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后,监管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金融机构合规成本也不断提高。为适应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大环境,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于2015年底提出了“RegTech”(监管科技)的概念,即高效、低成本地解决监管与合规要求的科技创新应用,主要应用对象是金融机构。RegTech可看作广义FinTech(金融科技)分支,关注的是金融行业合规问题。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模式,RegTech具有灵活方便、处理速度快、集成度高以及分析能力强等优势。金融机构利用RegTech能够降低合规复杂性,增强合规能力,从而提高盈利和运行效率。而对监管者来说,RegTech能够消除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提高市场竞争性,并能有效地改善监管质量和减少系统性风险。
RegTech目前主要应用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其产生和推广有赖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加密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数字身份技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和云技术六大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这些技术,RegTech能够满足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对外业务、内部控制和识别新法规变化等方面的需求。据数据公司CB Insights预测,全球金融行业对RegTech的市场需求在2020年将达1187亿美元。在强需求的驱动下,全球市场上现有数百家创新型公司提供RegTech服务,每年RegTech行业新获融资达10亿美元。然而,现今金融行业还没有出现一个受公众认可并能够广泛使用的RegTech解决方案。这是由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创新的RegTech方案还未熟悉,态度有所保留。另外,国际监管改革还在不断推进,对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具体内容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使得金融机构很难下决心推动技术变革。总体来说,当前RegTech发展瓶颈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有关信息技术的新监管规定加大机构合规难度,二是数据定义差异给数据整合带来困难,三是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对接工作效率不高,四是金融市场违规监察的协调机制不畅通。
在我国,随着FinTech的迅速发展,以及监管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机构有动力利用先进技术来满足监管部门日益提高的合规要求。为更好地帮助金融机构运用RegTech应对未来监管和合规的挑战,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快关于数据分享和使用的制度建设。目前金融行业关于交易数据定义并不完全一致,影响了数据分享和监管工作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应用新技术完善基于中央数据库的统计监测系统。另外,与RegTech公司就数据管理规定的数字化解读等方面进行合作,能保证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迅速且充分地了解新规定的作用和范围。监管部门还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对话交流,讨论数据管理制度建设如何影响RegTech发展。
其次,在数据类型定义和自动化报告方面为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提供便利,尝试将公司监管要求模块化和标准化。例如,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相关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都需要客观适用的标准,而利用RegTech公司的自动化数字平台能够大大简化信息披露的任务。因此,监管部门若能进一步明晰各类型数据定义标准,与国际接轨,并发展适用RegTech的模块化报告系统,那么不仅能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报告自动化,有助于金融机构管理风险和向国际市场发展,而且能强化自身对公司监管的力度和提高监管效率。
最后,需要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监控的技术手段和制度创新,从总体上把控风险水平。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运行全面和大范围的监察系统,有利于及时监测洗钱或者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建设需要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紧密合作,对计算机运算能力、信息技术系统和算法应用的要求也非常高。要在我国成熟地运用RegTech,监管机构需要考虑同时在监管制度和技术架构的层面上进行变革,创造制度环境让金融机构使用高效分析技术,鼓励基于云技术的实时监控情况分享。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考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沙盒”方法,先在小范围实施创新监察系统,及时衡量评价运行情况,并且与金融机构保持沟通,严控技术创新的风险。(文/曹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