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梅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 712046)
体育经济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分析
马天梅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安 712046)
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我国先后举办了众多大型国际体育运动项目,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全民健身行列,带动体育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同时也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增长。但是,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相应的经济支持,这就应从政策方面加强宏观调控,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分析体育经济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同时提出利用体育经济政策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
体育;经济政策;体育产业;影响;建设与发展
我国是体育大国,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发展状况不仅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经济政策存在着必然联系,只有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加强体育产业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借鉴先进国家经验,构建完善的体育经济政策体系,才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在拉升国民经济中做出更大贡献。所以,研究分析体育经济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体育经费的供给是体育经济政策中的重点考虑内容,同时也是推动体育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任务,而不同管理体制下,体育经费的来源途径是存在显著区别的。所以,在分析体育经济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之前,应先从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入手,明确体育经费的具体来源,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确保体育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常见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主要有国家型体育管理、社会型体育管理以及综合型体育管理三种,对于国家型体育管理体制来讲,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国家在对体育经费实际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后统一划拨;社会型体育管理体制,其体育经费主要是通过社会筹款的方式获得的,所有的体育活动经费都需要体育组织自行解决,国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而综合性体育管理体制是前两种管理体制的结合体,国家及体育组织都会承担部分体育经费。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为国家型体育管理体制,能够实现对体育经济水平的有力调控,确保体育经费配置的合理性,使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保持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1]。但是,很容易出现体育部门过于依赖政府、体育经费利用率较低、体育产业片面化和主观化等问题,阻碍了我国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为改善这种现状,必须从经济政策方面入手,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近些年,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已经与居世界前列,成为了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但是,很多产业经济仍处于落后水平,以体育产业经济最为明显,在国民总经济中所占比重不足0.70%,产业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2]。造成这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体育经济政策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体育产业实际发展需求,与体育产业市场脱节严重;国家对体育行业法制化建设重视力度不足,没有及时对法律法规进行修正与完善,体育产业经济各行其是,无法可依;体育产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管理职权和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现象比较常见。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将体育经济政策作为主抓手,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并以《体育法》为核心,完善配套立法,构建完善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在法律条文中对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措施做出明确规定。并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体育经济政策,确保体育经济政策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及较强的可操作性,为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进而才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体育经济政策能够从法律法规层面实现对体育产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也能对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及目标提供政策指导,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保障、促进和导向作用,对于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体育运动的基本功效便是强身健体,能够使民众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民众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利用经济政策能够引导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实现,可以通过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来提高生产效益[3]。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而体育运动和健身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社会及市场对体育商品、体育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种体育周边物质随之衍生,为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体育产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而体育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实施,能够充分利用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对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明显落后地位,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国际竞争、融资能力等众多方面,都与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要向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提升我国的体育产业的综合实际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需要认识到体育经济政策对体育产业的重要影响,构建完善的体育经济政策体系,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打破了原有的关税壁垒,在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和频繁,这就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为我国体育产业与世界接轨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我国体育产业在走向国际化舞台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国际体育产业的巨大冲击,体育产业的发展压力较大。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势,如何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走出体育产业发展困境,是摆在我国体育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而体育经济政策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保障、促进和导向作用,是确保我国体育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面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局势,就应该从体育经济政策入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特点,明确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不断对体育经济政策加以完善并贯彻落实,为加快我国体育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政策指导,优化体育产业管理体制,保证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加大体育产业的财政支持,整合多种融资渠道,增强体育产业融资能力,将所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各项体育产业经济活动,进而才能顺利完成我国体育产业与国际体育产业的接轨与融合,提高我国体育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4]。
要想充分发挥体育经济政策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价值,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具体行动中去。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从政策方面,向体育产业资金投入倾斜,为各项体育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首先,国家应该提高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对财政预算工作进行适当调整,拨放更多资金用于体育产业发展。其次,应该拓宽体育行业资金筹措渠道,政府可以大幅度降低税收标准,减轻体育组织的财政压力,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允许体育俱乐部发行自己的彩票,并且享受减免税的待遇,也可以通过销售体育赛事转播权来筹集体育经费。
2.实施各项优惠政策。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仅仅依靠政府一方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所以,就应该从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国家应该明确民间力量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实施各项优惠政策,比如可以降低税收标准,来吸引更多民间资金的加入,为体育产业筹备更多的经费[5]。另外,应该加大对民间体育组织的扶持力度,从法律层面对民间组织的身份给予确认和肯定,制定各项针对民间体育组织的政策法规,并在财政上提供补助,引导这些体育组织规范运作,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3.加强体育法制建设。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与体育经济政策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要想推动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就需要依据完善的体育政策,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体育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国家应该对现行体育产业法律法规进行研究,针对其中不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正,逐步调整完善体育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监督结合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国家政府应该规范体育产业市场管理,在法律法规条文中对体育经营项目的管理职权和管理责任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情况,确保体育产业市场秩序的稳定性和良好性。
4.科学借鉴国外经验。国际上很多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要高于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中较为合理的体育经济政策。比如,可以制定体育产业中介服务的政策法规,建立体育产业中介服务机构,取代行业部门管理,减少直接行政干预,向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法规政策学习,根据体育产业企业的需要和市场要求建立体育产业中介服务公司。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需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
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现行的体育经济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与体育产业市场实情存在脱节现象,构建完善的体育经济政策迫在眉睫。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科学借鉴国外经验等途径,能够充分发挥体育经济政策价值和作用,进而才能形成规范化的体育产业市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良好发展。
[1]刘甲爽.略论体育经济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影响[J].人间,2015,(6):85.
[2]刘杰.基于科学的体育经济政策保障下的体育产业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7,(3):42-43.
[3]赵水涵.浅析我国发展体育经济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57-160.
[4]卢波,张璐璐.以科学的体育经济政策保障体育产业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4,(6):171.
[5]王京转.以科学的体育经济政策保障体育产业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7,(1):27-28.
G80-05
A
1673-291X(2017)34-0056-02
2017-04-10
马天梅(1985-),女,青海互助人,讲师,硕士,从事体育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