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金融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2017-12-09 15:46
金融经济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校企岗位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金融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吴欣颀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促进就业精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校企合作需要不断深化,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就以金融管理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通过对金融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职专业课程开发水平,以达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金融管理;课程开发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企合作一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从“双元制”到“现代学徒制”,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无可替代的地位。2017年1月10日,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进一步指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推进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科学确定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突显职业教育特色,推进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将站在课程开发建设角度,以系统论的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深入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职业”二字,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育推动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支持。学校的“闭门造车”,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肯定是不相符的,这是目前学校与企业脱节的最主要原因。职业教育需要教育改革,职业院校需要与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校企合作现阶段还存在深度不够、长效性不足等问题,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人才招聘、实践基地建设等浅层面,我们需要从校企合作深度上继续挖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可以胜任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人才,所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围绕着企业具有人才缺口的工作岗位上实际工作任务展开,并逐步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在三年时间内,逐步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达到熟练该工作任务,并可以直接从事企业工作。学校教育是以课程为载体的,实际的工作任务需要分解到课程之中。

课程,往往是学校“闭门造车”的重灾区。教师往往更加强调所授课程的专业性、知识性,容易忽略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性、实用性。为达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校企深度合作,而深度合作的起点就应该是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环节。职业教育注重人才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加强课程建设。企业的工作任务是课程建设的基本来源,课程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

二、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开发过程分析

高职院校与企业本身是两个系统,两个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两个系统组合起来又构成了一个新的系统。从系统螺旋上升、不断优化的角度,要求系统本身是开放性系统,需要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的交互。另外在系统本上需要构建以目标为导向,跟踪、评价、反馈“三位一体”的机制,才能有效的保证系统向着设计目标不断演进。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化,转化载体就是课程。为完成人才在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系统中有三个层次的元素需要相对接,学校与企业相对接、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对接、课程与企业工作任务相对接。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过程是以企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同时,课程开发包括课程从何而来、如何授课、授课效果如何、如何进行更新等内容,这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可以系统化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评价与反馈。工作任务分析需要对专业的目标岗位进行深度调研。目标岗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订单式”培养,二是岗位群培养。对于金融管理专业来说,金融后台业务岗位人才需求数量较大,技能需求比较统一,可形成一定规模,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可以根据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及用人能力需求提取工作任务;而对于金融前台业务岗位来说,人才需求比较分散,技能需求也有一定区别,可以采用岗位群培养,需要对目标岗位群进行分析,提取核心工作任务及培养目标。

课程设计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提取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知识技能进行课程分析,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可以从前台服务岗位形成前台岗位群和后台岗位以订单式目标岗位两个方面展开。前后台岗位具有例如金融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等共用的知识技能,同时又需要岗位特需的知识技能,例如前台服务岗位群需要任职人员具备较强的客户沟通能力、市场发掘能力等,后台服务岗位需要认知人员具有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行政管理知识等。所以,在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围绕以上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展开并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课程评价与反馈工作。

三、金融管理专业课程的校企合作开发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进行专业课程开发是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开发过程中,企业可以参与工作任务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建设以及课程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开发。

1.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开发的基础是目标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和课程开发都来自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开发需要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对接最新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目标岗位工作任务源于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工作任务分析一般都会以企业调研为起始点,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规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课程设置及课程设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不断变化,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存在缺乏持续性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金融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服务要求。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金融出现并快速发展,这些现象都预示着金融行业的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特点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能够正确设置并设计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重点是进行持续性工作任务分析。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校企合作的根本是企业的人才招聘环节。高职院校需要尽量与更多的目标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企业不断发来的招聘信息,获取目标岗位的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并据此持续的更新目标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据此不断更新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实现课程设置符合企业真正需求,以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其中,企业可以参与的设计活动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企业比较被动,需要职业院校进行多方面的引导。

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包括知识课程、能力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三个方面。对于知识课程,要重点引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内容,并根据岗位需求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推进课程融通工作,引入银行从业、证券从业、等证书考核所需知识。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的岗前培训内容、员工提高培训等课程内容,并积极引入专业知识课程中,并积极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案例进行教学。对于能力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要更加注重课内实践、实训及企业实习环节。实践环节需要企业配合,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实习员工需求情况来安排实践课程和课程内实训环节,将实践部分放到企业完成,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3.课程建设

课程的建设是把前期分析、设计的模型转变为真正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阶段,是真正将设计应用于教学水平的提高的重要阶段。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设计,从企业需求出发,结合校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内容分为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

师资建设需要结合教学型师资和技能性师资的有效配合,注重理论基础和技能提升的双向互动。另外,通过与企业构建师资的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通过引入企业导师,将企业的需求、动态、前沿技术带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另一方面学校教师走出去,通过实习、联合项目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实战能力。

教材建设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教材的建设需要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的基础上,引入企业的培训体系,从职业素养培养、企业相关业务知识、案例分析等角度,不断优化和完善教材体系建设。

实践基地是职业教育近些年较为推崇的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建设需要兼顾学校与企业的需求,在基地环境设置、企业业务内容的无缝对接等方面,真正为学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4.课程评价与反馈

课程跟踪、评价和反馈是完善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的核心,能够保证课程的设计、建设工作能够不断优化和适应外界需求的变化。首先,要将期末评价与日常跟踪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规范性的采集课程情况。其次,要引入多方主体参与课程的评价中来,尤其是将企业人力资源、业务部门的人员引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来。此外,要形成常态化的反馈机制,能够将跟踪评价的结果及时有效的反映到课程的调整和优化中来。

四、总结

高职院校的基本人才培养目标是为行业、企业提供合适的人才。在此目标下,从系统论角度,对企业、高校融合的课程系统进行要素设计、结构设计和优化机制设计等,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模式,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创新能力,有效地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新型职业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校级立项教改课题,课题编号:JG-201613.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校企岗位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