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全球共有4.15亿名糖尿病患者,有一半是未确诊病例,每11个人里面就有1個是糖尿病患者;1/7的新生儿会被妊娠期糖尿病所影响;每6秒就有1个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这个数字比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加起来还要多,并且还在逐年上升。
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达1.1亿,并不断增加。因为糖尿病早期没有症状,未诊断率高达60%。患病率的高峰在70岁以上达到20%左右,年轻化趋势也很明显。
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严重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危险比普通人群高出 2~4倍,同时寿命减少5~10年。得了糖尿病的患者容易悲观失望,患上抑郁、焦虑症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出至少30%。
为什么糖尿病如此高发?糖尿病到底有多可怕?如何预防、早期发现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如何治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美糖尿病中心中方医疗副总监江缨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是因糖吃多了吗
很早就听过一个民间的说法:糖尿病是因糖吃太多了,导致尿里都含糖分。所以,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任何含糖的甜食物。
江主任对老年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听我说起这个说法,笑着说:“很多老人到现在还这么认为呢,所以,每次我见到新患者,都要先解释一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胰腺。但它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内分泌腺,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
说它是消化器官,是因为它能分泌消化酶来帮助食物消化。而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则是作为内分泌腺的胰腺,其中有一种叫B细胞,能分泌出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
正常人体的胰岛素分泌是有规律的。进餐之后,胰岛B细胞会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正常人进餐后,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达空腹胰岛素水平的5~10倍。高水平的胰岛素使餐后升高的血糖迅速被利用而降低血糖,保持血糖水平不会过分升高。在空腹或饥饿、血糖过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的同时,还会分泌一些促使血糖升高的激素,保持血糖不会过分降低。正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灵活处理,才使人体血糖浓度能够全天都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内。但是,当B细胞激素分泌减弱或丧失,血糖就失控了,这就是发生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这么重要的胰岛素分泌,怎么会被破坏的呢?江主任告诉我们:首先是“吃太多”,这也是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的原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主粮按计划分配,鸡鱼肉蛋凭证供应,当时糖尿病的发生率极低。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越来越丰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人们营养过剩,内分泌功能失调,诱发糖尿病。“所以,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这个说法也不能说完全不准确,糖摄入过多,容易肥胖,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动得太少”。以前人们出门走路骑车,下地干活,现在人们出门有车,爬楼有电梯,家务活也全电器化,如果没有运动爱好,运动量明显不足。运动量不足不仅降低了人体的抵抗力,还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还有,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剧烈,如果自我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因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江主任还表示,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自身有糖尿病基因,如果有肥胖、活动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外因诱发那会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分四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
如果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明显减退,比如丧失了90%或者以上,血中胰岛素的浓度降得很低,即便进餐后胰岛素也不会升高,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胰岛素绝对缺乏,叫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如果自身还能分泌胰岛素,只是不足以调节自身血糖的情况,叫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1型和2型糖尿病,有这些区别:
年龄:年龄越小,越容易得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得2型糖尿病。
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三多”(多饮、多尿、多食),而2型糖尿病常常并没有典型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
并发症: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这些病变外,还很容易发生冠心病、脑血管、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1型糖尿病只能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可以不注射胰岛素,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
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宜口服降糖药。随着分娩的结束,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有近四分之一的患者若干年后会发生永久性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包括遗传性B细胞缺陷、胰腺疾病(如胰腺切除)、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等),以及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利尿剂等)所致的糖尿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找到明确病因治疗。endprint
任何疾病在发生前能预防是最理想的,糖尿病也不例外。现在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有些女性孕期进补太多,自己容易得妊娠糖尿病不说,巨大儿生下来就是颗未来糖尿病的“种子”。江主任打了个生动的比方:“糖尿病的预防要从一粒‘种子开始,其实孕期不需要大补,孩子也不要吃得太多,养得太胖,小胖墩容易出现1型糖尿病。坚持健康生活,就能远离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胰岛素分泌的下降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确诊得了糖尿病,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江主任强调,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自行随意停药或调整药量。她碰到过一个老年患者,血糖很高,不肯注射胰岛素,也不好好吃药,结果蛋白尿越来越多,差点危及生命。
江主任表示,治疗糖尿病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两大“法宝”:一是坚持治疗,包括吃药、注射胰岛素等;二是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严格的自我健康生活管理,包括平衡膳食和适量运动。
平衡膳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是基础疗法,必须牢牢控制总量。江主任表示,虽然和普通人饮食略有不同,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核心建议也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包括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宜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等。
