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中计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理论性和政治性,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在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时政热点,注重课堂趣味性,可显著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为例,说明如何运用时政热点来激活政治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时政热点;政治;知识性;趣味性
课堂是学校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中学思想政治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常识的学习,从而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抽象,知识性、理论性和政治性较强,使得教学过程容易与实际相脱离,课堂气氛容易沉闷,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政治教学在强调知识性的同时,也注重与趣味性相结合,那就可以显著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亲和力,从而改变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的状况。因此,教师可以时政热点为桥梁,巧妙地实现政治课堂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以恰当运用时政热点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知识具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运用时政热点来激活政治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以高中《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课为例谈几点体会。
一、遵循新课程理念,精选时政热点
新课程理念强调思想政治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注重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及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为此,教师对时政热点材料的选择要基于以上五大理念,在海量的时政信息中提取和精选优秀时政热点来为教育教学服务,做到既要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又要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实效性。
在准备“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一课时,笔者做了大量的材料搜集、筛选和思考工作。在学习“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这一目时,如果选用常规的案例,如以中美、中日、中法等国家间交往的历史轨迹为例,说明其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可能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当时正值“乌克兰危机”爆发如火如荼的时候,该事件涉及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各自的利益展开了精彩而激烈的斗争。这一案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符合中学生成长阶段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究心理,以现实生活中的国际政治关系为背景,具有很强的思维开放性,可以有效地开展互动教学和合作探究,在进行有关国家利益知识点学习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教材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国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课堂氛围中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样,在学习“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这一目时,恰逢当时南海局势升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大国和地区集团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积极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染指南海地区事务,自导自演了一场非法的“南海仲裁案”闹剧。对此,中国政府表示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不执行。于是笔者选择以“南海领土争端”为例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完全正当的和正义的行为。本课选取的两个典型案例属于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政性和代表性,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将理论知识和时政材料相结合,使学生兴致高昂,互动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政治课堂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二、把握嵌入时机,立体展示时政信息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时政热点的出现时机不同,对应的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把握嵌入时政的时机。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时政的嵌入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运用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是运用时政热点设计综合探究,讲授新课;三是运用时政热点设计思考题,布置作业。
根据“国际關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一课的逻辑结构和特点,笔者选择上述第二种情况嵌入时政。本课主要学习三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国际关系?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后两项内容是本课的重难点,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抽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笔者就在这里分别嵌入“乌克兰危机”和“南海领土争端”两个时政热点,再根据事件发生进程开展互动探究教学。学生借助时政热点,很轻松地理解和突破了重难点。
当然,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在强调知识性的同时,也要富有趣味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已经选用的时政热点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立体展示。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图、文、音、像结合起来展示时政信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脑、眼、耳、手并用;也可以采用互动教学、启发教学、课堂模拟、角色扮演、辩论、演讲、参观等多种方式来展示时政信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时政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展示“乌克兰危机”时,笔者选用了一张彩色3D版的克里米亚半岛地图来说明克里米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分别展示奥巴马总统和普京总统的照片说明这场危机背后实质是美俄两大国之间实力的较量;再截取一段央视新闻视频《克里米亚:乌克兰危机焦点》来简要介绍克里米亚半岛的基本情况、历史发展、公投结果以及与俄乌关系等。在展示“南海领土争端”时,笔者选用了南海岛礁分布图、“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巴铁路路线图、中俄油气管道设计图等地图,我国南海填海造岛和展示军力的照片,以及一段简述南海领土争端的视频等影像资料。这些方式都可以较为全面地展示热点信息,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时事,推进教学进程,增强教学效果。
三、巧设互动环节,逐步推进课程教学endprint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因此,政治教师在进行时政教学时,需要巧妙地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在强调知识性的同时,赋予课堂自由探究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这一知识点时,根据前面时政展示的信息,可以设计以下三个互动环节。
(1)乌克兰危机中,为什么俄罗斯不惜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抗,动用武力占领乌克兰领土克里米亚呢?
(2)曾经情同手足的俄乌关系突然反目成仇,几乎走到战争边缘。说明了什么?
(3)中俄关系目前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但在联合国大会投票时中国只投了弃权票。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时政热点的设问,让学生们一一分组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教材知识来解决以上问题,再请每组代表交流发言。此时,学生们便不难理解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国家间合作和冲突的原因,也明白了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侵犯别国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在学习“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这一知识点时,可在展示时政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以下互动环节。
(1)争端国中实力最强的是越南,但却远不是中国的对手,然而中国至今没有选择战争。我们考量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2)南海领土争端,中国步步为营,见招拆招,智慧不断涌流。说明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道理?
(3)争端中,越南跟菲律宾前呼后拥,充当对抗中国的领头羊。最近,越南国内旱情严重,请求中方,中方克服自身困难,决定应急调水,缓解越南旱情。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这些問题的设置,引发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探究,使课程教学逐步深入,层层推进,最终帮助学生理解在国际关系中中国为什么要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以及应该如何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因此,政治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地运用时政热点信息,巧妙地设置互动环节,围绕知识点紧紧抓住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入戏”的过程中实现政治课堂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政信息时时更新,政治教师在课堂中渗透时政教学,犹如为政治课注入涓涓清泉。只有遵循新课程理念,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好用好时政热点,才能真正激活政治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