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玉
作文题是高考嬗变的风向标,也是每年六月七日、八日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而体验最深的却是下一届的考生。面对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面对一年一度的作文评卷,考生应该有哪些思考、哪些启发、哪些应对措施呢?
我们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进行分析。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 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总体上看,作文命题依然保持稳中有变的特点。近三年全国卷Ⅰ作文都提供了材料,但材料类型有变,今年的关键词类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从十二个关键词里选择两三个来写,有新意,但这种形式并不陌生。
审题仍然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审题既要审出显性限制,更要发现隐性要求。
显性限制。首先,这道题目可以看成是“请用三个中国关键词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其次,题目要求“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考生要有良好的“读者意识”。再次,题目要求“明确文体”,亦即文体必须是议论文、记叙文等中的某一种,务必清晰明确,这与近几年“文体不限”的要求明显不同。最后,“选好关键词”“选好角度”也都隐含着“可以自主选择,但是所选内容和角度必须有机统一,逻輯链条必须清晰完整”的要求。
隐性要求。①“你所认识的中国”,一定是现在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考查学生对现实、对时事、对民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这就要求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突出社会焦点,与时俱进,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同时也要跳出来,拨开迷雾,对发展中的中国有鲜明的清晰的整体的印象。②所选定的关键词之间有什么有机的关联,这是写作的难点。只有找准了连接点,才能达到有效融合,主题集中。仔细分析,这些关键词有“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新与旧”“正面与负面”等多重关系,同时这些关键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方面。考生勾选两三个熟知的关键词不难,难就难在找准接合点并有机关联,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思辨力,选材组材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③从呈现的内容及其读者来看,题目要求“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里有一个隐性要求,这是个机关,也是个限制,考生要有良好的“读者意识”,也就是说,你是写给外国青年看的,因此要注意写作的立场和口吻。同时要注意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用外国青年人能够接受的视角来解释中国现实、中国现象。
总之,要求考生不能闭门读死书,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要放眼现实,放眼世界,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开阔视野,胸怀天下,思考社会现象,对生活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能用批判的眼光与辩证性思维,解读社会现象,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说完了显性限制和隐形要求,我们再来观察这次作文中考生出现的问题。从随机抽取的100份作文试卷来看,在显性限制和隐形要求这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视而不见,为所欲为 表现在不认真审题,偏离题目要求,甚至是显性要求。有的考生习惯于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模式,抓取其一,引申开去,任意发挥。有的考生,少于2个或多于3个,对题目限制不管不顾。有的考生天马行空,既无“读者意识”,也无“命题者意识”,置“任务驱动”于不顾。某考生选择“美丽乡村”与“高铁”两个关键词,演绎了一个陶渊明乘高铁漫游桃花源的穿越故事,尽管联想丰富,文笔也不错,但因为自由度太大,被阅卷老师评为末等卷。
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表现在随意选取二三个关键词,平面铺写各自的表现,罗列生活现象,肤浅发表意见。既不勾连相互间关系,也不从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政治与文化等角度作全面的深入的辩证的思考。基本是脚踩西瓜皮,隔靴搔痒,应付了事。某考生选择了“共享单车”与“一带一路”两个关键词,首先概括描述时代变化之快,接着谈共享单车的利弊,然后介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过程、意义。最后草草收兵。类似这样的文章占了考场作文的近半数。都是就事论事,缺乏针对性、深刻性。此类文章大都只能在切入分上下。
口若悬河,大而无当 表现在腹内空空,东扯西拉;堆砌事例,不辨真伪;侃侃而谈,空话连篇。某考生选取“一带一路”“高铁”为话题,先由峰会导入,然后大谈其历史背景、形成过程、现实意义,把时事政治(该考生估计是文科生)中的知识点一并抖出。后来,发现时间、篇幅有限,草草提及高铁。简单续写了一次乘坐高铁的体验,最后仓促结尾。二者间风马牛不相及。这篇作文最终被定为41分。
不看场合,危言耸听 表现在不看写作场合,不明写作要求,自以为是,信口雌黄,把中国的现实写得一片黑暗,前景可怖。这些考生不了解高考作文的基本出发点: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不理解材料的蕴涵、命题者的初衷:认识大中国、宣传大中国,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大国自信。考场不是考生任意发泄不满情绪的地方。某考生首先引出了两个关键词“中华美食”“食品安全”,然后过渡到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泛泛地介绍了各种有名的菜系。主文部分则大谈食品安全问题,援引各种媒体上的食品安全案例,一下子让人感觉暗无天日、不寒而栗,满篇充斥着负能量。这篇文章以及此类文章几乎人神共愤,一般在30分左右。
逻辑混乱,言之无物。表现在通篇随心所欲,东拼西凑;语言华丽,卖弄词藻。文字冗长,形式华美。可是,材料间缺乏内在的必要的逻辑联系。此类文章,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生活。它们以“美”诱人,以势压人,极具模糊性,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年阅卷中,这类文章吃亏不讨好,大都只能在切入分以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