“门诊遇到过不少糖尿病患者,实在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这种饥饿感有两个原因,一是心理上的,觉得连吃都要被限制,实在太痛苦;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确会因药物、内分泌等原因,变得更容易饿。”江主任说,这时候只能想办法多吃些低淀粉、低糖的食物,比如用粗粮代替精细米面,增加饱腹感,不过粗粮摄入也得控制一定的量。还有,如果这顿吃多了,那下一顿就少吃一点;今天吃多了,就多运动一会,控制总的能量摄入、输出平衡。
有些患者觉得,既然多吃对血糖控制不利,那就干脆节食。52岁的徐女士从事美容行业,有6年糖尿病史。她既不好好坚持吃降糖药物也不想注射胰岛素,生怕注射胰岛素体重增加影响体型,所以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1个月前,她偶尔测了一下空腹血糖,竟然高达17mmol/L(毫摩尔/升)。听朋友介绍某个养生中心可以用断食療法治百病,治疗糖尿病更是不在话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念头,交了一笔不小的费用,开始了一周的断食治疗。几天下来,徐女士感到特别难受,身体越来越软,全身无力,意识恍惚。同伴赶忙将她送到浙江医院。经检查,徐女士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等严重电解质紊乱,如果再晚一点送到医院,恐怕有性命之忧。
江主任表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对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有明确的规定,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饮食总能量的50%~60%,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30%,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10%~15%,另外还应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等。
而断食疗法是不吃五谷主食以及蛋白质、脂肪等食物,仅进食水和少量蔬果汁。饥饿开始后,血糖水平下降,体内脂肪、蛋白质开始动员分解,体内酮体大量生成,可能有酸中毒表现,体内还会出现葡萄糖氧化不全和胰岛素抵抗的现象。由于体内矿物质与维生素也在不断减少,机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另外,长期饥饿之后恢复进食时,由于血液中葡萄糖、氨基酸的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释放,激发人体合成代谢发生,伴随糖原和蛋白质合成,血浆磷酸盐、钾、镁离子快速进入细胞内,可导致血浆磷、钾、镁等电解质浓度急速降低,触发神经系统、心脏和骨骼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发生心源性猝死。
徐女士因为断食导致的酮症以及电解质紊乱等风险,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到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科学、合理膳食,吃多、吃少都不行。
适量运动
江主任表示,任何人运动都需要科学、合理,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运动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频率一般一周3~5次,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大,可间隔一两天,但不要超过3天;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患者身体允许,最好每天坚持1次运动。
要注意以下时间点不要马上运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餐后,空腹,睡醒后。最好选择在餐后0.5~1小时运动。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可在运动前后各测血糖一次,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了解哪种运动形式、多少运动量可以降糖及降糖程度。
江主任提醒,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刺激机体的应激反应,使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运动时要携带水和糖果,当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头晕、四肢无力等低血糖表现时,及时补充。如果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要立即停止运动。另外,最好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写上姓名、电话、疾病等信息,以备万一。
自我监测血糖
江主任表示,除了定期看医生,患者平时在家要自己密切监测血糖。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可以1周测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测全天7个点的血糖: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如果近期血糖波动较大,就要增加监测频率。这些情况要加强监测:
使用胰岛素(尤其带胰岛素泵者)治疗的患者。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
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最好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而当近期血糖常常较高时,应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血糖升高的程度。另外,运动前后、饮酒后、驾车外出前、自我感觉不舒服时,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endprint
“隔一段时间在某一天的不同时间测血糖要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监测血糖效果好。因为如果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测血糖,就不知道一天中其它时间血糖水平控制如何。”江主任提醒,定期就医时,带好这些自我监测的数据,医生就能对患者近期血糖情况一目了然,可以及时对治疗做出调整。
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征兆
在中国,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的患者一半都不到。不少患者等发现时,是因为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十分严重,甚至威胁生命。江主任的门诊遇到过一位老太太,出现了长期不愈的乳房脓肿,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糖尿病并发症。
出现以下症状,提示可能患了糖尿病,就要当心了。
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糖尿病会促进血糖值上升,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无论吃多少食物,体内细胞都无法摄取葡萄糖,也就是说,体内积蓄的能量将被逐渐消耗,最终导致体重下降。
尿频。体内血糖值上升,人体会本能地通过多次小便将其排出。
口渴。因频繁排尿导致身体缺水、口渴,不過喝水越多,尿频次数也会增多,陷入恶性循环。
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眼睛易疲劳。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含量异常上升会导致眼球歪斜,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发生曲折。
伤口难愈合。高血糖会阻碍血液流通,延迟伤口愈合时间,甚至还可能损伤神经组织。
刚吃完饭就觉得饿。慢性空腹感是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
慢性疲劳感。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就相当于切断了体内的能量供应。
足部出现麻痹或疼痛。原因大多在于糖尿病引发神经损伤。
皮肤干燥、发痒或感染念珠菌。念珠菌是一种真菌,感染往往是以葡萄糖为催化剂,最初从温暖潮湿的皮肤开始感染,并逐渐扩大感染范围,而感染部位大多为生殖器,另外还有乳房下部以及指间。
以下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要注意:
45岁以上的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4(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糖尿病家族史者。
三高人群。
心、脑血管患者。
年龄大于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婴儿(大于八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如久坐人群。
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情绪抑郁者。
写在最后:
目前为止,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终生治疗。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江主任一直耐心地给患者做心理疏导,细致地指导他们坚持健康生活:要有信心,接受生病的事实,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管住嘴,迈开腿,大多患者都能把血糖控制好,快乐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