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先从各省市自治区开始,陆续出现评选当地优秀新闻人、新闻奖活动。上海市新闻界1984年就开始评选新闻奖,1989年还在全市海选“上海市十大名记者”,解放日报社高肖笑和屠海鸣一对母子,同时荣获上海市十大名记者称号,一时在上海滩传为佳话。
全国新闻奖的评选,始于1990年,由中国记协主办,是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1994年12月,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召开国际新闻报道座谈会,制定了《关于加强国际问题宣传报道的意见》(即26条),并报经中央批准,其中有一条就是定期举行中国国际新闻奖的评选。于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即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在1995年增设了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项目,每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评选一次。2004年,中国国际新闻奖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没有再单独举办,只是在中国新闻奖定评前,举行国际新闻奖的复评暨年赛。
我在1989年任解放日报社主要领导人后,参加过全国和上海多次新闻奖评选活动。调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后,1995年我分管了《人民日报》国际新闻报道工作,正好赶上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奖的评选,担任了评委会副主任,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奖的评选全过程,所以值得一叙。
国务院新闻办特设中国国际新闻奖
1995年8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及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各有关新闻单位,发出了《关于开展1995年度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设置中国国际新闻奖的目的,是有利于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国际新闻报道水平,探索和交流国际新闻报道的经验,激励国际新闻工作者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敬业精神,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贯彻执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增强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
通知附有国际新闻奖评选规则,规定第一届国际新闻奖从199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好稿推荐,1996年1月下旬进行初评,2月进行定评,3月召开颁奖大会,并组织出版国际新闻得奖作品一书。评选的办法和范围,规定以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公开发表的国际新闻作品为对象,主要分四大类:国际消息、国际通讯(含新闻特写、人物采访、答问等)、国际评论(含新闻分析、述评、随笔、专论等)和国际专题(含国际副刊、专题节目、专栏文章等)。
根据国际新闻报道的现实情况,首届国际新闻奖把参选范围分为三类:一是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广播影视部三家;二是一些中央和京、津、沪、粤地区国际新闻发稿量较大的新闻单位;三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十六个有关城市的省报、区报、市报以及相应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按照这三类确定每年选送参评作品的数额分配,即一类14篇,二类4-6篇,三类2-3篇。
评选奖项按消息、通讯、评论、专题四种,共设置70个奖。其中一等奖12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34个。一等奖作者将获“中国国际新闻奖”奖杯、获奖证书及奖金;二等奖、三等奖作者只发获奖证书及奖金。获奖名单将公开刊登和播发。
通知最后提出设“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和评选委员会办公室。规定评选办公室进行初评工作,评委会进行定评工作。评委会主任由李源潮同志(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担任,副主任为周瑞金(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习良(广播影视部副部长)、高秋福(新华社副社长)。
“中国国际新闻奖”评委会及办公室组成名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995年11月15日再次发出《关于“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工作的补充通知》予以公布。评委会副主任增加了一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局局长张治平。评委会委员由新华社国际部主任沈家松,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马世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李广才,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郭崇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何梓华,上海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吴谷平,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办主任刘风银等十七人组成。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治平(兼),副主任方铭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局副局长)、王国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局副局長)。特邀专家有王微(中央外宣办特邀调研员、高级记者)、芮英杰(新华社高级编辑)、习升茂(广电部高级编辑)、周修庆(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记者)等10位。
针对上次通知发出后各新闻媒体提出的问题,这次补充通知对参评的“国际新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就是指我中央和地方新闻机构采编的,在我国境外新近发生、具有重要政治和社会意义的重大新闻,包括国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教和社会新闻,以及在境外发生的涉我外事新闻。不包括发生在我国国内的外事新闻和港、澳、台新闻(如涉及港、澳、台的国际斗争可以参评)。境外发生的国际体育新闻和图片新闻这次暂不参评。这就把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的参评范围,进一步说清楚了。
