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芳
摘 要: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职业教育还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当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调查和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存的问题,在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指引下,尝试系统建构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原则
1.贴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不仅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训设施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而且以服务为宗旨,贴近市场办学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2.贴近岗位,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而且也逐渐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鲜明标志。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素养的熏陶,既是当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也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真正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的必然要求。
3.贴近企业,校企文化相互渗透的原则。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已逐步形成了信息交流、人才交流、技术交流与物资交流四大平台,校园文化也呈现出与企业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新趋势。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更是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模式设计
1.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高职院校通过吸纳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对社会和市场的变化更敏感,学校对外部的变化反应略显迟钝。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吸纳优秀的合作企业奉行四方面理念:
第一,团队协作精神。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师生员工应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以客户为中心。顾客至上是大多数企业奉行的核心理念之一,高职院校应转变理念,更好地服务自己的“顾客”:学生、家长、企业和行业,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充分理解和尊重高职学生,从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着想,服务行业企业。
第三,平等对待员工。树立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尊重教职员工的观念。高职院校应倡导学院与员工共同发展,为教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让员工更出色,使学院更卓越,使教职员工成为平等、和谐的整体。
第四,激励与创新。优秀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的高职院校更应有很浓的创新氛围,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学科研改革的投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项竞赛,并且有配套的激励政策。
2.课程是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载体。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可以通过课程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把企业文化对接到课程内容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以教材编写方式,把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纳入具体课程。二是高职院校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和实训,了解和学习企业的文化。
3.校企合作是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我国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探索了一些途径。
第一,教师入企锻炼。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就是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高职院校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这种校企互动不但可以通过优秀教师把校园文化带入企业,树立学院的良好形象,促进学生就业。同时,通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这条途径,还可以把企业文化带入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更好地培养“零距离”就业的学生。
第二,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在学生实训和实习过程中,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不但可充实教师队伍,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学生在实训和实习过程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增强了企业文化中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成本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并且提前对企业文化进行了认识和体验。
第三,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的顾问、专家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校外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高职院校有关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計划的审定,对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指导。有了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参与和指导,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等才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职业性,培养的人才才能符合行业、企业的真实需要。
第四,专家讲坛。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开展讲座,帮助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养体系。专家讲坛架起了一座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通向学生的桥梁。通过学术和专业交流平台,学生可以与行业企业专家面对面交流,了解行业企业的文化、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与各类企业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应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订单型、互动型、服务型、引智型和引资型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和对接的一条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模式创新
1.推进校企对接,便于校企文化融合。高职院校应立足于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强化实践育人,推进校企文化融合。高职院校应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校企文化融合的效果。
3.转变培养方式,促进校企文化充分融合。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吸收优秀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用现代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促进校企文化充分融合。
4.建设教学团队,营造校企文化融合氛围。通过校企合作,营造校企文化融合氛围。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5.实施第三方评价,利于校企文化融合。建立就业(用人)单位、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这些评价方法的实施有利于校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
本文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课题编号:DGW1516AXY022)“行业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对接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