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现状分析与改革路径

2017-12-09 11:09谭敏杨丹
重庆行政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孵化器大学生

□谭敏杨丹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现状分析与改革路径

□谭敏杨丹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内涵及培育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内涵

关于孵化器(也称创新中心、企业中心、企业创新中心、业务加速器等)的基本概念,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基于独特的研究视角和领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学者罗斯顿·拉卡卡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受控工作环境[1]。美国全国企业孵化器协会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一个商业企业开发的驱动程序[2]。我国学者对企业孵化器的概念研究虽然在时间上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技革命的到来,特别是1987年我国首个创业孵化中心——武汉东湖创业中心的成立,对企业孵化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林强和姜彦福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为新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和经营的场所[3]。李刚认为,孵化企业器是为企业提供基础性服务、中介服务、制度服务、文化和社会价值服务的一种支撑环境[4]。虽然企业孵化器有各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它必须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特征。它聚焦于为初级企业或者中小企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必须拥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和相关的服务,它的背后有自己独立和强大的管理团队。

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是指以高校为主导,专门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设备、资金、技术和指导等一系列服务的各种组织和部门的总和。它的服务对象主要为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其主体涉到高校、大学生、教师和创业孵化器管理团队等。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作为企业孵化器的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除了具备企业孵化器的一般特征之外,它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第一,公益性,高校作为不盈利的社会组织,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具体的创业指导和支持的时候是以不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第二,互动性。高校不是经济组织,而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所打造出来的各种产品必然与企业紧密相连,以市场为发展导向。

(二)培育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意义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高校要设立专业化的“众创”空间[5]。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日益增加的毕业人数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打造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对大学生、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和国家的进步都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1.培育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第一,作为一个实践和锻炼的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可以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经验,提升创业能力。第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成本,规避创业风险,增加创业成功的机会。

2.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6]。第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打造有利于高校融入时代改革和创新创业发展的潮流之中。第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打造有利于高校在新形势下实现转型发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这个新兴的创业就业平台,将是高职院校、地方高校和名校提升形象,增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新发力点。

3.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实现社会变革和国家进步的动力。第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建立,创业队伍的不断壮大,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人数与市场岗位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第二,要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大学生这一强大的主力军。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业热情具有短暂性,不具备持久性。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勇气的青年,在社会双创潮流的耳濡目染之下,在看到很多名人企业家或者“草根”创业成功的案例之后,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业激情瞬间被点燃。但是一旦激情褪去,特别是在创业开始的道路上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创业梦就“流产”或者“夭折”。

2.创业技能和创业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创业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需要创业者掌握相关的创业理论和技能知识,并且要科学合理地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第一,因为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所以大学生对于专业的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和透彻,在创业时表现出一些学科知识上的缺乏。第二,创业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只有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大学生处在文化知识的学习阶段,对于创业这项新兴的实践活动,很难具有熟练的驾驭能力。

3.创业启动资金不足。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离开了一定经济条件的支撑,创业实践活动更是如此。大学生目前仍然处于依靠父母负担经济开销的阶段,在经济上的不独立,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自身的创业活动。很多时候,他们拥有好的创意,但是在创业孵化器里却难以找到配套的资金或者愿意为他们提供第一桶金的孵化企业或投资人。

(二)高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设置系统的创业课程。目前,很多高校只是根据市场和学生的需要单纯的开展一些创业讲座或者设置一些素质选修课,对创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只能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长效教育。创业教育课程的欠缺和体系的不完善在客观上导致了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存活率较低。

2.创业指导教师师资力量不强。由于高校在创业课程开展方面的局限性,导致高校对专业创业指导老师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不到位。很多高校的创业指导老师的数量不足,只是由相关就业创业中心的几个老师来负责,同时,由于当前各种条件的约束,很多创业指导老师并不具备相关的创业知识背景,都由管理类、经济类等其他学科背景的老师来教学。创业指导老师的数量和专业背景与大学生创业服务的现实需要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创业指导教师自身的创业经历不够。高校创业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教学和科研,他们的创业教学活动更多的停留在了课堂教学之中,只是简单对一些创业概念的讲解和阐述,呈现出理论化和表面化的教学特征,对大学生深层次的创业活动的指导还不完善。同时,在创业实践环节方面,很多老师都没有进行过具体的创业项目,他们所讲的技巧也仅仅是来源于别人的经验之谈,对学生的创业实践不能提供最真实,最贴切的案例。

(三)创业孵化基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要行之有效的运营,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创业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专门的管理团队和组织机构,导致很多创业相关事宜存在沟通不到位,协调不及时的问题。入驻孵化基地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很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和估量,部分大学生不具备创业的基本素养。在孵化项目进入和退出创业基地的配套机制上,也没有建立长效的运行体制,出现一些混乱的局面。

2.对大学生提供的创业服务还不够周全。很多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都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硬件基础设施过于简单和软件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大多数创业孵化园里只提供办公场地、水电、物业管理和创业咨询等服务,这样的创业基础设置只能满足最普通、最初级的需要。创业项目要想真正的运营起来,这些基本的基础设施不能为其成功孵化提供良好的保障。

3.对大学生创业成效的考核与评选机制还不够健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和支持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进入,希望不断壮大创业孵化器的运营规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大学生对创业项目不够成熟,单纯依靠大学生自身的摸索和探究,不能有效地将创业项目成功孵化。创业基地只注重吸引大学生进入,在后续的创业孵化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对那些具有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项目没有进行重点支持,对不具备孵化价值的项目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转变或者是将其退出。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的改革路径

