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义军
摘要:英语作为世界语,作为我国第二语言(the second language),其重要性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容忽视。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偏向于书面化,会写,能读懂,却不愿说,不会说,不敢说,不知道如何说。而这一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英语口语;问题现状;成因
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共同采用的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对一门语言的精确掌握离不开三个重要的元素:听,说,写。在掌握英语这门世界语言的过程中,“哑”英语不仅违背了语言是交流媒介这一本义,也使得英语学习缺失了最重要的元素和动力。
一、 农村初中生英语口语问题现状
1. 无说英语的欲望
在农村,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英语材料除了必修课本外,只有课本附带的听力磁带应用于老师讲课中,单一的学习方式和单调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往往对课本材料缺乏探知的热情。另一方面,缺乏英语口语实践的机会,没有创造相应知识的学习环境,长此以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弱化了口语这一块,学生也失去了说英语的欲望。
2. 授课模式偏应试化
在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侧重于考试内容如:语法应用,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而对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参与英语情景对话,听力练习,用所学英语知识表达自己观点方面尚有很大欠缺。这样侧重读写,练习做题而轻听说的教育方式,间接传导以学生错误的观念,直觉说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并不重要。
3. 表达上词不达意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想用英语说出自己想法和观点时而不知如何遣词造句的尴尬局面,被框架在语法和时态的概念中,使语言失去了本身的灵活性和应有的温度。任何语言都是有温度的,都能够灵活地表达出人们所要传达的感情和思想,而不是拘泥于一格,限制在框架内。如此,学生在表达上顾虑太多,套用格式,使得表达繁复,甚者,出现很多的不准确性。
4. 语音、语调不标准
由于材料匮乏和语言环境的缺失,缺乏口语练习的机会,农村初中生普遍存在发音不标准,不区分语调的问题,再加之学生生性内敛,羞涩,担心自己发音不准确被同学嘲笑,不愿和不敢开口,如此恶性循环,发错的音无法纠正,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开口表达的愿望。
5. 听力能力弱
语言的魅力之一在于倾听,通过听能获得情绪,思想,知识等一系列信息,然而,在对英语这门世界语的掌握过程中,我国农村孩子普遍存在听力能力弱,听不清,听不懂的问题。不注重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对多听多说等习惯养成的忽视,致使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是残缺而机械的。
二、 农村学生口语问题的成因
1. 家庭教育和父母知识水平的落后
在现代,很多城市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高,掌握着一定的英语知识,并且重视孩子的语言教育,在幼儿时期就打下了良好的学前教育基础,家长一般在孩子三、四岁时就开始了英语启蒙教育。然而,农村的小孩,在学校开设英语课程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英语教育,因此农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存在好奇心的同时,也存在畏惧抵触心理。
2. 学习环境的欠缺
我国的农村,隨着近几年城镇化过程的加快,学生家长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或者留在家里陪伴孩子的家长一般都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这就造成了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一方面家长对英语教育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没有父母的督促,并且父母没有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3. 封闭的心理特征
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成长环境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农村孩子的心理特征。一方面,农村孩子从小接触自然,本性中有许多无拘无束的性格,做过一定的农活,在山间田野能表现得活泼灵敏;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闭塞,接触不到外界正在流行与涌动的文化,眼界狭隘在与人交流方面却表现得拘谨、胆小和害羞的心理,自信心明显不足。在英语口语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4. 教学方式的落后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和教学设备的落后,也是造成农村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的不足一个重要原因。相当多的农村小学,初中依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所有的英语翻译成汉语,着重强化语法知识,这在现实中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更无法激发他们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致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5. 教师没有积极正确的引导
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框架的构建,忽视学生在讲英语过程中难以启口的自卑心理,没有及时地正确的引导。如果老师能够转变教学理念,学会倾听、尊重和赏识,课堂上对学生不准确的发言、不流畅的表达不要责备,而是给予正面的激励。多说Good,very good.或者You are great,you are so wonderful.。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说和表达的欲望。
6. 文化差异
语言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更是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想要深入学习一门语言,是文化发生碰撞的过程。不同的语言环境体系,往往是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社会习俗差异等造成的,这也必然导致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反过来又在语言上突出显现,显示在语法运用,习惯的表达方式上。所以形成系统的语言思维模式也很重要。但是由于偏远农村地区远离这种语言环境,并且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在表达上容易惯性的引用汉语表达方式,造成了英语口语表达上的不准确。
参考文献:
[1]冯小容.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水平的措施[J].读写算,20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