音消失时间)、疗效以及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说明患儿的症状消失, 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说明症状有所好转, 指标开始慢慢恢复;无效:说明症状无改变或者是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咳痰、发热、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实验组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有10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 P<0.05)。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以及肺部湿啰音等, 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原有细菌、病毒、支原体以及衣原体[7], 相关的病原学分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的致病细菌是革兰阳性菌, 其中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 而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 部分患儿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为革兰阴性杆菌[8]。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由于年龄较小, 身体抵抗力较差,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9, 10]。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 实验组患儿咳痰、发热、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 P<0.05)。实验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有10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 P<0.05)。
综上所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彦彦, 陈琪玮, 王智杰.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5):500-502.
[2] 何礼贤.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中国急救医学, 2015, 27(11):303-304.
[3] 李凡敏, 梁宗安, 胡丽佳, 等. 降钙素、D-二聚体、C 反应蛋白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预后判断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4):563-566.
[4] 李颖, 贾明月, 张静, 等.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及对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6):2239-2242.
[5] 尹玉东, 曹彬.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解读:从病情严重度分层角度.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7):756-760.
[6] 邓书秀, 王迎春.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急性支氣管肺炎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12-13.
[7] 苏桂萍.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1(35):1130-1131.
[8] 闫慧.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 14(10):1507.
[9] 朱水盛.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9):5672-5673.
[10] 邱景平, 梁小丽.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现代医药卫生, 2011(11):1697-1698.
[收稿日期:2017-09-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