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翠+孙晶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文科的最基础专业之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肩负着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的责任。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被提到文化建设及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理应履行时代责任,从加强对专业教师使命感教育,保障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设置和授课时数,改革授课模式探索有效传播途径等方面,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普通高等院校文科的最基础专业之一,也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世纪初期,京师大学堂分科成立“中国文学”,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正式成为现代一门独立学科。适应社会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从早期培养专门人才,到培养复合型人才,到当下比较流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功能和定位逐渐向实际应用方面倾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日益凸显出来。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强烈要求
过去30多年来,我国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经济腾飞、国力跃升,但文化發展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却不相称。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上看,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从团体层面上看,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整合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文化起着整合凝聚、驱动经济的作用等。文化的社会整合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整合上。文化依附于语言和其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重经济轻文化的发展,必然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人们在憎恶各种社会弊端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回归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共识,因此,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并从中汲取有益成分,构建适应当代文明的基础。习总书记2012年12月7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说:“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多姿多彩,而且有着特别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这些特别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如人文精神对人的尊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对自然与人类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认识;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贵“和”持“中”的思维原则使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崇德尚群,注重人的节操和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等等。这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与道德理念,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对我们的治国理政与道德建设等都有极大的启迪与裨益。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外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二是使人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等。重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要求专业基础牢固;重视应用的培养,则倾向于专业技能的培训。二者虽然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但在人才培养的现实操作中的确存在倚重的问题。
从延续民族文化文脉的宏观层面而言,一方面,汉语言文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样整个社会的文化继承与创新工作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成了一句飘在空中无法落地的空洞口号。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涉及的课程,除部分与外国文学相关的以外,绝大多数都直接承续着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如《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美学概论》等等。特别如语言类中的主干课程《古代汉语》,固然要传授古汉语词汇、语法的基础知识,但是以古文名篇作为范本的学习,对帮助提高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重要作用。再如本专业中学时最长、学分最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除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流程及其规律,把握各个时期各种流派作家作品的成就和价值,提高阅读鉴赏、理解分析各类文体经典作品的文学素养及相关能力外,还要借助优秀作品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生动凝练的优美语言和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展现古代文学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如崇高理想的树立,对达观人生的体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万物的同情等。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通过化育之道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言,许多高校为了迎合人才市场的要求,大幅度地调整改革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压缩基础课程及其教学时数,强化实践能力和技能培训,这样看似加强了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动手能力培养,但短期效应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为无论是机关和企业欢迎的永远都是那些具有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足够的合作意识的人。而仅强调应用性,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虽然可以使学生较快地适应工作,但如果缺少人文素质,没有丰富的内功和修养,这样的人才迟早会被淘汰。从人才的长远发展前景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它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endprint
三、如何履行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首先,加强对专业教师使命感的教育,是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根本因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责无旁贷的时代担当,应首先从加强对教师的使命感教育人手。教学相长,教在先、学在后,如何教,则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综合素质。如果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仅对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授,从知识层面理解本专业课程,而忽视其对文化承载的价值体系优势,作为学生,又怎么可能产生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岗位教育中,有必要加强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教育,这样才可能实現教师对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传授,一代代地延续我们优秀的文化根脉。
其次,保障汉语言主干课程的基础设置和授课时数,是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必要条件。当前,不少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改革创新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口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大幅度调整,加大诸如法律、经济、旅游、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增设讲演辩论、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节目主持、书法艺术、广告设计、篆刻剪纸等与本专业比较接近的课程,这种一专多能的培养理想是好的,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因为有限的教育时间与学生学习精力的分散,舍本逐末,培养出了许多“四不像”的所谓人才,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极度缺乏具有优秀文字综合能力的“笔杆子”,而这恰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能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所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实施的这种所谓改革,缘于人们的一个认识误区,即把技能与“饭碗”等列,把技能与素养分列,认为加强技能类课程教学就能让学生有谋生能力,同时也意识到仅培养技能型人才缺乏发展后劲,又强调学生要有人文素养,有责任与道德。事实上,技能和素养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它们不是对立的,我们谁都无法否认:一个真正有责任和道德的人是不会缺乏谋生能力的。因此,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思索一下,为改革而改革的一些做法是否真正能够适应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回归专业教育的本位。
再次,改革授课模式,探索有效传承方式,是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的实践途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增强文化自信。如何让学生亲近传统优秀文化,除了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与责任意识外,授课方式是否有效也至为关键。汉语言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灌输式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授课方式对于面临各种现代信息诱惑的青年学生而言,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因此,改革授课方式势在必行。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不能居高临下,这样才能做到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同时,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程氛围,诸如启发式、辩论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此外,除了课堂主渠道的教学,专业教师还要通过指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以及相关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在传播方式上积极探索,使学生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兼具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人文学科,其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对于培养个体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都具有不可否定的当代意义。我们不能忘却其设置的初心,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