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华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交通行业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新型道路工程投入建设,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作为一种新型道路模式,在施工方面不仅难度大、操作复杂,而且其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影响该项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的因素。其次,介绍了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产生的影响。最后,在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技术应用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给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隧道;高速公路;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U459.1 文献标识码:A
現阶段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类型的工程开始被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中,此项工程建设给交通带来巨大便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此类工程在中国研究者较少,所以该项技术并不十分娴熟,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要想促进工程顺利建设,工作人员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1 影响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控制的因素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受到施工地点的影响,施工地点的环境、地质结构都是以该项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施工地的经常出现恶劣天气或者是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地质灾害,那么工程的安全性将存在很大的隐患。其次是受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工序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最后的质量。如果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那么工程的最终质量必然不会合格,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产生的影响
由于施工工程量较大,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既有公路、既有铁路以及交通出行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2.1 对既有公路的影响
铁路隧道施工对既有的公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公路路基和路面的破坏。公路的路基和路面唇齿相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受到施工影响,导致路基上方的土层产生变形,路面自然不能免灾。其中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导致既有沥青公路的路面变形、破碎。
2.2 对既有铁路的影响
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与其对于既有公路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主要表现是对列车的运行、铁路路线以及铁路路基的影响,在以上影响对象中,对于铁路路基的影响最为明显也最为严重。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方案不合理或者是施工技术人员操作失误,就极有可能造成路基下沉,并且损害铁路的排水系统。
2.3 对交通的影响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时期,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以及车辆出行安全,在施工路段一般会采取封路措施。路段被封容易对出行车辆尤其是外来车辆的行车造成困扰,也容易导致交通拥堵,城市交通压力过大等问题。
3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技术应用
3.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在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应该实地考察施工地点的地质结构,充分了解当地有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实地考察后设计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工作,当前一般采用的施工工序是3台阶临时仰拱法。
3.2 合理应用施工控制技术
3.2.1超前长管棚浆预支护
铁路隧道下穿与既有高速公路隧道交叉段隧道施工中超前长管棚浆预支护施工主要分四个环节。首先是是长管棚加工制作。其次是在合适的位置打孔并清理孔洞。然后在钢花管上钻孔,最后是长管棚注浆。
3.2.2加强支护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应该着重注意优化支护参数,在隧道衬砌时,选择高强度的材料,优良的材料有利于加强工程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例如,在优化支护时,可以采用C25网喷混凝土和厚度为25cm的钢筋网
3.2.3弱振动爆破
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需要进行爆破,爆破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程消耗的人力,但是也给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爆破如果不合理就会引起既有公路的坍塌或者伤及工作人员。当前,施工过程中应控制爆破的振动,最大爆破振动速度应该低于4cm/s,采用弱爆破振动,以确保既有隧道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3.3做好后期实时监测以及维修养护工作
工程在验收之后,有关部门应该对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进行实时监测,时刻关注其运行状态以及地层是否稳定,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联系施工人员进行维修。
4 结语
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与设计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设计构思,选择优良的施工材料,并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工作。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最大可能的提高支护强度,合理进行浆液配制,争取将施工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减少工程建设对于既有公路或者是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罗满林,顾为望主编.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6-27.
[2] 曾治君.实验动物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广场, 2010(10):105-108.
[3] Verhelle F, Van den Broeck R, Osteaux M. From archives to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J].J Belge Radiol,1995,78(6):370-3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