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明
【摘 要】课程改革要求整体优化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运用学校的人力、物力、智力资源,提升学校课程育人的质量。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全面梳理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背景,理清学校课程优化中的因素关联,并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的工作实际进行SWOT分析,找准课程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激发教师团队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热情与动力,提高干部教师的课程能力,最终促进本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文学作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8-0004-02
伴随着新高考、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到来,每所学校都要重构自己的课程结构,每个学科课程的实施都要以实现育人功能为己任,每次考试练习都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整体优化已有的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运用学校的人力、物力、智力资源,提升学校课程育人的质量。因此,全面梳理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背景,就是不可回避的工作。
实际调研中发现,学校干部教师碰到的很多问题,与学校背景分析不细化或者没做背景分析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如何做好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如何打造学校的优势特色课程群?如何实现国家课程的特色实施?如何提升校本课程的内容质量及实施水平?如何系统梳理学校当前碎片化的课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学校课程背景分析。
一、理清学校课程优化中的因素关联
学校课程优化集中体现为课程规划的优化与课程实施行为的改进,是提升学校课程育人质量的核心。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首先要回答“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特定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特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及需求”以及“特定学校可得到的教育资源”,也即学校课程规划的依据;回答“学校给学生提供什么课程和多少课程”“学校如何提供这些课程”。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以高中学校课程优化为核心,理清学校内部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组织变革与制度创新、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之间的关联,还要理清教育改革政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全球化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等外在因素对学校课程规划行为和规划方案优化的影响(见图1)。
高中学校课程规划要体现国家课程改革的政策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只有顺应国家改革的方向,学校课程才能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学校课程的优化与实施,要依据本校学生发展需要、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及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等;学校课程的规划、实施受到学校制度、文化的制约与激发,也是新时代学校特色的积淀和发展;学校课程是学校教育理念、育人目标、教学内容重构和教学方式变革以及人才观变革的集中体现。学校课程规划不能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文本,也并非由孤立存在的各級各类课程集合而成的“堆”,而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整体;学校课程规划不只是先于教与学的一系列设计方案,而且还产生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是一个在行动改进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课程优化不是把方案写出来,把背景分析做出来,就算优化了。应着力于改进课程结构、“教—学—评”的行为,使今年比去年供给的课程和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今年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才说明课程优化更有效了。
学校课程规划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业发展和生活经验积累的规划。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发展需求、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及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等,由师生共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进行目标、内容、资源、实施方式及评价等进行整合、调适和重新建构、实施。学校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内容与突出表现,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集中体现,必然受到市场、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学校课程优化还应坚持整体改进、协同创新、同步推进,把学校队伍建设、制度改革和组织变革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课程优化应该坚持素养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取向,以改进课程规划、建设、实施和评价过程中的行为作为切入点,以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为课程优化的价值取向。课程优化的最终结果应该聚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既是课程优化的目的,也是评价课程优化效果的一条重要标准。理清了这些因素的关联及其在学校课程优化中的作用,学校课程规划优化就能整体考虑,找准切入点,采用恰当的方法,找到优化的起点,确定阶段目标,将整体规划的预期成果与学校阶段发展目标预期之间建立合理的关系。
二、SWOT分析法的应用
SWOT分析是借鉴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学校课程背景分析的。SWOT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大学的K.J.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提出。安德鲁斯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将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分为内、外两部分,认为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指企业自身的相对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而外部环境主要指企业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企业的战略制定就是要从组织目标出发,依据自身与环境的匹配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时,可坚持“明确目标原则、相对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校课程优化,一是学校课程自主增强时,课程建设与供给同样受“市场”机制的影响,二是学校要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就得加强第五项修炼[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之后,就得进行“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进行“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就需要进行整体分析与设计。只有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之后,学校课程规划与建设中的整体性就会增强。但实际操作中,有些学校进行SWOT分析时,没有找到真正的优势与机遇,更没有看到面临的威胁和挑战。endprint
例如,有学校认为学校的劣势包括: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课程意识薄弱,研究能力不强;课程资源碎片化,缺乏系统梳理。这放在哪个学校都说得过去,如何细化这些所谓的劣势?具体的问题和障碍在哪里?如果不能细化,不能具体到学科,不能具体到某些空间或资源,具体到教师团队,这样的分析做了跟没做是没有区别的。
再例如,有学校提出自己的优势是: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科技室、体育馆等一应俱全。这些空间都有了,设备都有了,在课程规划与实施中到底有什么功能与作用?并没有分析出来。如果仅放在那里供参观用,这样的分析对课程优化没有多大意义。
再例如,有学校提出自己面临的挑战有:游戏室及其他不正当场所的吸引力大;学校处于镇中心,学校门前交通繁忙,对学生安全威胁大。试想如果学校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校或教室抢不过游戏室,可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出了问题,根本在于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出了问题。把交通繁忙列为可能对学生带来安全隐患,说明在课程规划与实施中,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培育学生自主的行为能力等内容,没有系统设计,学生的发展就不是全面的。如果这也算学校面临的威胁,那大城市里的学校都得关门了。
再例如,有学校提出自己的机遇是:成为某种版本教科书的实验学校;要凸显特色,打造特色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实验新版本的教科书,对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肯定是有帮助的。打造学校课程特色,就需要各学科、全体教师为学校课程特色建设做贡献,关键是课程是不是能服务学生发展,教师是不是能真正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
其实,做好SWOT分析,就是为找准学校课程优化的切入点。这就要关注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工作的因素与维度,把学校教育教学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找到优化的着力点。
在进行课程背景分析过程中,学校可以从国家课程政策、地方课程政策、学校课程历史、教育哲学、学生发展需求、教师发展能力、学校教育资源等方面入手,把学校的队伍、设备、制度、文化、资源、影响力、人际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影响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关键因素。可以运用下表进行分析与归纳(见表1、表2)。
SWOT分析的推进策略,可以与学校不同部门的干部教师分别座谈,完成学校课程规划背景分析表。这就要聚焦学校工作相关的各个维度:教学管理优势与问题;设施设备现状与课程建设需求;学校传统与教师队伍校本研修;各学科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急需解决的问题;考试评价改革的要求与方向等。
SWOT分析與课程优化的关系,不仅体现为课程规划方案研制,更重要的体现在课程规划、实施的过程。做好SWOT分析不仅是学校层面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学科层面进行优势与劣势分析。如果每个学科进行了分析,对学校空间改造、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就有重要意义。
认真而详细地进行课程背景分析,就能找准课程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激发教师团队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热情与动力,提高干部教师的课程能力,最终能促进本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鸥.高中学校如何形成新课程方案[J].人民教育,2004,(12).
[2] 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5,(8).
(编辑:张 婕)endprint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