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敏,杨博文
(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南京 210023)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消费收入弹性研究
胡慧敏,杨博文
(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南京 210023)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数据库(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4年的数据,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和半参数回归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收入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均住房的消费支出随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费收入弹性没有明显增加;医疗保健的消费收入弹性只有在高收入家庭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大多数家庭其他消费收入弹性均有随收入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比较贫穷和较为富有的家庭,消费收入弹性为负,尤其在比较富裕的家庭表现更为明显。
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
居民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消费主导型经济的角度看,我国社会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正处于释放的历史拐点。“十三五”规划再次确立了消费主导型经济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学者们对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苏艳玲、许静等运用1992-2011年的城镇居民消费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综合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以及消费弹性,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水平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明显的正影响,所有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收入弹性都是低弹性,即缺乏弹性[1]。冯婷婷等采用2000-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的38项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对城镇居民各类消费需求的占比和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宏观分析,研究表明,中低收入城镇居民的食品和衣着等基本需求的边际消费弹性较大;较高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在享受型消费,如交通、在外用餐、文化娱乐和住房等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2]。
张世伟等采用AIDS模型研究了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城镇居民对于大多数商品消费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家庭用品和交通通讯消费富有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3]。田青等运用1992-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7个不同收入组数据及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结果表明,低收入者的消费敏感性较强,高收入者的消费敏感性较弱[4]。
以上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消费情况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但是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数据分析,且对不同收入阶段的划分标准各有不同,难以达成统一[5-6]。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家庭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CFPS微观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各类收入消费弹性的差异化特征进行更加细致地研究。这里的差异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人均收入消费弹性的研究;一是不同消费类型的收入消费弹性研究,包括组成家庭总消费7大类消费支出:家庭人均设备及日用品支出、家庭人均衣着鞋帽支出、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家庭人均食品支出、家庭人均居住支出、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以及家庭人均交通通讯支出(与《中国统计年鉴》一致)。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2014年开展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在数据的预处理阶段删除变量中含有缺失值的样本;删除样本量少于10的5个省份的样本,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终从CFPS数据库中提取4706个城镇家庭的微观数据,并以此作为本文分析的全部样本。
为了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分别进行分析,首先根据CFPS数据中的家庭人均收入分位数(包括农村样本)将4706个城镇家庭样本分为4个部分,以家庭人均收入的第一分位数、第二分位数、第三分位数和第四分位数为界。计算得出四个收入阶段的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描述性统计值,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收入分位数水平下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单位:元)
由表1可以看出,从消费的绝对量来说,随着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家庭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家庭人均消费总量上,第一收入分位数和第二收入分位数的家庭人均收入相差不大,分别为10068.4和11757.2;第三分位数到第四分位数上升的速度明显增加,从15710.7增加到29929.2,接近2倍的增加量,其中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支出和食品支出的变化最大,住房支出次之。由此可见,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对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的要求明显增强,增加幅度也最大。
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人均各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最大,恩格尔系数接近0.37,据世界生活水平划分标准,处于小康水平和相对富裕水平之间;其次是居住,由于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住房成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压力之一。各收入阶层的家庭中衣着鞋帽支出占比都最小,并随着收入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保健支出占比随着收入的增加有所下降,并且第一收入分位数家庭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家庭。