(一)大学生方面的改革路径

1.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增强实践能力。第一,大学生要有敢于质问传统和挑战固定思维的勇气,对问题的思考和掌握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辩证分析,在学习之中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二,以创业孵化器为载体,对各种创业信息进行搜集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与捕捉与创业相关的各种有效资源。第三,任何创业项目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诞生,大学生一旦拥有创业想法或者灵感,就要在准备合适的情况下,及时在创业孵化器中进行实践。

2.学习创业相关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扎实的创业基础知识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大学生要利用在校学习的机会,与创业伙伴、创业导师或者创业专家积极交流与分享,认真掌握与创业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将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身的创业领域中,以科学的理论来支撑创业项目,增加其孵化成功的机会。

(二)高校方面的改革路径

1.设置完善的创业系统课程,创造性地开展创业教育。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和市场接轨,做到知识和实践的统一。在创业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要敏锐地捕捉市场的需要,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特色品牌课程之中[7]。在开设专业化的创业基础课程的时候,要紧密联系大学生创业短期和长期的客观需要。同时课程的设置还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的培育。高校还可以结合创业孵化器,创办创业创新学院,为创业孵化器的运营提供高素质的创业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创业导师团队。第一,高校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指导意愿的老师进行培训,创建创业指导老师俱乐部,交流协会等组织。第二,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创业指导老师去国内和国外企业创业孵化器进行参观和学习,了解创业人才需要的素养和技能,学习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创业教育。

3.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第一,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创业知识讲座,创业项目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咖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第二,高校还可以利用网络这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建立创业公众号,创业微博,创业QQ群等线上交流载体,创业导师可以在线答疑为大学生提供指导,大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媒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创客,共同孵化创业梦。第三,与校外著名创业导师和知名创业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他们进校分享宝贵经验。大学生是一个极易受感染的群体,现实生活中知名创业家的故事和经历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

4.利用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最大限度服务大学生创业。第一,对那些热衷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企业孵化器企业,高校应吸引他们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注入资金,支持其孵化和研发新产品。第二,高校应积极推行“众筹”创业模式,对那些具有市场远景的创业项目,可以加大力度宣传,吸引社会团体和民间资本的涌入。

(三)创业孵化基地方面的改革路径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第一,要按照高校、大学生以及自身的情况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创业辅导人员和创业物资等资源的分配,一定要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第二,要实行领导责任制度,成立高水平的领导管理中心。各项创业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依赖于决策者的能力。对于领导者的选择,要注意其创业知识背景,能力素养和社会人际关系等因素,管理团队的成立也要注重人员之间各种资质的优势互补。

2.优化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创业环境。创业孵化基地除了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硬件创业设施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软件基础设施,比如创业咨询服务,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以及关于创业政策、工商登记条例等宣传。同时,孵化基地还可以建立创业咖啡,创业沙龙、创业培训营,开展KAB培训项目课程,打造独具特色的“众创”空间来吸引更多创客进行交流和学习。把优质的环境和服务作为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3.完善创业项目的进入和毕业准则,构建系统的考核机制。创业项目要想进入孵化基地进行培育,必须遵循相关流程以及达到一定的标准。只有那些具有孵化价值和市场前景的项目才可以进入,反之,要拒之门外。创业项目的孵化阶段只是一个短期的阶段,创业项目一旦萌芽,就应该进入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项目应该走向市场,实现项目的商品成果转化和市场价值。这就要求孵化基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项目毕业机制,让已经萌芽的项目进入更广阔的平台中去吸取养分。

4.开展多种运营模式,实现孵化基地自我提升。孵化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实际运营中除了要兼顾公益性,更多还是以盈利性为主。孵化基地可以实行“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的运作模式,将各方的优势资源整合,可以在企业内部持有股权,参与管理,对孵化项目进行投资,以此来实现资金的回笼和增殖。孵化基地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之后,才可以拥有高质量的孵化效果和持久发展的保障。

(四)积极借鉴国际经验

1.高校要实行有利于鼓励师生创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充分调动师生创业的积极性,高校可以实施相对开放和灵活的措施[8]。可以让教师在保留职位和学生保留学籍的前提之下,让师生利用休假和休学的时间共同创业。特别是美国高校的教师休假制度和“五分之一”原则,值得我国高校科学合理地加以运用,来鼓励和支持师生创业发展。

2.高校允许多元化的创业人才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在美国,高校设立了专门的捐赠席位来吸引高水平的创业团队,这些席位可以是一些知名的企业或者权威的创业人才,还可以是一些杰出的创业成功的校友,他们将为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带来更加先进的市场经验。我国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地学习美国高校孵化器的运营经验,把创业教育推向社会化和市场化。

综上所述,在创新创业潮流激荡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这个有利的平台为培养“双创”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学生、高校和创业孵化基地三者要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实践中运用多种手段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大学生才可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才可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实现高校的竞争优势;我国才可以充分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实现由“双创”大国向“双创”强国的转变。

本文系重庆市科委2017年度制度创新重点项目“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stc2017jsyj-zdcxB0071。

[1][美] RustamLalkaka、Jack Bishop: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国家的初步评价[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

[2]欧庭高.企业孵化器运行系统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林强,姜彦福.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及新趋势[J].科学学研究,2002(2).

[4]李刚.孵化器支撑环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6).

[5]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BB/OL].[2017-03-05]

[6]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

[7]薛成龙,卢彩晨,李瑞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8]周海涛,董志霞.美国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6).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马健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孵化器大学生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大学生之歌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大学生创业项目实施的几点体会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