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对外汉语传播与文化推广的密切关系

2017-12-08 13:57姜楠��
考试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传播汉语文化

姜楠��

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胡明扬(1993)指出,在语言传播过程中应该注入和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并且从词汇、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等方面列举了6种最有可能直接影响语言的掌握和使用的文化因素。同时,还有很多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因素,特别是交际文化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类。从根本上说,对外汉语传播,就是为了使汉语学习者、爱好者掌握这门语言,并能够运用这种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汉语传播中所蕴含着的文化因素,充分地利用好文化因素的传播会对语言传播和推广本身十分有利,能够起到促进和深化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传播;文化

一、 语言传播与文化推广密不可分

语言传播必须包括文化传播,这是由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水乳交融的关系。文化在语言中的渗透极为普遍,中国文化对于汉语的渗透更是如此。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比如,汉语中表达思想、感情的词多从心旁,如忘、想、忆、愿、怨、愁、恕、悦、愠、忍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人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认为心是思维、感觉的器官。汉语中有很多词语反映了中国文化独特的方面,也有关于历史、地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的,还有来自文学作品、文化典籍、宗教文献和民间口语的。这些词语,在传播中如果不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加以解释,是很难理解的。如中国人自称“不才、老朽、鄙人”等;而称自己的见解为“浅见、陋见、谬见”,自己的著作则为“拙著、拙文、拙作”。这些在传播中都应该解释清楚:并不是自己的见解、作品真的不好,也不是自己真的无才,而是与中国文化中视谦虚为美德有关。另外,有些惯用语在词典中查不到,却是学习者的难点。如“东西”一词。像“不是东西”这样的惯用语,在传播中不把它的内涵讲清楚,到时只会造成交际中的尴尬。所以,在对外汉语的推广传播中,对于文化词语,词典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更多的是需要从文化角度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

语言传播中必须结合文化因素,这是由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语言运用能力决定的。衡量语言传播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能否用该语言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在汉语推广中,增强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使他们不但说得对,还能说得得体。可以说,文化意识对于成功的交际至少起着和语言能力同等重要的作用。英国语言学家尼尔·史密斯在论及语言的交际模式时说,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包括下列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1. 一套语言知识;2. 一套非语言知识和信念;3. 一套推理规则。史密斯的话准确地揭示出语言交际不仅仅需要共知的词汇和语法,还需要有共知的文化语境,即对某一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习俗的了解和认同。文化差异可能对语言信息的获得造成交际障碍。例如:A:你最近怎么样?B:简直把我忙死了。A:看来你是个大忙人喽!B:瞎忙,没忙什么。这个对话在未能了解汉语文化的学习者看来,B说话却是自相矛盾的(到底“忙不忙”)。其实汉语中这样的表达很多,本来是花了很大工夫寫了一篇文章,却要说“胡乱凑了一篇”,准备了一桌丰盛的美食招待客人,非要说“简单地吃点吧”。表现的是说话者一种谦虚的态度。

语言传播中与文化相结合,还可以增强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如汉字的学习。汉字大部分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具有可拆卸性。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汉字是最难学最枯燥的部分,但若在汉字教学中穿插进一些文化内涵的介绍,或者利用汉字的可拆卸性作一些猜谜游戏,既可增加趣味性,也可带来良好的效果。

二、 汉语传播中弘扬中国文化

在孔子学院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在世界各地纷纷落成之时,在全世界似乎掀起了汉语热时,我们发现,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传播汉语,推介中华文化。但是,在多数的对外汉语传播中,语言传播实际上成了唯一最终的目的,文化推广仅作为语言传播的辅助,没有明确的作为传播主体。在对外汉语传播的实践中,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十分欠缺的。据统计,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在电影业,影片出口的逆差则更大。虽然中国已跃升为家电的出口大国,而在文化产品方面却面临巨大的逆差。西方人一直崇尚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可面临工业的高度发展给人类居住的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人们也一定程度上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之时,很多西方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以儒释道为思想精髓的中国文化包含有很多优秀的元素,也越来越受到西方哲学家的推崇。我们在为祖先的智慧骄傲的同时,有责任把优秀的文化传扬出去,真正让世界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三、 文化推广的途径

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如汉字、词汇中,穿插进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使学习者对语言及使用的场合有更深的了解,使抽象的语言符号更加形象、更具文化意义。为了能对学习者的日常交际提供指导,传播的文化知识要力求趣味性、实用性。如打招呼是初学一门语言时较早学习的内容。在学习者已经学会“你好!”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招呼方式,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之后,就可以适时引入现实生活中老百姓常用的招呼方式“吃了吗?”和“去哪儿呢?”初来乍到的西方人听到这样的招呼,常感困惑,会想“难道对方想请我吃饭?去哪儿是我的事,干吗要这么八卦呢?”当他回答“还没吃呢?”正等着对方发出邀请,却再也没有下文了。这样的问候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中国老百姓的常用语,为了避免在将来的交际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应该向学习者解释清楚,这两种问候方式和“你好”的功能是一样的,无论你吃了、没吃,对方都不是真的在意,而对于“去哪儿呢?”这样的问题,也无需太敏感,你可以笼统地回答“出去”或“回去”,这样也不会真的触犯个人的隐私。

传播文化信息时,适当将中国文化与学习者的本族文化进行对比,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例如在讲“朋友”一词时,若学习者来自英语国家,可以对比一下中西方文化对朋友的理解。在西方文化中,个人利益是首位的,比起自己来,朋友是次要的。如“Love your friend but look after yourself”(爱朋友但要照顾自己),“Hunger knows no friend”(饥饿不识朋友)。但中国文化强调集体观念,个人利益排在国家、集体、家庭、朋友利益之后。因此,汉语中有这样的谚语:士为知己者死;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在语言和文化的习得过程中,文化环境的构建是很重要的。除课堂学习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多与当地人接触,积极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乘车、购物、看电影、看喜剧、做客、聚会、宴请、旅游、参观博物馆等,真正沉浸在中国文化中,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悟中国文化。可是,在国外的汉语传播中,缺乏直观的语言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构建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显得尤其重要。如对教室进行适当地装饰,可以用诸如中国的剪纸、窗花或中国结等,在其中提供一些等相关场所中国特有的娱乐项目如象棋、跳棋、毽子等;播放中国音乐等。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可以通过图片、图像等方式介绍相关的习俗,并模拟传统的庆祝方式。还可以通过创设汉语角、组织汉语晚会、中国文化知识竞赛等,鼓励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将文化具化为一些具体场景,让学习者在体验中学习。

在对外汉语的传播中,应始终坚持文化的导入,这是语言学习的需要,也是最终能进行成功交际的需要。对外汉语的传播者应注意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始终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的策略,不仅成为语言的教授者,更要成为文化的推广者。

参考文献:

[1]邓严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播汉语文化
学汉语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谁远谁近?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