(一)模型设定
为了对我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收入弹性进行全面分析,首先按照4个不同收入分位数水平,分别对家庭人均消费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对数建立模型,由于自变量不是连续变量,所以这里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的基本形式设定为:
ln(c)=α+βln(y)+γX+e
(1)
其中,ln(c)和ln(y)分别表示各类家庭人均消费和家庭人均收入,为了避免有些值为0的问题,首先对取对数的变量加1;X表示其它控制变量;e为随机误差项;β反映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人均消费的弹性。为了得到稳定可靠的估计结果,对模型(1)采用广义矩估计。
(二)消费收入弹性广义线性模型的广义矩估计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消费和家庭人均日用品消费收入弹性的广义矩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消费角度来看,不同收入阶层的城镇居民家庭总消费收入弹性总体相差不大,呈现略有上升的趋势。其中第三收入分位数家庭消费的收入弹性最大,第二收入分位数家庭的消费收入弹性最小,这一结果表明,中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总体消费水平更易受到收入的刺激,而中低收入层的家庭对消费最为保守。从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来看,弹性值略高于总消费收入弹性1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第二收入分位数家庭的消费收入弹性仍然处于最低水平,第四收入分位数家庭的消费收入弹性最大。
表2 广义矩估计结果1
*注:*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表3给出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衣着鞋帽消费和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收入弹性的广义矩估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这两类消费的收入弹性明显高于总的消费收入弹性,特别是文教娱乐的消费收入弹性在中高收入阶层家庭表现的尤其高。这一结果表明,对城镇居民来说衣着鞋帽和文教娱乐是收入提高主要消费效应所在,同时也反映了当下城镇居民在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下,更加注重即时的放松性消费,尤其是中高收入以上阶层的居民,他们更加偏好于高档的享受型消费。
表3 广义矩估计结果2
续表3
家庭人均衣着鞋帽消费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第一分位第二分位第三分位第四分位第一分位第二分位第三分位第四分位家庭规模0.041(0.044)0.129∗∗∗(0.038)0.024(0.033)0.074∗∗(0.031)0.412∗∗∗(0.078)0.611∗∗∗(0.069)0.346∗∗∗(0.057)0.574∗∗∗(0.053)
*注:*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表4给出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和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收入弹性的广义矩估计结果,两者的消费收入弹性绝对值水平与人均总消费收入弹性水平相当。其中,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收入弹性随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上升;从家庭人均居住的消费收入弹性来看,第三收入分位数家庭的居民消费收入弹性最高,明显高于其它收入水平的家庭。这主要是因为,中高收入的家庭一方面改善自身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欲望较强,另一方面我国近些年房地产投资过热,购买房产成为中高收入家庭的重要投资渠道。
表4 广义矩估计结果3
*注:*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表5给出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和家庭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收入弹性的广义矩估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收入弹性具有较高的显著性,第一收入分位数家庭的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最大,这主要是由于疾病支出的偶然性比较大且很少会因收入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相比于较低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有更好的条件用于医疗保健。同时,应当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健问题予以更加密切的关注。从交通通讯消费的消费收入弹性来看,第四收入分位数的消费收入弹性最高,第二收入分位数的消费收入弹性最低,可见,随着收入的增加,高收入家庭的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较大,而中低收入家庭的增幅较小。
表5 广义矩估计结果4
续表5
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家庭人均交通通讯消费第一分位第二分位第三分位第四分位第一分位第二分位第三分位第四分位家庭规模0.091∗(0.055)⁃0.083(0.053)⁃0.024(0.047)⁃0.096∗∗∗(0.013)0.006(0.036)0.065∗(0.034)0.012(0.030)0.079∗∗∗(0.029)
*注:*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从以上结果分析可知,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消费收入弹性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文教娱乐的消费收入弹性的绝对值最大,衣着鞋帽的消费收入弹性次之;医疗保健的消费收入弹性只有在高收入家庭中是显著的。
(一)模型设定
由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除了比较贫穷和富有的两端之外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按照四个分位数划分的消费收入弹性不能反映出消费收入弹性的整体情况。为了得到更为全面的家庭人均消费随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以下采用半参数回归模型对家庭人均收入与各类消费的关系进行描述。模型的基本形式设定为:
ln(c)=α+f(ln(y))+γX+e
(2)
其中,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变化关系由f(·)的形式确定;X代表其它控制变量,包括家庭规模、家庭人均收入分位数、省份以及省份和家庭人均收入分位数的交叉项;e为随机误差项。本文采用自然3次B光滑样条对以上半参数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二)半参数回归模型的估计
半参数模型的估计结果如图2所示,曲线的斜率即表示消费收入弹性。
