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伤亡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李涛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快速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面临许多人身伤亡风险,频频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这成为困扰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事故的数据特征与人身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要让学生的人身伤亡风险得到及时管控,有效实现相关权益,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构建多重保险体系。
高职院校;伤亡风险;顶岗实习;实习责任保险
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不断完善和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16年,我国职业院校参与实习的学生人数超过1000万,对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提出进一步需求。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意义重大,对此国家相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同时提出继续推进实施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
(一)学生实习风险总体状况
根据教育部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大量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每10万个顶岗实习学生中,发生一般性伤害事故的人数是78.65人,死亡4.69人,比2012年分别增加了38.75人和0.73人,伤亡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由此可见,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较高的人身伤亡风险,并有日趋严峻之势,集中反映了职业院校学生实习风险的管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需要得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学生顶岗实习人身伤亡风险特点
一是学生主观因素是主因。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习工作单位重视不够、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工作环境恶劣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学校实习组织管理有纰漏、学生自我人身保护意识不够、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等问题。而从统计资料分析来看,主要原因还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二是实习风险的覆盖面较广。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除了实习岗位和工作地之外,上下班途中、用餐、住宿、社交活动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岗位实习中的人身风险主要包括实习岗位的环境因素导致的客观风险、学生违规操作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以及学生在工作时突发疾病风险等。而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活动等非岗位环境下的风险主要包括交通意外、摔伤、触电、溺水等意外伤害风险,打架斗殴等暴力伤害风险,食物中毒风险以及潜在或突发疾病风险。
三是个体伤亡居多,群发性事件较少。据2013年统保示范项目事故统计,学生实习安全事故以个体伤亡为主,群发性安全事件如群体性食物中毒、交通意外、踩踏,或实习现场发生火灾爆炸、坍塌从而导致实习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未曾发生。
(一)学生专业分布变化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人。全国高职院校数量从2015年的1322所增加到2016年的1335所,再到2017年的1346所,每年招生超过300万,在校学生总数达到980多万,分别占到全国高等教育总人数的近46%和40%,此外还有大量的非学历教育的注册学生。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分布也在不断变化。据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专科招生318.4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增长1.1%。与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相关的土建类、水利类、医药卫生类和艺术设计传媒类招生比上年增长5个以上百分点;其中,土建类和医疗卫生类专业招生增幅较高,分别为9.1%和8.8%。资源开发与测绘类和法律类专业招生规模比上年下降幅度较大;资源开发与测绘类招生比上年减少0.5万,减少了9.6%;法律类比上年减少0.2万,减少了5.7%。从招生结构比例来看,2013年,财经类、制造类、土建类和医疗卫生专业招生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财经类最高,为21.3%。与上年相比,土建类和医疗卫生类专业占比提高较快,分别提高了0.9和0.7个百分点;财经类下降最快,比上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二)学生实习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1.学生实习安全事故时空分布
根据2012、2013年全国部分省市统保示范项目事故类型的统计,2013年学生实习安全事故场所分布情况较2012年有所不同,表现在非岗位事故与岗位事故数量占比、死亡人数占比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2013年学生实习安全事故分布规律与2012年相似。
从事故发生的空间结构来看,实习岗位的事故发生总数要大于非实习事故总数,但非实习岗位的死亡人数则要高于实习岗位的死亡人数。2013年的非岗位事故中,上下班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量最大,占到事故总数的大约一半。紧跟其后依次是实训场地、非工私人外出、住处、因公外出、自己家。其中实训场地和上下班途中的事故发生量占比上升最明显,分别比上一年提高了大约12%、10%。而住处事故占比则大幅降低,下降了25个百分点。从事故发生地来看,非岗位实习死亡事故中,上下班途中及外出途中、住处、家里是死亡事故高发地点,其中死亡人数排首位的是上下班途中及外出途中,且死亡人数占比大幅上升。
而从时间分布来看,从2013年3月到2014年2月这个时间段,顶岗实习学生事故的发生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其中,2013年7月非岗位事故发生率最大,2013年8月岗位事故发生率最大。总体来看,学生实习安全事故在7月至9月的开学期间比较集中。
(三)学生实习安全事故类型与致因分析
根据教育部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职业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伤害、摔伤、交通意外、被砸伤、烧灼伤、遭受暴力、动物咬伤、煤气中毒、溺水等。其中,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遭受的人身伤害事故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伤害、摔伤、交通意外三大类。
据统计,2013年机械设备伤害、摔伤、交通意外数量分别占事故总数的22%、21%、13%。相比2012年的情况,交通事故数量占比大幅下降,机械伤害事故数量占比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跌倒摔伤事故占比反而增加,由上一年的16%增加到21%,上升到第二大事故伤害类型。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学生跌倒摔伤事故频发主要源于学生本身的安全意识不够、疏忽大意。除此以外,学生实习场所和住处的环境不佳、安全隐患大也是重要的原因。
目前,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后的救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按实习协议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理;二是根据民事侵权行为进行处理;三是通过保险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是上述几种方式分别存在条款设置模糊和侵权责任难以认定、保险条款严苛和赔偿有限等诸多缺陷,让遭受意外伤亡的实习学生及家庭不能等到及时、充分的救济保障。因此,需要政府、学校与实习单位、保险行业等多方面构筑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保障与救助体系。
