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花
[摘 要]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对数学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而且可进一步提炼和完善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以本为纲;以生為本;数学教材;处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3-0026-01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材的使用成为能否高效实现“教与学”的关键。一直以来,由于不同地区的小学数学教材没有得到统一,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材中教授的内容并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所有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而“以本为纲,以生为本”是教材处理的准则。
一、以读懂教材为前提
用教材要以读懂教材为前提,才能实现“教与学”的最终目的。要正确读懂教材,则需要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这个单元在整个数学体系处于什么地位及这个单元包含什么内容等;其次,需要了解目前学生已经学习相关知识的进展情况;最后,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学生从之前学习的图形概念中先了解了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开始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怎样计算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学生只有真正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才能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从容地解决图形体积的计算问题。
二、以学生认知起点为依据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对数学教材的处理需要以学生的认知起点为依据。由于学生学习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认知,所以会在解决类似平均分的问题上形成一种“我已经知道是什么”的感性认识,但教师给学生讲课时往往还是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引导。例如,教师将一些糖果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糖果分配,并提问“将16颗糖果分给自己和一个同学,可以怎样分”,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每人分得8颗糖果。教师追问:“还可以怎么分?”这时有学生不愿意再分糖果,但是在教师的提问下,还是有学生回答“可以一个人分10颗,一个人分6颗,或者一个人分9颗,一个人分7颗”。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觉得每人分得8颗糖果已经是最公平的分法了,为什么还要用其他的分法呢?而且,学生对“一个人分10颗,一个人分6颗”这样的分法并不赞同,但是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提出其他的分法。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前已有一定的认知,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而是需要以学生的认知起点为依据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以活用教材为重点
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同时,课堂上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妨碍教学原有的进程,教师要想有效转变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科学化、生活化,就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例如,教学“分数”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整数知识,引导学生对几分之一进行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具体例子,使学生对分数形成基本的认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活用教材为重点,结合生活实际,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易懂的内容,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这样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以优化教材为方向
随着教材的多次改版,其理论性越来越强,但教材中设计和安排的很多内容都是固定的,而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导致出现数学教材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不相匹配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以优化教材为方向,紧贴生活实际,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拓展学生对圆的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设计实践活动“走进圆的世界”,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圆的踪迹。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想办法收集一些圆形的物体,或者组织活动,让学生去街道、公共场所寻找圆,还可以收集与圆相似的工具,如交通工具、生活器皿等。这样以生活中的圆为主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人类的生活与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断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以纲为本,以生为本”的准则,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不断提升教材的使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编 杜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