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宗亮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 550008)
区域协调视野下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策略
付宗亮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 550008)
区域协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还体现了国家未来发展的理念。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促进民族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乃至贵州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贵州的有效落实。
区域协调;少数民族自治;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阐述,可见其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协调不但能发挥地区整体优势,增强地区实力,还能找出地区发展的不足,从而改善地区发展现状与格局。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协调发展不但能改善当地的现实状况,还能整体提高贵州的综合发展实力。
1.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地域分布及人口状况。贵州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地区包括3个自治州和10个自治县(不包括自治州内的自治县)。分布在贵州东西南北,与湖南、云南、广西和重庆4个省区市接壤。涉及国土面积约9.8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0%,人口总数超过1 65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强,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50%以上。以上数据不包括分散在全省其他地、县的少数民族自治乡情况。仅从地域分布来看,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各自扼守着贵州通往四方的咽喉要道,具有向外连通和向内辐射的区位发展优势。
2.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基础及财政状况。在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宏观环境中,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尽管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积累,财政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相对于其所占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来讲,经济基础依然相对薄弱,地区发展仍然受到乡镇债务的拖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现象依然十分严峻。
(2)2007年10月以来,上证指数大致上呈现一个巨大的水平三角形。上边2007年10月高点连2015年6月高点;下边2008年10月低点连2013年6月低点。目前高位就不用讲了,低位在2140点至2150点一带。假如前述圆弧边被跌破的话,我认为有可能会下试三角形的下边。
3.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旅游文化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为贵州旅游文化的开发及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贵州民族文化浓厚,民族文化的建设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脱颖而出,不仅通过狠抓基本文化设施、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内容和基本文化方式等建设,夯实了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且逐步明确了21世纪文化工作的新思路。十年西部开发,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地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基础设施改善,文教卫科投入不断增加,城乡收入提高,家庭投入增加,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使人力资源在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尽管各种条件都在逐渐改善,但由于地域条件、经济基础、基础设施投入和地区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地区间差异包括城乡、贫富、地区差距客观存在,导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依然存在诸多困难。2009年,贵州城乡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约为4.28;同年,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的生产总值分别为 231.96亿元、250.79亿元、302.63亿元,地区间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增强。贵州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业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相对较小,由于贵州民族地区的特殊地质地貌,水土流失、石漠化、土壤酸化、自然灾害等问题存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cm)约在十二年后,将被冲刷殆尽。
进行实验设计是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设计是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变量的确定及控制。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常因为不能正确地分析变量,所以难以设计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方案,进而影响其实验设计能力的发展。因此加强变量分析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方法,是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3.拉长民族自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短板的需要。贵州整体经济实力是各地区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根据“水桶理论”原理,决定贵州整体经济实力强弱的不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区,而是由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弱地区决定的。在贵州,各民族地区发展实力相对较弱,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所在。因此,破除发展瓶颈,拉长民族地区发展短板的有效方法就是区域协调。
2.利用当地人文、环境、政策及自然资源优势,促进民族地区大发展。发展民族产业,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以区域协调的方式方能使其效用最大化、充分利用国家给予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优惠条件和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区域协调不仅能打破地域局限,科学合理运用有限资源,还能有效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民族自治地区融合大发展。
4.实现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民族自治地区长远发展的需要。每年国家都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诸多优惠政策,但贵州只是一个少数民族相对较多的省份,享受国家民族优惠政策有限,为了使有限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区域协调发展是必然选择。民族自治地区的发展,必然与周边环境产生联系。利用各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中央给予贵州的有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不但利于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更利于充分挖掘地区发展潜力,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实现民族区域长远发展目标。
1.地域分布决定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由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地域分布的特殊性,以及各民族地区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民族和民俗文化风情,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对贵州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地图上看,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近乎一个U型分布,北起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至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顺时针方向分布,与重庆、四川、湖南、广西和云南接壤,是贵州出行各省市的交通要地。大多与邻省少数民族地区或旅游胜地接壤,无论是与省外比邻地区间的外联协调,还是省内各自治地区间的内联协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民族自治地区互相比邻,不仅能从整体上提升该地区的综合发展实力,也利于地区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以协调发展的方式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外塑贵州形象、内立示范窗口的作用。
尽管贵州民族自治地区各项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因其地域分布特点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原因,决定了贵州各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2)矿山企业规模越大,从业人员越多。2017年河北省持证矿山企业大型、中型、小型及小矿从业人员数量依次为10.9万人、3.99万人、3.76万人及0.16万人。数据反映了矿山企业规模越大,从业人员越多的特点。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县域经济和新一轮西部开发政策激励下,促进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协调发展是实现贵州“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也是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区域协调是挖掘民族区域发展潜能,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Advance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XIONG Liang-xiao YU Li-jun(76)
1.以区域协调理念引导民族自治地区发展,改变区域发展现状。改革开放至今,非均衡发展理论一直是引导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完善,政府之间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其所辖地区的竞争优势,往往会通过行政手段加以干预和保护,从而造成市场分割,阻碍资源优化配置,导致地区发展积聚效应难以实现。引入区域协调发展观念,有助于破除市场分割现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地区发展积聚效应的产生。
2.民族自治地区现实情况决定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贵州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多山川秀丽,生态环境宜人,自然资源丰富,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贵州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效果依然不理想。在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影响下,贵州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市场分割等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各民族及民族地区之间的交流,更不利于区域发展集聚效应的产生。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贵州整体经济实力,改善市场环境,从而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改善民族地区发展环境,转变地区发展观念,促进各民族交流合作。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用协调发展观念重新审视区域发展十分必要。
铀元素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活化迁移,在构造破碎带内沉淀富集,使早期成矿部位再次发生铀富集,如新水井矿床二次叠加改造富集成矿作用明显,而金边寺地区直接形成淋积型铀矿床。
3.加强民族自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民族自治地区的发展空间。各民族自治地区间交流与合作不但可以改善地区发展环境,还可以拓宽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空间。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都有其自身发展优势,但毕竟空间和实力有限,若能彼此协调,无论是在空间拓展,还是资源互补上均具有巨大作用。
4.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民族自治地区人口综合素质。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以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民族自治地区人口综合素质,从而改善民族自治地区人力资源匮乏现状。通过区域协调,还能互通有无,缓解人才交流困境。
基于贵州各民族自治地区的现实情况,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以上几点,还必须加强各地基础设施等软硬环境建设,改善各地投资环境,从而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整体发展实力。
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无论是其在地域分布情况,还是各民族地区发展现实,加快民族自治地区发展是普遍的要求。各民族自治地区协调发展,不但可以塑造良好的发展形象,改善地区发展环境,还具有窗口示范作用,利于贵州整体发展实力的提升。尽管目前各民族自治地区还存在诸如基础设施、乡镇债务等问题,利用区域协调观念引导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发展,不但可以缓解现存发展问题,还能提升各民族地区整体发展实力。
[1]邱中慧.民族地区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4).
[2]白明政.试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8,(6).
[3]朱青,王兆骞,尹迪信.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3).
[4]杨应旭.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西北人口,2008,(1).
[5]贵州省人民政府网,黔东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F127.8
A
1673-291X(2017)34-0071-02
2017-04-10
付宗亮(1977-),男,贵州正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