(一)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安全保障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有关学生顶岗实习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主要有《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但这些法规中有关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的内容较少,尤其是针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伤亡救助方面没有具体可行的条款内容,更没有专门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条例,但涉及到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后如何划分责任,救助的首要实施者及如何操作,赔偿责任如何划分等最重要且敏感的事项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虽然近几年来教育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等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对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做出了要求,但其权威性与实际可操作性都存在不足。因此,国家有必要尽快制定、实施专门的法律或者在现有的相关法律当中增添相关的确切条款来填补空白,从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各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法规条例、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实施办法,从上到下形成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政府部门对学生顶岗实习加强安全监管
除了法律法规的保障之外,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人身伤亡风险的预防和安全保障方面,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也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全风险的监督,主导设立实施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监督机制。比如对学校的顶岗实习制度和实施过程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实习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实习学生顶岗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制定严格的安全评估标准并加强监控,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负责人和机构作出严厉处罚;同时,对企业改善学生实习安全环境提供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系数;对在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方面做得好的企业,予以表彰,并给予诸如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多种形式的奖励。
(三)学校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与安全管理
一是为学生选择工作安全性高、管理规范的实习单位。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实习之前,要对学生实习岗位的工作危险程度、工作内容、上班路途和时间、工作与生活环境等重要情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对将要实习的企业(尤其是实习人数较多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工作流程的危险性。此外,要科学安排和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要求他们加强学习、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并代表学校与实习单位一起制订科学安全的学生实习计划。
二是重视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防范学生实习人身风险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学校还是实习单位,都要切实有效的做好学生的实习安全教育。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和加强实习学生工作安全常识的学习,开设相关的职业课程并进行考试考核。此外,实习单位要配备经验丰富、业务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带教老师,并在工作中对实习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与现场指导。
三是加强实习过程安全管理。学校和实习单位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安全无害的实习工作环境。除了充分做好实习安排的前期工作和安全教育之外,在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更要加强管理。首先是要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指导学生的情况;还要定期走访学生实习单位,实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通过微信、QQ、邮件等多种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与实习学生及单位实习管理部门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动态;对实习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定期向学校汇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异常问题,排除隐患,以此建立相关的预警和干预机制。
(四) 构建以实习责任保险为核心的多重保险体系
目前针对在校学生提供健康和安全保障的保险主要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学平险及实习责任险。这种风险转嫁机制符合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利益。因此,加强保险在学生顶岗实习风险防范中的积极作用尤为必要。2012年5月3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通知》(教职成厅[2012]13号),标志着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正式出炉。2016年4月,教育部、人社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推动建立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遭受人身伤害提供保障。至今,学生实习责任险已经推行近5年,但效果并不理想,各地实习责任保险参保率高低不一,而且大多数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覆盖标准。据调查分析,参保率较低的根本原因是部分职业院校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对安全问题和责任抱有侥幸心理,缺乏通过保险方式来转嫁责任风险的意识,实习单位也不愿额外增加投保的费用成本。此外,教育部虽在实习责任保险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引导的职责,要求全国高职院校参加统保,但依然采用自愿保险的方式,这是实践效果不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国家除了要求并支持各地政府对在校高职生进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同时要强调各高职院校对学生加强宣传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定性为法定保险,强制要求高职院校或者学生实习单位为学生投保,而保险费可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学生学费列支、企业筹资等方式三方共担。从而以实习责任保险为核心构建多重保险体系来转移学生顶岗实习期的风险。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系,江苏 苏州 215009)
[1] 高庆,邢敏.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生顶岗实习意外伤害及其解决机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 胡燕敏.我国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保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3).
[3] 高梅梅 .实习生因工受伤事故责任认定的现状与对策[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6(9).
[4]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联合工作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2013年度报告》,2014年10月.
本文系 2016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哲社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学生人身伤亡风险与保险研究”( KY-ZS16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