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刚
摘要:文学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从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较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现状并不佳,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显著。在本文中,笔者先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渗透策略,期望能为高中语文的全面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25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包含着各个领域的各种门类知识,可以说正是渗透文学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此点,要想方设法将文学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给学生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意义分析
高中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学习及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文学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能运用得当,不仅能将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作用发挥出来,还能通过对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品质素养,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学作品、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二、具体渗透策略
1. 合理导入,渗透文学教育
导入是新课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导入是否精彩,直接影响学生课中古诗的学习效果。如果导入不当会让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只能停留于表面的理解中。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古诗词时,导入时需要运用激情导入方式,先与学生一起回忆“孔子说过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李白曾说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此让学生感受文学诗人们由心而动、为情而出的创作。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学习的主题——苏轼所写的赤壁,观赤壁之后从怀古到观己,而后创作出千古绝句。之后,利用《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来让学生感受长江的斑斓壮阔,让学生亲身感受苏轼当时感受的一切。之后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进行有感情的范读,使学生与苏轼进行情感交融。接着再对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对本诗词所抒发的情感进行认同。最后在导入苏轼其他的古诗词,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本诗词的核心所在,受到积极的渲染。这样生动有趣的新课导入方式,不仅环环相扣,而且符合新课程教学目标,使整个语文课堂都充满文学教育的气息。
2. 合理创设情境,渗透文学教育
(1)从社会、自然、生活元素着手来创设情境。文学教育不同于普通课文的教育,没有那么通俗易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学作品的意境,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这样,学生面对各种社会、自然、生活元素,自然能快速激发他们心中的欲望,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文学的情境中。著名教育学家李镇西说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他带领学生登山与学生一起游戏,在田野里上课,完全将语文教学和美丽的大自然结合在一起,使语文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展现了语文生机勃勃的本色。
(2)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创设语文情境。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因而渗透文学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比如在学习《琵琶行(并序)》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教师可以巧用表演启迪的方式,通过对学生熟悉的钢琴表演的模仿,将想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正确划分学习的层次。这样实践性的教学,能弥补以往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缺乏广泛性与实用性的弊端。
3. 坚持因材施教,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而教师在文学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新课改之后对于高中語文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这样才能及时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内容,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文学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文体进行教学,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还能真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于第一位,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使教与学都更加轻松地进行。鉴于此,想要使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更具成效,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文化及综合素养,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将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初导入、课中情境设置以及因材施教三方面着手,给学生营造具有浓郁气氛的文学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创作者的情感、心理,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尹文剑.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12).
[2] 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