解放日报社承办首届评奖活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发出评选国际新闻奖通知后,得到热烈响应。各媒体纷纷按自己的参评作品配额,在1996年1月15日前,将推荐作品寄到“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办公室。评委会按原定计划进行评选,评选办公室开始初评。
一天,评委会李源潮主任打电话告诉我,新闻办领导建议,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的定评和颁奖活动放在上海,由解放日报社承办。我说这个想法好,上海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上海三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国际新闻报道和评论都做得很出色。尤其上海解放日报非常重视国际新闻报道,经常在头版突出地位发表重大国际新闻,还发表独自的国际新闻评论。如《解放日报》带头把1989年布什和1993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的国际新闻,放在头版头条重要地位发表;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期间,又在头版头条发布准确的开战预报新闻,这都在全国引起轰动。所以,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活动由上海解放日报社承办,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实至名归。我把国务院新闻办这个意图打电话告诉报社党委书记冯士能和总编辑秦绍德,他们都满口承应,高兴接受。他们说,国务院新闻办已与上海市委商定,市委领导已向他们下达了任务。endprint
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活动,中央和地方共有51家新闻单位参加,一共选送了300余件国际新闻作品参评。1995年11月29日,评委会办公室召开全体成员会议,成立了消息组、评论组、专题组、通讯组和秘书组,并就评奖程序、工作分工进行了讨论。1996年1月下旬,评委会办公室进行初评,各组分别推荐消息类、评论类、专题类、通讯类的获奖作品,写出小组评审意见。然后,评委会办公室举行全体会议,统一对获奖作品进行逐一筛选,并初步评定获奖等级。1996年2月初,在北京召开评委会第一次会议,听取评委会办公室初评情况的汇报,秘书组向各位评委分发初评推荐获奖作品和后备获奖作品,进入定评阶段。要求评委们在2月底完成评审工作,填写好定评意见单和序列表,并提出评审意见。
人民日报社国际部选送参评作品,着重推荐国际评论。我分管国际部工作后,也侧重抓国际评论。原来《人民日报》的重点国际评论“观察家”文章,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广大读者中也印象较深。但这个专栏评论已中断多年,我分管国际部工作后下功夫组织撰写“观察家”评论文章。范敬宜总编辑充分肯定这是扩大《人民日报》在国外影响的重要一招,大力支持“观察家”文章上头版显著地位发表。1995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中国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驳“中国威胁论”》“观察家”文章,这是时隔30年后第一次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人民日报观察家文章。西方通讯社和电台纷纷转发、摘播,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报纸,也纷纷报道,发表评论,在国内外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反响。
1996年3月24日,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委会全体成员到上海福州路新城饭店报到,召开了评委会主任碰头会,通过了在上海的定评活动日程安排,以及在解放日报社召开颁奖大会的主要议程。25日,李源潮主任主持召开评委会全体会议,履行最后定评程序。经过一整天的反复审议,评委们郑重地调整几篇稿件的获奖等级,最终评出一等奖11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33篇,共 69件作品获奖。另有11篇作品获鼓励奖。人民日报社获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居榜首(驳“中国威胁论”的“观察家”文章高票获国际评论一等奖)。新华社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2篇,获奖篇数居多。
1996年3月2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上海解放日报社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在上海解放日报社六楼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会议由评委会副主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代表因事请假的李源潮主任主持,评委会副主任、新华社副社长高秋福宣布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获奖名单。《人民日报》的《中国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驳“中国威胁论”》(评论类)、新华社的《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消息类)、中央电视台的《外国政治家谈中国》(专题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只身闯波黑》(通讯类)、《光明日报》的《阴谋破产 得道多助》(消息类)、《经济日报》的《粮食:世界沉甸甸的话题》(专题类)、《法制日报》的《辛普森案审批透视》(专题类)等11篇作品获一等奖,《解放日报》的《一超四强互动,形成四个三角》(评论类)、《文汇报》的《文明的沖突在哪里》(专题类)、山东电视台的《美国掠影》(通讯类)、《新民晚报》的《韩国三丰百货大楼突然倒塌》(通讯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波黑和平协议在巴黎正式签署》(消息类)、《天津日报》的《“强加”的和平》等58篇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另有11篇作品获鼓励奖。这届国际新闻奖获奖作品涵盖了中央和地方31家报刊、6家广播电台和10家电视台。
