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
〔摘要〕信息时代下,人们的交流、沟通、行动等方式发生着改变,部分青年教师的社会心态也发生了改变。认清信息时代的规律,科学调控青年教师的社会心态是对学校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青年教师;社会心态;调控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3-0058-03
“自媒体时代”是指微博、微信、微视频、APP等微型媒介,利用短小精炼的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内容开展实时互动、高效传播信息的时代。
“自媒体时代”改变着青年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以及思维认知与价值体悟,成为青年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的一种常态。当前,青年教师已成为使用微媒体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为此,把握自媒体时代下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变化特点,探寻自媒体对学校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有效调控,是学校党组织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进步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微媒体时代”的特点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方式的普及,我国传媒已经渐渐进入了所谓的“微时代”。与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不同,“微媒体时代”具有以下特点。
1.平民大众性。随着技术进步,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参与到网络空间的话语传播中。普通民众可以自由地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话语”。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其中绝大部分网民都是社会普通民众,他们成为了网络世界的主体。另外,网络自媒体话语传受双方的地位也更加平等化,不管是社会精英群体还是平民阶层,都有权利在网上发表言论,精英群体话语垄断地位被逐渐消解,社会大众尤其草根网民,他们更加热衷于网络空间的话语表达。总之,在网络微媒体平台上,数亿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话语表达,实现平民话语传播的最大化,彻底掀起了一场话语革命。
2.双向互动性。微博、微信等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话语单向传播的局限,不仅实现了双向互动,而且还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另外,每个人不仅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可以说,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自媒体平台实现了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飞跃。
3.内容碎片化、复合性。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一些简短易懂的碎片化内容更容易满足大众的话语需求。微博、微信等话语传播形式符合时代需要,适应了信息碎片化的交流方式。这种微时代话语内容虽简短零碎,但是却承载着用户思想的即兴、自由表达,承载着社会关注的焦点,成千上万的碎片化内容聚集在一起,就不再是简单的碎片信息,而是形成一股网络舆论巨能量。但是,微时代的碎片化,并不意味着专业化的完全消失,一些领域仍然有较多的有着专业化知识储备的专家、学者、领导等,他们也借助于网络自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和广大网民传播自己的专业技术、思想和知识,从而呈现出碎片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复合化特征,提高了网络传播平台的影响力。
4.传播方式多元化。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等不仅拥有独特的话语传播方式,而且也与个人网站、BBS、博客等平台紧密结合,实现了传播方式由单一表达到多元表达。现在,我们既可以选择个人网站、BBS、博客进行话语传播,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交互性进行群体分享、转发,实现扩散性传播。[1]
二、“微媒体时代”下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特点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由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共识、各类需求满足与否的感受、社会情绪以及社会取向共同构成的一种社会心境状态。社会心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即时性、自发性、动态性、直接性等容易被感知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微媒体的出现必然会对青年教师社会心态产生深远的影响,使青年教师的社会心态具有微时代的鲜明特色。
1.盲目从众性。在进行思想判断或行为选择时没有主见,盲目认同或追随他人的观点或行为在“微媒体时代”十分突出。微媒体自身传播力的膨胀以及碎片化、极端化的表达方式等更加剧了青年教师社会盲从的心态,跟风式思考呈网络症状蔓延,部分青年教师在海量却又容易失真的信息面前丧失了独立和理性的判断能力,陷入盲目认同或人云亦云之中。盲目从众扩大化是“微媒体时代”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显著特点。
2.情绪易感性。社会情绪是人们在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基础上,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态度体验。一方面,微时代碎片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简单化、浅表化、平面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微时代匿名表达与信息传播的特点又进一步加剧了负面情绪蔓延的可能性,各种社会负面情绪累积和汇聚且超越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产生巨大的社会心理汇聚效应,会对青年教师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3.价值观多元性。价值观是决定个体社会心态的核心部分,也是社会心态的重要内容。社会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在微媒體环境中不断呈现,呈现出交汇与融合的趋势,青年教师潜在的价值观得到深层释放。部分青年教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社会转型中有所弱化,关注个体的利益多于关注群体或整体利益。这种价值观取向使青年教师社会利他行为减少,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急功近利思想,有时甚至出现偏激的言论和肆意谩骂、人身攻击等不理智的社会行为反应。
三、“微媒体时代”下影响青年教师社会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首先,微媒体环境增加了青年教师社会比较的机会和概率。社会比较是影响社会心态的一项重要变量。所谓社会比较是指当人们处于不确定的环境中时,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特征,采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方式确认自己和提升自己。“微媒体时代”交互性强和信息流动速度快,青年教师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社会比较的机会增多,选择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和比较领域增多,这进一步拓展了青年教师进行群体沟通的深度和广度,促使他们在不断的信息传播中形成各种社会表征,并在其中进行社会比较,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同形成种种困惑。endprint
