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06 20:40马凤
江西教育B 2017年10期
关键词:真善美数学家人文精神

马凤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由于人文教育薄弱而引发的问题日渐凸显。不少学生缺乏与人类发展或社会发展相联系的理想与志向,对欣赏、学习、继承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兴趣淡薄,行为带有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学习的唯一动力只是升学。有调查表明:因“喜欢读书”而上学的初中生仅有10.7%,高中生更减少到4.3%; 80%的初中生、70.6%的小学生、69.9%的高中生都表示最关心的是考试成绩。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片面强调其学科特性而忽视其科学属性,从而使科学及其发展过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难以得到张扬,数学科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难以实现。

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一切从人出发的精神。人文精神强调人的本质,注重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人的权利、价值和人类命运。人文精神对人的关照体现在个体和人类两大方面。前一方面可概括为对个体的人格完善的追求与对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名誉的关怀;后一方面主要指对人类生存前景的关怀,例如培养自己独立的、批判的、求索的、创造的健康人格,尊重、理解、宽容他人并乐于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等等。

一、数学中的人文精神

数学中的人文精神是否存在,是在数学教育中能否体现人文精神的一个基本问题。显然,脱离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应用去考察数学理论本身是否具有人文精神是不恰当的。從某个角度说,数学教育是数学的一种社会应用,体现了数学的教育价值。就其最终目标来说,数学教育是人类为继承、应用和进一步发展数学而采取的一种社会行为;追根溯源,该行为的实质属于人为范畴,是为了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注重对人类生存、社会文明、个体地位与名誉的关怀,这正是人文精神的实质与精髓。

1.数学概念规律的建立体现着数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类的文明事业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历史。于是理解真善美、追求真善美也就成为人文精神的典型表现之一。许多数学概念、定理、命题从最初的提出到最终的证明确立都经历了历代数学家的研究,使之不断精确、完善(例如,著名的费马大定理直至1993年才得到证明,中间用了300多年),而在人们运用这些数学概念、定理、命题时,又体现了数学家对社会的“善”。至于“美”,只要细心就能在许多数学公式中感受到,例如,著名的欧拉公式就用了两个世界上最简单的运算符号“+”“=”连接了5个最重要的数字0、1、e、i、[π]。

2.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人类精神境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同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及其思想的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精神境界。就数学而言:无理数的发现给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世界的本原是数”的观点以沉重的一击,从而使实数得以完善,而无穷小问题的出现也促进了微积分的诞生。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

3.数学家和数学学者的研究实践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在自身的科学研究中,虽然只是部分数学家和学者的研究直接来自生产中的问题,但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关心研究成果对社会的作用。他们借助自己的影响反对战争,保卫和平,关注社会、人民,这些数学家的道德品质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德国天才数学家希尔伯特就是一个好例子,他拒绝在拥护德国战争行动的《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字。

二、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人文精神体现在教学中,首先要发挥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头到尾都是教学的主角,他们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自主地获得新知识,而教师只不过是一个导演、一个引导者。试想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精神和主动性能不强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切从学生出发的精神,增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2.教师的倾心投入

有过读书经历的人都知道,你对某个学科感兴趣,就想去学习它,研究它。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就会对老师所教的这科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有很好的敬业精神,要对数学有极大兴趣,就像波利亚说的:“数学教师的金科玉律是教师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如果教师讨厌数学,学生便毫无例外地讨厌数学。”同时,教师还应不放过任何一个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为学生服务。但有的教师还是错过了好多良机,如数学作业本本来是体现教师人文精神的好地方,但现在很多本子上仅打着“×”和“√”。如果在上面写下“很好,下次继续努力”的评语,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鼓励之词。当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微笑时,学生会用更灿烂、更阳光的笑容回报老师。

3.充分利用教材

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材。近年来数学教材的编写从“教本”向“学本”转化,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上体现出“人文精神”。翻开我们的数学教材,不但可以看到学生要学的知识,还能读到许多数学史中的小故事和数学家的轶事,这些内容都是编者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而编写的。但有些教师认为这些内容可有可无,所以只是让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自己阅读,更有甚者对这些内容根本就视而不见。这种想法也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很难在课本中找到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数学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真善美数学家人文精神
“买来的”数学家
爱睡懒觉的数学家
数学家相亲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