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彪,刘彬彬
(1.南昌洪都中医院重症二科,江西 南昌 330024;2.南昌洪都中医院重症一科,江西 南昌 330024)
--临床研究--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改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李彪1,刘彬彬2
(1.南昌洪都中医院重症二科,江西 南昌 330024;2.南昌洪都中医院重症一科,江西 南昌 330024)
目的对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取7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均分成联合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之上,联合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比参照组(8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药物治疗,效果甚佳,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总有效率;NIHSS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急性多发病症,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1]。一旦患有此病,若不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往往采取传统药物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虽然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然其疗效并不显著,
因此,强化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伴随着医疗水平与技术的提升,醒脑静在脑血管病治疗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现为了解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的运用效果,本研究将对35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予以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通过MRI、CT等检查,且满足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中关于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诊断要求[2],确诊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另将精神异常者、严重脏器疾病者以及近期内使用神经阻滞剂或皮质类激素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就诊前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是联合组与参照组。联合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1.4±3.9)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2±1.8)个月;15例基底节区出血,10例丘脑出血,5例脑叶出血,5例脑干出血。参照组35例,男性18例,女17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2.8±3.7)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3±1.3)个月;17例基底节区出血,9例丘脑出血,6例脑叶出血,3例脑干出血。在临床基础性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即:①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顺畅;②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患者入院前2 d,对其予以静脉补充水平与营养,合理控制钠盐量,要求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5 g左右,2 d后可予以鼻饲进食;③控制血压;④对患者予以针刺或理疗,以避免患者出现肢体瘫痪、畸形等;同时加强语言与功能训练。此外,依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对其予以对症处理。
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该组患者再予以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治疗,具体用法为:在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内加入20~40 mL的醒脑静注射液(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53021640),静脉滴注,1次/d;在1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2 mg的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5758),静脉滴注,1次/d。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续2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依据NIHSS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 th stroke scal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予以评估,并对其临床疗效加以判定[3]。其中,患者经治疗后,其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在91%以上,病残程度显示为0,为基本治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下降幅度46%~90%,病残程度显示为1~3级,为显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幅度18%~45%,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小于18%,为无效;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未降反升,上升幅度在18%以上,为恶化。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联合组(n=35)13.35±3.234.65±2.374.227<0.05参照组(n=35)13.42±2.596.44±3.553.874<0.05 t值1.0143.214 P值>0.05<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比参照组(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对于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措施,如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临床上提出采取其他药物治疗,而醒脑静注射液就是其中一种[4]。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水溶性注射液,是对安宫牛黄丸进行改制而来;该药物的成分为四种中药,分别是郁金、栀子、麝香以及冰片。在中医中,郁金可起到疏肝利胆、清心凉血、活血止疼以及行气解郁胆的功效;栀子性苦、寒,可起到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及解毒的作用;麝香有消肿止痛、开窍醒神、活血散结的效果;而冰片可发挥醒脑开窍、清热止痛的作用。上述诸药联合使用,即可活血凉血、清热解毒以及开窍醒脑。从现代药理角度而言,此药能经由屏障直达中枢神经系统,以缓解脑水肿,清除氧自由基,加速患者身体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5]。有报道指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意识障碍者予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6]。另外,纳洛酮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阿片受体拮抗药,其一般用于急性乙醇中毒。但对脑血管病患者予以纳洛酮,可竞争性阻断内源性阿片肽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并能经由对内源性脑保护因子活性的强化,来实现保护神经的目的[7];该药物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中枢性呼吸抑制,缩短其昏迷时间,加速意识恢复;可促进血管收缩,以提升脑部缺血区域内的血液供应,强化脑组织功能,改善脑水肿,优化神经传导功能[8]。因此,联合使用醒脑静注射液与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联合组患者,其治疗后的NIHS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参照组治疗后;同时,其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予以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药物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但可提升疾病的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 钟有.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2):89-90.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3):192-202.
[3] 杜丽.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15):137-138.
[4] 金勇.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急重脑血管病变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9):134-135.
[5] 李新启.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7):151-152.
[6] 潘家兴,吴勇,陈旭,等.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对急性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829-2831.
[7] 黄青会.用醒脑静对2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107-108.
[8] 狄海莉,尤雪梅,刘蔚玲,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1(8):44-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