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桥
摘 要: 在当代小学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利用百分制方式为学生们批改作业,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能够明显地对比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较为传统落后,甚至缺乏人性化,并不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作业评语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之处,使学生们可以在老师亲切的话语中感受到激励,更愿意接受这种人性关怀的指导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数学作业;批改评语;形式;作用
批改作业属于小学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老师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检验特定时期的教学成果。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批改作业的方式都是采取了打分的形式,通过分数的高低来辨别学生的个体情况,这样形成了一种比较的模式,使学生们逐渐分化。此种批改作业的方式单调乏味,体现出极强的片面性,同时也违背了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无法激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他们的综合发展。
一、 批改评语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运用现状
评语属于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过程中,评语日渐成为常用的批阅方式及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在深思中反思自己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问题,同时也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增设了新型的交流渠道,体现出人性化设计。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最常看到的是“错与对”的标记,结合着百分制的打分形式,对学生们的作业成果进行评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新课标要求的提出,现阶段推行素质教育,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发展状况,导致这类批改形式出现了弊端。
(一) 形式单一、固化
如果仅仅对学生的习题作出对与错的判断,将会显现出单一生硬的弊端,无法让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老师们需要认识到批改作业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判断答案的正误,要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全面了解,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加以引导,使他们努力改正错误的同时,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 内容单调、乏味
許多小学数学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往往只是关注学生在哪道题上存在着判断错误与计算错误,通过对或错的方式,用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很少会用评语作出适当的评判,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备受打击,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以至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评语的形式与作用
(一) 运用点评式评语,直指错误加以改正
在小学数学批改作业的时候,最为关键的是通过批改的过程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积极寻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点评式评语的运用能够直截了当的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在计算时的错误,并且经过这种适当的点拨,可以让学生们陷入思考,正确地判断习题中应该采取的计算方式,明确老师们的指引,通过主动回归课本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二) 运用发展性评语,规范作业习惯
伴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让当代社会更加重视小学教育的程度。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老师们在进行作业批改的时候,积极运用发展性评语。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老师应该格外关注发展性评语的正确使用,通过指正那些非智力、非知识的错误,矫正学生们摆正正确的学习姿态,积极改变不良习惯。某些学生在计算题目的时候,往往因为习惯养成在书写和算数的时候细节不规范,很容易影响后期的综合分析,这类小问题可能也会延续至日后的学习中,从而引发更大的错误。这时候,老师们可以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们主动发现自己的不当之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正不良习惯。
(三) 运用激励性评语,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往往会在智力、理解能力及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别,要求老师们应该充分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适当的给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鼓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可以认识自身的能力,避免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学习兴趣,总是以消极的心态应付布置的作业。老师运用激励性评语可以因人而异,首先是面对作业完成比较好的学生,并且能够积极采取创新意识,用新思路解题的学生,老师需要给予肯定,使他们获得应有的鼓励,让他们在这个阶段继续保持动力,始终将探索意识运用至实践中。其次是面对处于被动学习的学生,老师应该肯定他们的努力,让他们认可自己的努力成果,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可以标注激励性词语,给他们一种继续努力的勇气,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四) 运用启发性评语,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关注的不仅是学生们的错误与正确,更是了解学生们学习技能的获得。要求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重视此类指导原则,积极培养学生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使他们可以在鼓励启发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启发性评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们拓宽自己的思路,并且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当涉及应用题型的时候,启发性评语的价值就会足够显现出来,比如“小明去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总共购买了三样物品,其中钢笔花费了四十元,相比于铅笔要多花二十元,相比于铅笔和橡皮要少花五元,计算橡皮的价钱是多少?”这样的一道习题,有些同学会根据题意计算:40+5-(40-20)=25(元),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在评语中写出20+5=25(元)的新解题思路,启发着学生们主动思考这道应用题,并且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三、 结语
作业本身就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只有采取合理科学的沟通方式,选择适当得体的沟通途径,才能发挥出老师的引导价值。正确地运用评语可以给予学生们足够的人文关怀,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有效地激励着学生们更快速地投入至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 潘燕春.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评语的形式与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2:19-20.
[2] 刘婷.浅析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评语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72.
[3] 张钢涛.让作业评语为提高学习质量插上腾飞的翅膀[J].学周刊,2014,0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