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当前银行基层机构案件风险防控的几点思考
王建平
基层机构是支撑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石,也是构建案防风控长效机制的根本所在。近年来,银行基层机构违规问题和案件时有发生,暴露出少数基层机构内部管理松弛、执行力不严、管理不到位、检查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基于此,做好银行基层机构的案件风险防控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1.认识上不到位。基层机构虽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内控管理方面的文件制度、案例通报等,但有些员工却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案件离自己很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片面地认为业务操作环节中违规是小问题而不是案件风险。同时,有的基层机构管理人员不能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对案件风险防控“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2.利益上的驱使。从近年来银行发生的案件可以发现,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极少数人的价值观扭曲,金钱崇拜、物质上盲目攀比、一味追求个人物质财富的增长。当一个人对物质的追求超出了自身驾驭的限度时,便会胆大妄为,将道德和法律置于脑后,甚至不择手段,以身试法,丧失了一个银行员工的道德和纪律底线。
3.教育上的缺失。从历年来银行通报的各类典型案例来分析,员工违规发案主要是有章不循、明知故犯;存在侥幸心理,惯性行为导致思想麻痹,给违规犯罪提供可乘之机;业务不熟,对制度流程掌握不全;认为制度繁琐,自行简化程序等。究其根本,还是教育和培训没有到位所致,尤其是法制、纪律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严重缺失。
4.制度不够完善。目前,针对基层一线业务操作层面的制度条款既多又严,且新业务和新规定层出不穷,部分员工认为,要学习掌握如此众多的制度,在时间、精力和个人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制度越多、越是繁琐,其执行力越会递减,员工对不好执行、难以执行的制度,索性懒于执行。
5.管理上的缺位。有的违规反映出上级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检查不到位和管理上的失职,使员工降低了合规的自觉;有的员工习惯性的违规,由于管理层级的疏忽未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引发重大的案件事故;有的虽然通过上级检查发现了问题,但没能督促落实后续的长期有效整改,问题仍旧屡查屡犯。这些违规问题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层的缺位。
为防范和化解基层机构案件风险隐患,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标本兼治,立足长远,不断探索建立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内控机制,主要从思想行为、科学建制、过程监督及责任追究等方面着手,防患于未然。
1.提升思想意识,重视合规理念。合规从领导做起,这已达成共识。只有各级领导层级高度重视违规问题的整治,把内控工作切实落实到位,才能为“标本兼治”创造条件。因此,首先要强化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倡导依法合规经营和审慎稳健发展的理念,大力培育风险控制优先、制度高于一切的观念,使每一名管理人员都能真正牢固掌握和了解这些观点与理念的内涵,并贯彻到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个经营管理环节中;其次是要摒弃短期行为,杜绝急功近利,做到发展的质与量上的协调统一,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短期与长期的统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市场的检验和内外部检查的检验。
2.加大培训力度,营造合规氛围。一是要针对不同层面需求推行有差别化的条线专业培训,尤其应重视对基层客户经理、柜员尤其是新员工对职业操守、规章制度和操作技能上的培训。二是要建立培训考核机制,有效引导激励各层级员工全面了解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操作流程,防止因无知而违规、因操作不熟而造成的工作失误。三是要将制度流程、操作禁令等作为基层一线每日晨会的必学内容,使员工杜绝侥幸心理,摒弃不良习惯,降低操作风险概率,营造合规氛围。
3.健全完善制度,有效防范风险。制度只有具备可操作性,才能得到有效实施,起到防范与管理风险的作用。一是要在制度制定时,应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制度所涉及的业务和事项,多方征求意见并反复论证后再出台。二是制度要简便易行,内容清晰,重点突出,篇幅精简,以便员工理解掌握。三是要对制度运行进行动态跟踪,及时重检优化、定期评估,使制度不断适应风险防范与管理的需要。
4.坚持过程控制,强化监督检查。一是要定期组织召开案防例会,研究解决本机构内控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也要关注他行的违规风险信息或案例,对照查摆自纠辖内的问题。二是要将日常执规检查作为规范经营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手段,尤其要将调看重点人员、重要部位、关键环节等录音、录像、台账、记录等列为每次业务检查的必要程序并持续坚持下去。三是要创新采取形式灵活、内容规范的检查监督方式,如采取分工明确、能及时沟通、信息共享的联合检查方式,整合监督体系,提高检查人员监督水平。四是定期做好检查后的问题梳理、整改反馈和纠错引导,增强检查监督效果。
5.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执行能力。责任心和执行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效果如何,关键还在每位员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因此,首先是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层级、各岗位操作风险防范与管理责任,细化职责分工,强化责任约束;其次是要加强员工责任心和执行力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违规操作后果的认识,增强风险合规意识,以责任心、执行力作为履职标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屡查屡犯的违规现象。
6.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责任追究。一是要针对各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项逐条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时整改,对整改工作不到位的责任人从严处理,确保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二是要建立正负结合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对在各项检查监督工作中应发现而未发现、应履职而未履职的违规问题,应受到不同程度的责任追究;对案件查防过程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应推行奖励机制,以调动员工参与风险防控的积极性。三是要通过约谈提醒、考核测评、渎职问责等形式,对监督不力的机构及条线主管部门负责人从严追究管理和领导责任。四是要始终保持违规必究的高压态势,各类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要指名道姓通报并严肃处理,不能简单的以罚代处,要让员工知道违章违规必须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兴湘支行,湖南 长沙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