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超
【关键词】价值性;知识性;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3-0073-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揭示了思政课的性质和核心,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思政教师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来加强价值观教育,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更要肩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任务。笔者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的第二框“共圆中国梦”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将价值性与知识性有机统一的三条教学路径。
1.巧立教学目标,涵养学科素养
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落实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起点。过去,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大多是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参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遵循三维教学目标方式进行设置的。而今天,我们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更多考虑核心素养的培育。《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当然,不同年段教材涉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内容上更偏向对国情国策的认知与认同,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以增强政治认同、提升责任意识、培育健全人格等素养目标为导向。
“共圆中国梦”这一框教材内容包含“圆梦大舞台”和“自信中国人”两目,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笔者将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置。
(1)通过“跨海大桥梦”的案例分析,了解我国民族复兴梦的实现条件和实现方式,从而认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国家制度,增强民族自信心,孕育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2)在中外地铁发展史的对比中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不卑不亢的自信心态,提升学生理性、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育健全人格。
(3)列举身边的自信中国人,感受平凡也能创造伟大,激发积极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并自觉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孕育积极服务社会、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意识核心素养。
2.精设真实情境,升华情感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因此素材的选择不能脱离“真”。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创设真实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进行理解与分析的前提。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共创设了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笔者选取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案例。一方面,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国家工程,能够收集到充分且真实的信息作为分析依据;另一方面,港珠澳大桥不仅能够展现中国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更能凸显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
情境二,笔者选择了中国南京和法国巴黎的地铁发展史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梦,实现价值观上的升华。
情境三,学生自己列举身边的“自信中国人”。学生纷纷列举出了父母、亲友、老师、邻居等等。
伴随三个真实情境的展开,学生不断厘清“共圆中国梦需要哪些努力”“自信中国人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中学生对待未来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在谈及身边自信中国人时,有一名女生发言: “我觉得所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是自信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我们的国家。我的爸爸就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我记得爸爸曾经说过‘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他们很多人都不被大家记住名字,但是他们对国家确实付出很多。”当她发言完毕,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真实的情感触动、激发出学生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与责任心,这样的教学实现了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3.灵用教学方法,凸显学生本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在授课时,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与归纳,变机械性的知识学习为自主探索的实践性学习。
例如,在“共见圆梦人”环节中,在播放完“总工程师谈跨海大桥梦”的视频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梳理我国在建造港珠澳大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在此基础上抽象到中國梦,再让学生分析归纳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学生在自我概括归纳的基础上,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充分感受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培养了政治认同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中既不能弱化知识性,使得课程缺乏科学性和学理性,又不能弱化价值性,磨灭课程重要的政治属性和立德树人使命。因此,我们要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真正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作者单位:南京市钟英中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落实‘八个相统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改进的案例群研究”(E-b/2021/2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