其次,微媒体环境下青年教师价值观冲突及群体心理特征变化。时下各种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的价值观念在微媒体平台上相互交锋与碰撞,使部分青年教师陷入价值观的多元冲突,价值共识缺失,这成为消极社会心态产生的深层根源。微媒体平台上,大量的信息传递呈现无屏障性和不确定性,冲击着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影响青年教师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部分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排挤,理想信念缺失。
此外,青年教师社会心态从根本上受到群体需要、欲望、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多元化、多样性的心理诉求成为青年教师社会心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四、“微媒体时代”下对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调控
“微媒体时代”下青年教师社会心态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加大了学校党组织了解青年教师社会心态、引领他们健康成长的难度。为此,学校党组织要主动适应“微媒体时代”的新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善于把握各種微媒体的特征,掌握信息传播和舆论引领的主动权,发挥其正面效应,着力构建青年教师社会心态调控的微体系。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青年教师良好社会心态养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凝聚,是人们价值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它提供了一种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社会心态的优化具有内在的渗透作用,它通过价值引导、精神激励、情绪疏导、人格与行为塑造等调节机制,规范着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走向、性质和发展趋势,引导青年教师社会心态朝着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发展。“微媒体时代”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规范和养成作用,就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渗透力”,即网络话语表达权、领导权和主控权,采用青年教师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语言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微媒体网络宣传传播阵地。要充分利用微媒体虚拟空间拥有的教育空间场域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利用大众化的微语言来传播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平面向立体、从静态向动态、从显性到隐性、从被动到主动、从时空性向超时空性的转变,实现对青年教师无缝隙的吸引和凝聚,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
2.营造促进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社会心态的微媒体生态环境
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微媒体生态环境,形成全面促进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社会心态的“微阵地”,发挥微媒体环境对青年教师社会心态“润物细无声”的微影响作用。
一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善于利用微网络,整合微资源,传递正能量,发挥微媒体对青年教师良好社会心态的正面引导作用。如,大力宣传充满正能量的教书育人楷模等先进人物,分享“学习圈”“朋友圈”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让青年教师从微媒体环境中接收到大量积极的情感信息,从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凝聚青年教师社会共识,汇聚青年教师社会心态正能量。
另一方面,加强对微媒体的引导和监督。针对微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内容、途径,建立并健全监督机制,及时监督微媒体的传播内容,切断各种负面信息的“潜传播”途径,消除负面信息存在的“潜空间”,减少或避免微媒体谣言、泛娱乐化和媚俗化等不良信息对青年教师的负面影响,及时制止不良微媒体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使微媒体的环境得到全面净化。
3.着力搭建对青年教师社会心态调控的微监测与疏导体系
微媒体既是反映和监测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平台,又是疏导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工具。
一方面,透过微媒体加强对青年教师社会心态变化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建立大数据背景下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动态监测体系。微媒体为青年教师获取和关注公共事件、社会热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发表观点、表达诉求的平台。因此,要善于运用微媒体建立各种信息反馈机制,通过青年教师的各种微语言和微信号,及时了解他们的种种心理需求和现实诉求,关心青年教师所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把握青年教师社会心态变化的波动规律和趋势,畅通青年教师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通过微媒体平台给予积极回应,及时释疑解惑,引导疏通,化解矛盾,避免青年教师负面心态的累积。
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关怀,利用微媒体疏导青年教师不良的社会心态,打造线上线下的社会心态调节与疏导体系。例如,学校党组织和组织、宣传等党建工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微信、QQ群以及论坛、微视频等微平台,用微媒体对话和平等交流的形式,及时掌握并疏导青年教师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开通即时通信账号,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定期发送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的知识,满足青年教师即时互动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青年教师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2]。
总之,“微媒体时代”下对青年教师社会心态的调控,是新形势下学校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尚需不断研究探索。学校党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青年实际,改进方法手段,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参考文献
[1]曾庆桃,胡树祥. 网络自媒体演进及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新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 2016 (3) :68-72.
[2]陈虹.微媒体化下青年社会心态变化及其引导策略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 (11) :89-92.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女子职业中专,大连,116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