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音乐教学应该循序三个步骤,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身体的律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很多农村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有的甚至对音乐根本不感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们的世界,多给学生们一点微笑,跟学生们交朋友,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增强其自信。其次,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也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利用学生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绘画、即兴创作、游戏、表演、节奏乐敲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唤起学生身体的律动
在聆听歌曲时,教师引导学生的身体随着音乐动起来,如随歌曲有节奏地击拍,随旋律晃动身体等。这样的体态律动形式虽然简单、直接,但它能够带领学生体验歌曲本身所表达的内容,使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体验感受,这是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情感的基础。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好意思把自己的体验以体态律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同时要对学生的体态律动给予鼓励和肯定。
3.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任何一节音乐课,教师都不能忽视情感效应,一节课能否产生情感效应及其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教授《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美景的视频或图片,并配以优美的旋律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解说,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然后,突然将画面转换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动植物死亡的情景,此时教师以低沉、惋惜的声音解说这些现象的成因,让学生的感受产生强烈对比,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由此感悟到环保对人类、对大自然的重大意義。在这样的情境冲突中学习《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学生更能融入音乐的情感之中,更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编辑 _ 李刚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