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史料研读到课堂导入中

2017-12-09 08:32吴晓朋
考试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导入

吴晓朋

摘 要: 史料研读是历史课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导入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落实史料研读到导入中,精选史料,利用史料研读提高导入的生动性,能吸引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当然,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利用史料导入,且使导入具有生动性、实效性,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史料研读;导入;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时间、空间跨度大,有其学科特点。历史教学也有其学科特点,史料研读作为探究历史事实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视。历史中的活体已经无法再现,因此,学生学习历史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就必须依靠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与一线教师的认同。史料研读服务于历史教学,有一些基本条件,笔者就史料研读落实到课堂导入中展开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导入是一节课的点睛之处,好的导入会吸引学生迅速投入课堂学习。而差劲的导入则在课堂伊始即败坏了学生的学习胃口。如何衡量导入的好坏?最基础的着眼点应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例,从史料新奇性抓住学生猎奇心理,强烈对比,学生生疑,与现实紧密联系,以现实生活入手和史料融入现代元素,学生喜欢的四个方面来粗浅谈谈落实史料研读到课堂导入中。

首先,史料导入要有新奇性,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以《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一课为例,这节课导入我尝试过很多次,最终选择了以中国第一桩离婚案导入。这个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迫切想要了解中国第一桩离婚案。当我吟诵学生学过的诗《再别康桥》时,学生已经沸腾了,同时学生也猜到了跟徐志摩有关。我把当时徐志摩的离婚登报声明给学生看,学生开始了解这一事件,引入到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上——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简单解释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学生对本课有了基本的把握。我也尝试过以胡适的诗《兰花草》改编的歌曲导入,虽然此歌朗朗上口,清新爽朗,但学生并不感兴趣,因此,用来导入新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第二种导入方式是对比强烈,学生生疑进入课堂。以《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我采用了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的一段话。“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它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它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它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最近与最远对比强烈,学生都了解日本在地理位置上离中国最近,而最远是为什么呢?有学生会回答是八年抗日战争,也有预习得比较好的同学知道跟甲午中日战争有关,学生带着“最远”的疑问开始甲午中日战争的学习,这种导入的方式也很好。

第三种导入方式是与现实联系,从现实入手。上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的时候正是孔子的生日,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以有人主张以孔子生日为教师节,而不再采用西方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而引入到孔子的思想,学生对孔子的生日感兴趣,所以导入效果也很好。在另外一个班级,我依然使用孔子生日为导入,但用的是孔子生日时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祭孔大典,让学生观看视频,跟随祭孔大典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样是这节课,在有的班级,我以道家思想来导入,道家思想讲事情是相对的,讲无为而治,初中的学生就不太能理解,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跳过感性思维直接到达理性思维。在道家思想上,我引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的史料,以牙齿和舌頭的对比来讲。老子认为,事物是相对的,是相互转化的,就以坚硬和柔软为例,大家都认为坚硬是厉害的。老子举例人老了之后,牙齿都掉光了,但是舌头却一直都在,通过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东西来讲万事万物是相对的思想。这样生动、活泼的史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因而能被学生接受吸收,在导入时,加入学生的互动,效果也很好。

第四种导入方式是史料融入现代元素,融入学生喜欢与熟悉的元素,学生感兴趣而导入新课。还是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为例,在有些班级,我使用的导入是《话儒》这个视频,这个视频以《千里之外》为背景音乐,歌词替换为思想方面的,如“春秋战国大动荡百家如锋芒,儒道墨法思想家心绪书千行,孔子设想护等级注重仁和礼,老子尚自然无为治邦国,韩非主张法权势合以建中央,鲁国墨翟无差别爱人如爱己……”,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的旋律,从关注歌曲到关注歌词,而这个视频的歌词契合本节课的内容,简单有效地讲了本节课的几个重要思想,导入效果也很好。

导入在一节课中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不断进行尝试。比如,在有些课程中,我采用简单提问的方式,通过设问“你对唐朝的印象可以用哪些词来概括?”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些课程,我采用直接解析本课题目的方式,通过解析标题,本课的学习内容很清楚地呈现出来,也能吸引学生。就笔者而言,导入是一个基调,是一种好的感受,是一种带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我在导入上动足脑筋,使课堂在导入时呈现较好的师生互动状态。在我的尝试中,这四种以史料为依托的导入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堂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珠琼.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2016,01.

[2] 杨德志.充分发挥材料功能,突出注重学科能力考查——浅谈2009年江苏历史卷的特点和启示[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23.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导入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论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