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华
评价的魅力,在于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课堂评价尤甚。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教学原则。用朱熹的话来说,“愤”即心求通而未得,“悱”即口欲言而未能。学生愤悱之时,教师及时点评,点在最痒之处,学生顿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评在最真之处,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得以激发,求知欲望被唤醒,学生得到了莫大的鼓舞,教师随之成为学生心中最“懂我”的那个人。
现实的课堂评价并不乐观,以人为本的课改虽早已轰轰烈烈,但似乎对课堂评价的改革用力不足。
课堂评价往往基于综合表现,以一段时间为单位进行评价,可以归结为“终结性评价”。此种评价,教师往往以小组或小队的集体表现计分,后进小组尚需“特别关照”,以期达到持续竞争之平衡,久而久之,失去了本有的激励、导向作用,渐显疲态,沦落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对小学生个体评价而言,“很好”“不错”“嗯”等简单笼统的模糊性评价语言师生早已习以为常,难起波澜,其激励、导向作用不敢恭维。
面对“鸡肋式”的课堂评价,不得不问,如此评价,教育的本真何在?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让教育评价真实有效?怎样才能让课堂评价回归本真?
不妨来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低级的生理与安全需求,最易达到。在课堂,教师只要不体罚,不讽刺,此项足矣。最易忽视的,就是上面的三个需求:社会、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求应该包括认可、自主、自尊、成就感等等,通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享,得到师生的认可,获得应有的表扬和成就感,这应是对学生最接地气、最有价值的课堂评价。
如某日课上,一生踊跃举手,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发现。而且此发现,正是教师引导所需,或是本学科重要的知识结论,此时,教师就可进行评价了:“你发现的这一规律,很有价值。在科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最早发现,就以谁的名字命名。我们的课堂,也要确定这一规定,谁最先发现了重要的结论,我们就把这个规律记为“某某规律”“某某定理”…… 试想,哪个孩子获此殊荣,不会铭记终生;哪个学生听此评价,不会受鼓舞。
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学生观察年历后,一连说出了31天的月份: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此生的回答,虽平淡无奇,但作为教师,只要关注学科必备的素养需求,善于挖掘闪光点,加以引导评价,就能达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之功效了。“注意到了吗?这位同学是按照1~12次序观察的,这样的有序观察不易遗漏。数学研究,就需要这样的有序观察与思考。”
我们不妨将这种基于学生思考、共享智慧的即时评价,定义为“描述性评价”。此种评价,多数发生在课堂评价的时机,因学生的精彩表现而定,即时而为,新鲜呈现;评价的内容,因学生的思维层次而论,真实贴切,实事求是;评价的高度,因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动,指向明确,内涵深远。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感受真实,知晓哪些行为是应该继续发扬的,明确哪些思考是值得大家共同借鉴的,用朴素之言、真实之语,直击学生心灵最柔软之处,使其从内心深处感受老师是最能读懂自己的人,引导學生从关注分数到关注学习行为,体会学习的快乐。
纵观以上两种评价,理所当然,我们更应倡导后者,因为后者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中情融于理。收获适时的、应有的肯定与引领,常有被认同的感动,对课堂学习效果,对学生个体或集体学习态度都有积极的正向引导。教师也在评价中教学相长,真正收获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感动和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
我想,如此评价,才更接近教育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