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017-12-10 08:00艾水梁琴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就业压力个体差异毕业生

艾水+梁琴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普通高校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大高等职业教育,每年我国的人才培养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加。但当今时代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受社会整体环境,如政治、经济、就业等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又与社会需求相脱钩,毕业生的个体差异、就业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压力着手,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及特点,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了就业压力对于毕业生学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个人全面发展的素质和有效提高并实现就业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压力;个体差异

1 就业压力的成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求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就业压力的成因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因:个体差异;二是外因,社会发展。

1.1 个体差异

个人就业压力程度形成的内因主要是个体差异。每个大学生到了毕业季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对每个大学生产生的压力感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多差异,性别、年龄、籍贯、性格、成长条件、受教育程度等等。这些差异的存在对每个人的就业压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笔者选取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个体差异基础性不同——性别,到个体籍贯,最后到细微差别——是否是学生干部三个方面做调查研究,依据图表一研究显示:性别上就业压力前后数值不大,有差异但不显著;城镇与农村籍贯差别、是否是学生干部上,个体差异在就业压力这个变量上差异较大。

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心理以及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十分明显,所以在 自我成长和发展上也会有较大不同。一直以来,在就业上男性明显比女性有优势,但随着政策的开明、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以的公平,岗位上的男女比例逐步呈现均等化趋势。

个体差异上还有因为后天发展,所塑造和成长的人格,比如主动人格和消极人格。无论是男女还是城乡籍贯都是自身很难改变的,但后天性格的养成,对个人抗压能力也会有不同的影响。主动性人格的个体自我认识清晰,对于自我追求、个人價值实现有明确的认知,在面临事情面前积极向上,能够很好的调节自身压力,自我效能也非常强,消极性人格反之。

大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国家教育政策要求倡导的,更应是高校大学生自身积极践行的全面发展。参加学生会、团支部等组织,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将会对学生们更好的全面成长和学习提供一个小型的社会平台,了解社会机制。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是否是学生干部,这一标准还是很看重的,所以在校曾为学生干部的个体在择业上要比非学生干部的个体上有优势。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干部的毕业生跟非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明显差异,且非干部学生大于干部学生,具体见红的标注的数值。所以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择业上还有很大差异,是学生干部的就业优于非学生干部个体。

1.2 社会原因

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也在日益增加。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与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本民族的竞争力和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狠抓教育成为了首要选择。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开始了迅猛发展,人才培养越来越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再加上高校教育在培养上的误区,间接性造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脱节。但也因此造成了人才供需的不平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其次就是城乡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由图表一显示:城镇和农村学生就业压力差异显著,且农村学生就业压力显著大于城镇学生。具体见红的标注的数值。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不同籍贯毕业生面临的择业问题的巨大不同。农村学生由于自身生长环境和身份的不同,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择业问题,还有择业问题背后的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问题等等因素,这就造成了他们在在面临就业问题上的心理压力较高。而城市籍贯的毕业生在这些方面优于农村籍贯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尤其是东西部地区越来越明显。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对人才定的需求量大,但基础设施有限;较为偏远的西部及乡镇也需要人才,但是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会首先考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也就造成众多的毕业生竞争大城市有限的岗位的局面,进一步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 缓解就业压力的策略

就上文调查阐述可知,每个毕业生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主要受毕业生个体差异和社会发展两个原因影响。要想缓解就业压力,必须从个体自身和社会整体整体环境的改变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2.1 提高自身技能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最为主要的原因是自身的技能水平。作为高职学生,他们的自身学习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决定他们面对择业问题的最大因素。专业的技能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学习来实现培养和加强。所以,首先要加强自身技能的学习。在校期间,通过对职业课程的学习,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认识。在对职业自我效能感应的重要价值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从主观层面产生提高的动机,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强这一方面的锻炼。在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上下功夫,从理论及应用两方面对该职业所需技能进行学习和实践。时常参与国家、社会、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通过比赛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失,激励自己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学习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和就业的技能,为后期良好的择业奠定坚实基础。

2.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由于低不就,无发展前进、非大城市等外观原因而放弃自己喜欢的职业,这样的毕业生不见少数。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更多的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以及自己的实际。所以当下,毕业生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应。正确的择业观具体是指,首先应该具备职位所要求的实际能力,拥有核心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尤其是高职学生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水平能力、兴趣特长等各方面素质,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然后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依据上两个条件与整个社会目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式相结合,正确灵活的进行择业。

2.3 要有创业精神和创业准备

高校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解决毕业生普遍就业难的问题。创新创业专题培训成为了各个高校热门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对于培养毕业生正确的就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勇于创新创业,不仅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就业方式,更是快速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一条捷径。当今时代大学生要想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就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精神和准备。首先,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正确意识,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其实,不断获取创业所需要的经验,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等,同时对自己创业的方向进行可行性调查,最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业。

3 结语

笔者选取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就业压力变量,从三个个方面做调查分析,从这个体差异和社会发展两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当下高职院校学生择业问题的原因,由于自身成長环境,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每位毕业生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调节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相关策略——提高自身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准备,希望能为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韩广宇.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2]杨娜.不同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差异问题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6.

[3]刘俊灼,柳炳祥,张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37).

[4]费菲.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经理管理者,2017(27).

[5]周东斌,罗嘉文,林伟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家庭关怀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

作者简介

艾水(1981-),男,四川省万源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梁琴(1983-),女,四川省乐山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四川省达州市儿童中心(初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

作者单位

1.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2.四川省达州市儿童中心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0

猜你喜欢
就业压力个体差异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研究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当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