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参考答案
——记益友良师James Aoyu

2017-12-09 18:40:32杨博
国际人才交流 2017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詹姆斯参考答案

文/杨博

一份参考答案
——记益友良师James Aoyu

文/杨博

大学有很多有意思的课,也有很多没意思的课。这是无数学长切身总结的宝贵经验。现在,作为学长的我不得不说,詹姆斯的英语课属于前者。

在黑暗中相识

第一节英语课在晚上,在上课铃声停止那刻,灯突然灭了,教室一片黑暗。在一群人惊慌失措的时候,一串优雅的英式英语的自我介绍从门口响起。他先安抚大家,告诉关灯是他的有意为之,为了省电——当然,这是幽默的说法。紧接着,他自我介绍:詹姆斯,来自美国南加州圣地亚哥,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英美文学硕士,初次来成都。

这节课在黑暗中进行,我们只能聆听他的声音,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关注。互动是从我的提问开始的,我问他初来成都的感受。他说气候潮湿、食物辛辣。虽然不太适应,但是他很期待接下来在成都的生活会发生什么,也许会是一段很好玩的经历。我追问为什么他会这样想。因为我的想法和他的截然相反,潮湿让我不能安寝,食物辣得我胃疼,几乎每天我都觉得接下来生活会更糟糕。

他说:“川剧变脸的技艺很有趣,大学东门一家酒馆的啤酒很好喝,而且许多中国学生都很有个性,比如说你。”我为提到我而惊讶得失语,同时也为他对国粹的兴趣而惊喜。当然教室还是漆黑一片,他看不见我,提到我只是玩笑话,而我却受到了巨大的鼓舞。

我只能隐约看见他的轮廓,一种想看清楚他样貌的想法愈发强烈。我只能更加仔细地听,仔细地感受他的性格和心性。临近下课的时候,他让我们猜测关灯的原因。我自告奋勇,说无非是故作隐秘,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同时,只通过声音来交流能排除干扰,让每一个人都专注起来,形成一个一对一的沟通场景。他没有回答,而是打开了灯。

这是第一次詹姆斯给我留下的印象,身材硬朗,眼神深邃。这8个字是我总结多次得到的结论。我接触到他的目光,就条件反射般安静下来,思绪随着他的眼波平静地流转。因为上课时太过于“主动”,我有点犹豫是否上去和他聊天。看到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我鼓起了勇气。

我礼貌性地问好。他说:“我记得你,你是那个互动时很个性的学生。”

我被识破有些尴尬,简单自我介绍后,我们开始交流初来成都的感受。我们边走边聊,包括气候、人文和饮食。天气阴沉、学科太窄和无辣不欢,这三点我们几乎是相同的看法。

一场关于“自由”的讨论

说完成都,我们开始谈美国文化,自然离不开美国的标志——自由女神像。我迫不及待地问了那个蓄谋已久的问题:美国人追求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吗?

他没有觉得冒犯,反问:“那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我说:“我身边的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事做,不用上课,就是自由。”我用别人的看法来回答他,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曾思考过但没有结论。

他诧异地问我:“不用上课?他们觉得上课很不自由吗?”

“哦,我明白了,是不是他们选择上什么课的权利有限,不能上自己喜欢的课?还是说选择空间有限,没有他们喜欢的课?”他似乎想到了一个解答。

“可能一部人是属于这两种情况,但更多的人是不想上课,无论什么课,有的没的,喜欢的不喜欢的。”

他听了我的话,笑得很大声说:“那一定是你们的教师太逊了!”

我已经默认了存在一群人,麻木、不知进取和好吃懒做,并且对他们嗤之以鼻。而詹姆斯却没有这些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和完整的个性,这些个性在不同人眼中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沉思的时候,他打断了我,问道:“伙计,你还没有告诉我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我坦白我不知道答案,我只是困惑哪一种是真理:究竟是无所约束的放任自由,还是有一定限制的自控前提下的适当自由。我认为日本人的自由和美国人的自由就是两种自由。前者是有家族的、国家的约束,在一种限制个性的环境里追求个人的自由;而后者是开放的、打破一切束缚的、没有限制的个人个性的自由。至于真正的自由,这些抽象的概念由于缺乏具体事例的佐证而显得很难理解,但却是解释具体事例的关键。

我的话很杂乱,我不知道詹姆斯是否听懂,我补充道:“这里的自由不是说不顾及法律,而是在法律规定的限度里,人是否应该约束自我,如果应该,该怎样约束的问题。”

“自律意义下的自由,这是康德对自由的定义。”他回答我,“在古拉丁语中,‘自由’一词的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英语中的自由源自拉丁文,在西方,最初意义上的自由,主要是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

“听得懂吗?”他给我解释,并接着说,“自由,其实是个多义词。很多国家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我很好奇为什么你会提这个问题?”

詹姆斯的提问戳中了我。我其实不关心自由,因为自由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词语,而且含义因人而异。但是我对自由两个字却有超乎寻常的情结:是因为我不自由吗?不自由是因为有做不完的事情,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考试,读规定的书,工作,像一个机器一样,重复做一些事情,日复一日好像没有尽头。对挣脱不了的事情的抗拒,才导致我不自由。所有的情绪,全部都堆积在“自由”二字上。

詹姆斯或许是看到了我在思考,并没有再说话。我明白他的意思,让我主动去思考,找到问题,寻找答案。我只是不懂得怎么缓解压力罢了。所有关于自由的情绪,不过是压力的发泄。考GMAT(研究生管理科学入学考试)的过程本来就很艰辛,一个人备战需要很强的毅力,对自己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也需要磨炼。

我想通了,舒了一口长气,告诉他:“我只是有点紧张,由于考试的压力。你的问题让我想明白很多。”

“如果觉得有压力,就去跑步吧!”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在发光。

快到西门的时候,他说:“跑起来吧,伙计!与你交流非常愉快,下周再见!”

现在我每天都去跑步,这个习惯就源自詹姆斯。虽然已经和詹姆斯分别近一年,但那学期的英语课使我获益匪浅,不仅对美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下学期的时候,我找了全校的课表,也没找到詹姆斯开的课,旁听的打算也落空了。人与人联系,其实是个很难理解的东西,缘分也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东西。我非常想再见詹姆斯这样一个有趣的人,然而这种缘分并不能由自己决定。

但是,我和詹姆斯的故事不会停止,因为他把他的精神分享给了我。无论上课的幽默,还是谈心时的引导,他对我的影响都是永远的。王小波说:“人的一辈子很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我想成为和詹姆斯一样有趣的人,时光匆匆,如何度过一生也是一个学问,还好我已经有了一份参考答案。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英语课詹姆斯参考答案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灌篮(2019年2期)2019-07-09 06:14:12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 05:48:27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NBA特刊(2018年7期)2018-06-08 05:48:21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小詹姆斯和大仙桃
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研究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