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炜
在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所演绎的民族心理,体现为两种格局、两种气度,值得我们反思。尽管爱国主义色彩贯穿始终,但是抵货运动含有愤世嫉俗、消极排拒洋货的“愤青”特点,而国货运动则以应对国际资本的挑战,努力促进中国自己的工业化为宗旨,顯示了中国民族经济崛起的成熟理性。
1905年,为了抗议美国续订歧视华工、华侨的排华法案,爆发了第一次有组织的抵制美货的运动。1915年日本提出意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于是在全国各地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至于地区性的抵制洋货运动更是屡有发生。如1908年在德国势力强大的青岛,发生了抵制德国货的运动。同年,在南方各省有抵制日货运动。1909年东北地区也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从总体上讲,这些抵货运动基本上都是为了应对政治事件而发生的,曾经使外国商品在华销量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也给外国势力一定的打击。
对于中国民众抵制洋货的举动,外国列强以其特有的政治偏见,将它们看做是中国人的盲目排外。可是中国的进步人士却明确指出,“主张自国之权利”与“锁国之主义”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态度。孙中山是积极支持民众爱国热情的,但是他一眼洞悉抵货是不可持续的消极办法。他曾委婉地分析道:“洋布便宜过土布,无论国民怎么样提倡爱国,也不能永远不穿洋布穿土布。如果一定要国民永久不穿洋布来穿土布,那便是和个人的经济原则相反,那便是行不通。”从理性角度看问题,爱国的抵货举动,也不是没有盲目和偏执的地方。
一些中国民族企业家和知识界人士,是赞同孙中山所说道理的。他们意识到,“不振工艺,不精制造,而倡用土货以示抵制,此无价值之言也”,只有从“暂时抵制至自兴制造”,才是“真正之抵制”。于是,许多民族企业家就把抵制洋货的社会情绪看做是拓展国货市场,推销国产工业品的契机。就这样,原来的抵货运动就演进为国货运动了。这时所提倡的国货,不是以“土”对“洋”,而是以新兴民族工业的机制产品来争夺进口商品的市场,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进口替代”。相对于单纯的抵制洋货的冲动,国货运动显得更为理智,更加有效。
由于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实业政策的推动和民族企业家的引领,国货运动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的主流。中华国货维持会等国货团体和国货商场如雨后春笋,国货工厂联合会等工业同业组织也在各地出现。许多民族资本企业在同外国资本的竞争中,以取代洋货为号召,占领国内市场,并向东南亚拓展。如刘鸿生的章华毛绒纺织厂等都是顺应抗日救亡、抵制日货的时代潮流而发展起来的。许多企业都是借国货运动之势而开始兴办的,如方液仙的中国化学工业社,以及号称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荣氏企业集团等等。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正是在国货运动的推动下,通过与外国企业的竞争,才得以艰难前行的。
当代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主动地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外经济关系的格局是近代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但是从抵货运动到国货运动的历史步履,至今还有阵阵回响。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究竟是促进互联互通、积极壮大自己,还是压缩对外交流,消极地保护国内市场,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在中日关系紧张时,就有抵制日货、砸日系车的新闻出现。中韩关系发生问题时,有的地方也有抵制韩国商品的举动。这似乎是一种贫弱时代中国历史的回响。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潮流中,以中国如今的实力和地位,大可不必采用历史上发生过的消极抵货举动来应对国家关系中的问题。我们要有世界的眼光和更大的气度,脚踏实地,发展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国际竞争力。这才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方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上上之策。
历史常常出现可笑的悖论。当我们与印度发生边界纷争时,印度某些人鼓吹抵制中国商品,这其实是出于缺乏自信的弱者心态。同样,号称世界老大的美国,面对中国的崛起,竟然也祭起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帜。然而,我们回顾中国近代的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孰是孰非,乃至利弊得失,都是一目了然的。但愿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给世界带来教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具备怎样的心态和气度,值得中国和世界各国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