根据收入分位数的划分,四个分位数划分的界限对应的家庭人均收入的对数值分别为8.51、9.28和9.90,都集中在8-10这一区间内。从图2可以看出,除居住和医疗保健之外,其它类型的消费(包括家庭人均总消费)和收入的对数曲线都呈现出先缓慢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形状。结合线性模型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虽然从四个分位数的结果上来看消费收入弹性随收入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这一结果只适用于人均收入比较集中的家庭,而相对比较贫穷和较为富有的家庭,其消费收入弹性为负,这一点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中表现地更为明显。从消费收入的对数曲线中可以发现,除居住和医疗保健之外,各类消费收入弹性都在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值为10的位置取得最大值,这一类家庭的消费潜力最大;之后消费收入弹性便开始下降;在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值大约达到12之后消费收入弹性开始变为负值。究其原因,相对贫穷的家庭增加的收入更多的用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或用以维持生存[7-8];而对于收入很高的家庭来说他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已经满足,即使收入增加也并不会增加这几类的消费需求。
对于家庭人均住房消费的消费收入弹性而言,不同于线性分析的结果,较高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收入弹性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住房支出总体上仍随收入的增加逐步上升,但消费收入弹性无明显增加。说明在当下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大环境下,房产投资是中高收入以上家庭的主要投资渠道之一。而对于比较贫穷的家庭来说,房产仍是他们没有能力承受的奢侈品。
医疗保健的消费整体上呈现出随收入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上升趋势并不明显且消费收入弹性在一般的家庭中基本为0,只有收入很高的家庭,如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在12以上家庭,医疗保健的消费收入弹性才会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收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消费,但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收入弹性有较大差异。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收入水平的增加并不能刺激其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因为增加的是收入也许只能维持生计或用来存储以备不时之需;高收入家庭因为物质生活已经得到足够满足,收入的增加也不能明显提高家庭的消费水平,但其住房和医疗保健的消费收入弹性显著增加,说明该群体积累了比较充足的资本,有着较强的投资和保健消费意愿,针对性的培育并巩固高收入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可以提升他们的消费空间,提高消费水平;对中等收入家庭,其消费收入弹性明显为正,且基本随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这部分居民是城镇市场消费的主体,他们正处在从小康型转向富裕型,从以数量扩张为主的消费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消费。
随着城镇居民在住房、文化、教育、娱乐、通讯、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比重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选择差异,调整产业结构,适应消费升级需求,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增加消费总量,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与弹性,挖掘消费潜力,推动经济新一轮增长。
[1] 苏燕玲,许静,郝俊玲.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弹性比较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42-46.
[2] 冯婷婷,张淼.城镇居民不同收人阶层的基本需求及边际消费倾向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8):147-152.
[3] 张世伟,郝东阳.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J].财经科学,2010(9):79-89.
[4] 田青,高铁梅.转轨时期我国城镇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兼谈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和不确定性[J].南开经济研究,2009(5):124-134.
[5] 张书云.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89.
[6] 周俊玲.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 (7):184-187.
[7] 马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和不确定性的实证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7.
[8] 杭斌,郭香俊.基于习惯形成的预防性储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9,26(3):38-43.
[责任编辑、校对:李琳]
StudyontheElasticityofConsumptionIncomeofUrbanResidentsofDifferentIncomeClasses
HUHui-min,YANGBo-wen
(School of Economics,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Nanjing 210023,China)
Using the data of CFPS in 2014,this paper employs the generaliz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nd semi-parametr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elasticity of income for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of different income classes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on family per-capita housing increase with per-capita income,but the elasticity of income for consumption does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consumption income elasticity of health care is only showing a clear upward trend in high-income families;the elasticity of income for consumption in most of families is revealing the upward trend with the rise of incomes.Comparing poor families and rich families,however,the elasticity is negative,and this is especially conspicuous in rich families.
family income per capita;family consumption per capita;elasticity of income for consumption
2017-09-14
胡慧敏(1992-),女,安徽桐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统计学研究。
F124.7;F224
A
1008-9233(2017)06-0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