颁奖大会上曾建徽与我的讲话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建徽主任,在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奖颁奖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新闻媒体在国际问题宣传报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增加了有见解、有深度的国际新闻评论。二是第一线的采访报道有所加强。第一手新闻不多,一直是我们国际报道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无论是报社、通讯社,还是广播、电视,现场感较强的国际新闻明显增加。三是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围绕台湾、西藏、人权、批驳“中国威胁论”以及揭批美国强权政治等问题,我们许多新闻媒体都自觉主动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四是较好地把握了重大国际问题的宣传报道。如成功地报道了联合国人权会议、社会发展会议、世界妇女大会、联合国特别纪念活动和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对波黑战争、车臣危机、神户大地震、拉宾遇刺等重大事件都能及时正确进行报道。五是具有改革创新意识。新闻媒体都在采取改革措施,增派驻外记者或增加记者国外采访机会,突出处理国际新闻,增强报道时效,加强国际评论,丰富宣传形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曾建徽主任也指出我们的国际新闻报道的不足,时效不够快,声音比较小,国际新闻报道队伍有待加强、提高。他在讲话中着重阐述了要从八个方面提高宣传报道水平:一、对当前国际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四、充分发挥新闻的优势,更好地配合外交工作;五、要体现中国特色,增强对外竞争能力;六、要充分利用国外传媒提供的材料,揭露西方社会的阴暗面;七、鼓励正当竞争,增强整体力量;八、进一步加强国际问题的对外宣传。
事先评委会根据国务院新闻办领导的意见,指定我以获奖单位代表的身份,在首届国际新闻奖颁奖大会上,重点讲一讲如何落实曾建徽主任的八条重要意见问题。
一开始,我说这次《人民日报》有七篇作品获奖,固然是国际部记者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也清醒看到,这主要是由《人民日报》的地位和条件决定的。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新闻办公室、外交部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指导。国际报道力量也比较雄厚,仅采编、资料工作人员就有近百名,有三十三个常驻世界各国的记者站。这些条件是一般新闻单位所难以具备的。相比之下,条件不如我们的一些兄弟新闻单位,如《解放日报》《文汇报》等,这次都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更使我们感到工作还可以做到更好,还要加倍努力,还要更好地向全国兄弟新闻单位学习。endprint
接着我结合这次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的体会,着重就如何更好地落实曾建徽主任的八条重要意见,提出需要从增强国际意识、加强国际评论、抓紧国际新闻队伍建设三个关键点作出切实的努力。
关于增强国际意识,我提出宣传要审时度势,所谓审时,就是要审时代变化之潮流;所谓度势,就是要度世界发展之趋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世纪之交,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在急剧发展变化之中。我们要赶上时代,要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就一定要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就需要加强国际新闻报道,及时地充分地向全国人民介绍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和变化,引导大家正确地认识世界、对待世界。同时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除了做好外宣工作,把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积极地全面地向世界上作宣传以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主要舆情的态度、观点、立场,及时地鲜明地表达出来,向世界发言,以显示我们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个有十二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和份量。而这后一条,正是我们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任务。所以,为了创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我们应当增强国际意识,加大国际报道的分量,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国际信息,向世界各国及时表明我们对国际重大事件和问题的态度。
关于加强国际评论,我提出这是关系积极主动参加国际舆论斗争的大事。近年来《人民日报》一直在提倡国际评论要大胆解放思想,不要自设禁区,不搞自我束缚。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问题应尽量表明自己的看法,努力做到外交部发言人能说的,我们要写;外交部发言人不便说的,我们也积极配合,主动争取写好。当然,国际评论写作要严肃认真,注意把关,吃不准的要请示。但主要的还是要积极探索,主动尝试。特别是《人民日报》发表驳“中国威胁论”和驳“遏制中国论”两篇“观察家”文章(第二篇1996年初刊登,获1996年度国际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在国内外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反响。这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要使我国的声音在世界上扩大影响,一定要及时地对国际上众所关注的事件和舆论进行评论,鲜明地表明我们的观点,这就能引起世界传媒的重视,也才能提高和扩大《人民日报》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影响。所以要积极主动地、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必然要求我们下功夫切实加强国际评论工作。
关于抓紧国际新闻队伍建设,我提出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队伍,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上要求比较高。目前我们的新闻工作,正面临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的传播手段向现代化传播手段的转变。这对我们掌握现代化技能和知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努力培养一批能熟练操作电脑、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和会驾驶现代化交通工具三项基本技能,又具有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国际关系与法律三门基本知识的学者专家型记者编辑。《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编辑具备三项基本技能的比较多,但切实掌握三门基本知识的却还要作很大努力。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冷战后国际形势的研究,提高编辑记者审时度势、总揽全局的水平和能力;要提倡做多面手,不僅要懂国际政治,还要懂得国际经济、现代科技、国际文化、国际社会方面的知识,要能写报道,又能写评论,写内参。我们想要有计划地定向培养一批国际报道和评论人才。特别是国际评论人才短缺,尤其需要加紧培养,力争培养几个像李普曼、赖斯顿这样的国际问题评论家、专栏作家。人才宝贵,人才难得,一定要爱护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责任编辑 杨之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