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映彤
摘要:随着对外经贸的快速崛起,企业的国际结算需求日益强烈,进口信用证业务成为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复杂化,进口信用证业务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来自供应商与开证银行的风险剧增,给进口商权益造成了很大威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进口信用证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几点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进口信用证;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信用证结算是当前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支付方式,我国出口业务中就有60%以上是通过信用证方式来结算的,但客观来说,信用证结算对出口商更有利,而进口商承担的风险则相对多一些。因此,研究进口信用证业务风险及防范策略,对保障进口商利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进口信用证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来自供应商的风险
1.国外出口商欺诈风险
进口信用证业务中,开证银行以单据是否与信用证相符作为唯一付款依据,只要出口商在规定时间内提供了与信用证要求相符的单据,银行方面就必须进行付款。部分出口商利用单据付款独立于合同这一点,在自身并无货物的情况下,伪造信用证项下所需全部单据,从而达到骗取货款的目的。
2.货物质量风险
由于信用证单据交易的特殊性质,进口商必须先完成付款或承兑,然后才能获得提货所需的全部单据,但在货物到手之前,进口商对于出口商提供的货物质量情况往往一无所知,倘若付款后发现货物质量有瑕疵,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即便利用法律进行保全,效果也往往不理想。
(二)来自开证银行的风险
1.开证行资信风险
开证行资信优劣是信用证结算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资信不佳的开证行在开具信用证时很可能违反《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在单据操作环节也可能出现违反操作惯例的情况。一般来说,进口商填写信用证开证申请书以后,开证行应据此开立信用证,若开证行未严格对照开证申请书填写相关内容,就可能造成信用证中出现与合同不相符的地方,由此给进口商收货造成不利影响。
2.银行单据审核风险
受人手紧张、习惯的约定俗成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开证行在收到国外议付行提供的单据后并未尽到单据审核义务,而仅仅负责单据照转,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部分可能给进口商利益造成损害的地方未能及时审出,从而给开证申请人造成巨大损失。此外,前文已述,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银行在审查单据时,只需满足“表面符合”这一条件,而不管对方提供的单据是否真实有效,都要无条件地进行货款支付,并且没有提前验货的机会,这就使进口商面临着货款两空的风险。
二、进口信用证业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供应商方面
1.慎重选择出口商
进口商在选择出口商时,应深入了解对方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环境,如果政治环境不稳定,不但会给双方贸易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还可能危害出口商的人员财产安全。另外,要认真开展事前资信调查,全面掌握出口商及关联企业的相关情况,如出口商有无足够的履约能力,是否有欺诈、违约等不良资信记录,据此进行风险评级,形成真实详细的出口商档案,并定期予以更新,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2.签订合同及信用证条款
合同是信用证开立的重要依据,因此,进口商在签订合同时就要针对信用证开立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前做准备,如规定出口商在装船后24小时内发送装船通知,明确列示提单号码、装货日期等,以便进口商查询掌握船踪,降低被欺诈的风险。此外,进口商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如目前比较常用的FOB价格术语,这样有利于将船运公司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方便己方检查货物,防止出口商与船运公司相互勾结而进行欺诈的风险。
(二)银行方面
1.谨慎选择开证银行
进口商在选择开证行之前,需事先对其资信状况展开调查,掌握开证行的操作习惯及办事态度,尽量选择那些资信评级高、审单能力强、责任意识强的银行进行合作,确保开证行能够及时开立符合要求的信用证,且认真尽到审单义务,为出口商收货提供有力保障。
2.完善单据审核机制
一旦发生出口商欺诈事件,进口商和开证银行都将成为受害者,因此,银行方面应当积极完善单据审核机制,不断提高单据审核能力。为此,银行必须制定完善的单据审核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详细规定单据审核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及要求,确保审单人员严格遵循审单程序,切实对进口商负责。同时,银行要严格落实三层审单制度,即由经办人员负责单据上各类名称、条款、数字等内容的审查,由审核人员负责标准条款的对照审查,避免出现“隐性条款”,由稽核人员负责最终抽查,防止单据审核出现错误或遗漏,从而有效防止因伪造、变造单据或隐性条款而引起的欺诈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进口信用证业务本身属于高风险性的活动,因此,进口商在开展进出口贸易时,必须慎重选择出口商及开证行,谨慎签订合同及信用证条款,同时银行方面也应积极做好单据审核工作,从而保证交易顺利完成,防止进口商权益受到损害。
参考文献:
[1]柳仕超,乐丽萍.信用证中模糊条款的识别及风险规避[J].对外经贸,2016(3).
[2]尹志水.浅谈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业务风险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6(5).
[3]叶丹.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欺诈及信用风险小议[J].铁路采購与物流,2014(6).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沙汽车轮渡管理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