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丁鹏
(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 712046)
从校园贷现状分析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问题
霍丁鹏
(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 712046)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金融发展迅速,不仅在社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还进入到大学校园,将大学生作为相应业务的对象。而由于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监督机制也仍较落后,又因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和社会经验方面的相应缺陷,最终造成其在接触后出现巨大的金融风险。从校园贷角度切入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校园贷的现状,进而指出大学生在网络借贷中面临的诸多金融风险,最后提出了实现相应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
校园贷;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
社会环境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有了极大变化,社会消费观念也因此出现了巨大转变。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群体在不成熟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作用下,往往选择校园贷来获得消费欲望的满足。而在缺乏足够的资本和财力满足的前提下,往往无法进行借贷偿还,最后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相应风险不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还会造成校园环境和金融环境的破坏,严重的可导致社会治安或刑事案件。因此,做好大学生的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所谓校园贷,即针对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群体开展的贷款业务,其瞄准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观念转变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通过校园业务推广的方式扩大客户群体,实现金融借贷领域的扩张。
校园贷的主要特点为,将现代金融和网络技术结合,将传统的借贷模式转变为依托于互联网和校园环境的借贷方式,其地域性限制更小,借贷双方之间的合作通过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借贷交易的时间成本更小,交易流程简化,极大方便了借贷交易行为的产生[1]。同时,校园贷平台中的材料审核更为简单,只需要看到借款人和放款人间的信息,大学生群体特征显著更加便于放款方的管控。从借贷双方的匹配效率来看,校园贷比一般性的借贷行为更加高速。从校园贷的运营方来看,小企业能进行相应借贷交易的运作,使得校园贷这一模式得到快速推广,在大学校园发展火热。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借贷的目的在于超前消费或提前缴费。基于这样的理念,商家或者金融机构往往采取分期付款或者提前透支的方式来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将大额消费项目化整为零。这种分期付款的形式有的采用无息还款,有的采用有息或利息优惠的方式来还款。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按月还款,减轻学生每月支出的压力。二是通过申请银行较小额度的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由于学生没有固定收入或存款,银行往往给予学生信用卡的信用额度较低。三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小额借款或打白条[2]。这种方式往往手续较为简单,仅仅在移动终端界面就可以进行快速申请。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借贷行为已经由传统的现金或银行卡方式向各类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转变。互联网融资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为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或者享乐主义的蔓延埋下了隐患。
(一)网络借贷平台监管薄弱,不法借贷平台发展泛滥
大学生在校园贷等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行下很容易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主要原因便是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不合理。从网络借贷平台本身的作用和优势来看,其大大消除了空间距离对于借贷双方的束缚,使得借贷双方仅仅通过网络便可完成资料信息交流,通过相应的审核程序,快速达成合作机制,完成借贷交易。这对于需要相应资金的个体而言意味着及时的帮助,对于相应的借贷平台而言也是实现金融市场推广的有效手段。
而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在大学校园中与社会现实的距离较远,无法接触到网络借贷的全部信息,只为满足自身的消费欲望,很难想象其后自身面临的巨大风险。由于网络借贷平台仍然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政府相关监管工作仍不到位,许多网络借贷平台在运作时故意放大噱头,吸引大学生进行借贷交易,而不去展示相应的借贷利息和后果[3]。一些不法借贷平台甚至存在欺诈行为,在借贷交易合同中进行信息隐瞒或者欺骗,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政府相关监管力度不到位,网络借贷平台任意发展,是造成校园贷风险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校园贷贷款利率较高,学生经济实力和诚信度较低
校园贷较一般性贷款交易更为小众,针对的是大学生群体,相应的贷款金额也较小,但其贷款利率却往往较一般性借贷更高。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仍然在大学校园学习生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虽然部分能够通过实习或者打工获得收入,但相对于巨额的借贷金额和利息则是远远无法填补上的。学生的经济实力较弱,在无法将所欠金额进行偿还时,便很容易存在侥幸心理,希望通过躲避和否认等方式拒绝偿还。而在校园贷相应的合同之下,学生是无法进行逃避的,欠下的债务利息越来越高,时间越久就越难偿还。
由于大学生仍然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其对于社会现实环境的认识水平仍较低,没有意识到许多社会现实的残酷性。为追求自我满足而忽视了其后所应承担的责任,面对难题时很容易产生相应的诚信问题,自主性过强,缺乏理性思考,后续的风险意识无法使其正确面对相应的借贷行为。
结合校园贷现状对大学生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可知大学生在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势头迅猛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相应错误行为,盲目参与到借贷交易当中,为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要想进行相应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除了从学生自身出发外,还应当从学校和政府等多个方面入手。
(一)学生方面加强知识学习,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从学生方面来看,大学生由于自身对于借贷和网络借贷的认识水平不高,没有认识到借贷交易对于自身意味着什么责任和义务,意味着什么样潜在的严重后果。为了避免自身陷入到网络借贷金融风险当中,大学生应当不断加强在理财知识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并加强网络技术知识学习,认识到网络借贷对于自身的大学生身份和条件的沉重责任[4]。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借贷风险的学习,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使得自身在接触到网络借贷业务相关信息时能够沉着冷静面对。
同时,对于大学生而言,还应当不断进行消费理念的正确培养,认识到消费行为应当与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紧密关联,避免过分追求物质消费,而忽视了自我学习提升的重要性。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花未来钱,一步一步过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同时,还应当加强自我诚信方面的教育,不断提升自我的诚信认识,不去做空头承诺,说话算话,成为一个诚信正直的现代人。
(二)学校加强诚信风险教育,培养健康价值观念
对于学校而言,应当认识到校园贷等网络借贷平台对于学生的潜在威胁,通过相应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认清相关事实,尽量避免陷入到金融风险当中。
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风险教育,不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有效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消费中的不良甚至错误习惯,以正确的消费观念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通过教育宣传方式让大学生认识到诚信做人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使得大学生在拥有教育基础的同时获得档案约束,避免出现行为上的错误[5]。此外,还应当强化对大学生的反诈骗和反传销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理财观念处理自我的财产问题,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财能力。另外,还应当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成就,避免过分陷入物质满足而出现行为上的偏差。
(三)政府加强网络借贷监管,完善社会征信系统
从政府方面来看,面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疯狂发展,应当认识到其对于大学校园、对于社会的潜在危害。为此,应当不断加强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同时,还应当不断健全金融机构的发展规范机制,对于想要建立网络借贷平台的个人或群体进行严格审核,除了强调其基础实力外,还应对其业务内容和推广方式等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出现恶意行为造成对大学生的金融伤害[6]。此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征信系统。一方面,对网络借贷平台机构的征信信息进行系统监管,如出现恶意行为则进行相应处罚;另一方面,则为大学生建立完善的诚信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相应方式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避免其出现违背诚信道德的行为。还有,政府需要强化社会核心价值的建设,使得诚信成为社会共识,为社会环境的良好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校园贷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借贷使得大学生的资金来源得到拓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的创业,提高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但其负面作用仍然存在。对大学生来说,要加强网络借贷方面的安全教育,加强其自我约束能力,保证大学生网络借贷的安全性。针对大学生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要采用相应的管理对策,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借贷平台的作用,发挥网络金融的巨大优势。
[1]陈文波.浅析校园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91-192.
[2]宋程程.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素养培养问题浅谈——基于郑德幸校园贷悲剧的个案研究[J].时代金融,2016,(15):352.
[3]郑树勋,林琼,汪涵,陈冲,李嘉敏.大学生互联网短期贷款全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武汉市大学生为例[J].时代金融,2016,(20):257-261.
[4]蒋婵,罗荷花.独立学院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6,(30):233—236.
[5]李鸿冠,杨似琦.校园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基于“互联网+”的视角[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28-31.
[6]周洲,费帆,付亚芹,吴永妃,邱彤.校园网贷现状及风险分析[J].时代金融,2016,(35):291-293.
[责任编辑 兴 华]
F83
A
1673-291X(2017)20-0119-02
2017-05-15
霍丁鹏(1988-),男,山西晋城人,助教,研究生,从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