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民间—评张炜《九月寓言》

2017-12-06 15:35
小说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张炜小村民间文化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走入民间—评张炜《九月寓言》

邓慧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

新时期文坛的小说创作,在九十年代出现了长篇热。不仅数量激增,种类繁多,而且风格多样,出现了走向民间的文学现象,其中张炜的作品则是走入民间的代表。《九月寓言》在写中国的民族性生活,挖掘人与事的深度上有着出色的表现。

九月寓言;长篇小说

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是张炜的代表作。小说共有七章,分别为夜色茫茫、黑煎饼、少白头、忆苦、心智、首领之家和恋村。主要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海滨小村里几代村民的生活,他们在艰苦岁月里不停劳作,有着传奇般的生活和爱情故事。小村境况虽不断变化甚至最后走向毁灭,但村民们依然对未来有无限憧憬。作品塑造了一群在农业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挣扎和与命运抗争的人,编织了一个个不易读懂却又耐人咀嚼,值得反复推敲的故事。

1 诗意的叙事语言

小说审美的高度首先就来源于浓厚的抒情语调与诗性语言。从第一章开始,村姑肥与丈夫挺芳在秋日九月回到荒废的田园村落里,面对着荒废的碾盘,她回忆起昔日村里年轻人们在夜里的嬉闹,恍如失乐园一般的日子,便发出了“那个缠绵的村庄啊,如今何在?”的询问,似乎在召唤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其次意象对张炜小说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小说中,“小村”和“工区”形成的对立意象,各自具有隐含的深意。滨海而成的小村有着优良的地理位置,它的土地是肥沃的且蕴含着丰富的矿藏,但正是这样优厚的自然条件带来了商机,一座工厂就这样建立在小村旁给小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所有的悲喜爱恨,就发生在小村与工厂的对立与融合中,这样的叙说突破了简单化的现代文明进化观,它并不单纯的带来利益,它还影响到那些自然而又复杂的生活现象。

2 还原民间文化

民间作为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在文学领域真正引起重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陈思和在他的《民间的浮沉》和《民间的还原》两篇论文中归纳出民间理念的主要特点 :它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相对较少,因此能真实地反映民间社会的风貌;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是自由自在,束缚较少;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构成了民间藏污纳垢的独特形态。

张炜在其随笔《纯美的注视》中写到,一个神思深邃的天才极有可能走进民间,从此他就被囊括和同化,也被消融。当他重新从民间走出时,就会是一个纯粹的代表者,只发出那样一种浑然的合声,只操着那样一种特殊的语言。可见张炜是民间文化纯粹的信仰者。《九月寓言》描述了小村淳朴真切的人性,村民自由奔放的生活。既表现了自由的民间文化生存空间,又将知识分子精英文化融入民间文化中。首先全文除了第一章由唯一的见证人肥的视角来叙述外,其余六章都是隐含的叙事者以全知角度讲述上述流传的和现实中的小村故事,叙述者还原民间生存空间原态,进行着自然的叙说。另外,整篇小说由大量思辨和形散神不散的生活片段以及诗意的呈现结构而成,虚化了时代背景,没有一套情节衔接完整的故事。从这种设置看,张炜消解了清晰的时代背景与政治氛围,创造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艺术世界,并在当中寄寓着他回归乡土、融入野地的理想主义情怀。

3 超验的寓言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简单来说,寓言即寄喻之言,为借用他人之说来阐述道理。冯梦龙在讨论小说作为“野史”时说 :小说不应以所谓“真赝”而论成废,“其真者可以补石之遗,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其可废乎?”。这个“事赝而理亦真”就是一个对现代意义上的“寓言”和“寓言性小说”的最恰切的解释。

张炜的《九月寓言》便可用这个“事赝而理亦真”来形容,它既是一个关于农业文明遭受毁灭的文明寓言,同时又是一个人类生存的哲学寓言。从小处看,如工地矿场中的热水池吸引小村里的妇女去洗浴,这一行为本身合乎情理,但是小说却给这样一种看似合理的行为予惨痛的后果 :村里的年轻女子小豆去热水池洗浴时被看管热水池的小矿强暴,这对小豆和村里其他女子而言都是可怕的灾难。这似乎暗示着任何现代文明带来的影响,只能结出恶果。从整个故事脉络看,寓言小村的形成,始于满世界奔跑的流浪汉们决定不再盲目闯荡,不约而同地说 :“停吧,停吧。”。“停吧”的谐音词“鲅”便戏剧性地成为本地人对来到小村的这群流浪汉的称呼。只有停下来,有限生命才能在无限的时间空间里衍生独特的意义。这似乎暗示了人类无限的生命流程,奔跑——停留——再奔跑。

4 作者理想乌托邦的建构

“乌托邦”英文单词是“Utopia”,意指一个不存在的小岛,既是不存在的,也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却可以形成良好的向导。从社会形态学角度看,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乌托邦”三种形态表现为 :建国前的社会革命乌托邦,新中国的社会建设乌托邦,新世纪后乌托邦时代的想象乌托邦。《九月寓言》表达了张炜理想化的新型社会观点,透明纯洁的人际关系、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方式、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易让读者感觉到一种刻意对抗庸俗化的绝对理想化,这在与主流意识型态“脱钩”的书写潮流中,又像是在确立另一种乌托邦价值。

总而言之,小说彰显着作者还原民间的渴求与理想乌托邦的建构。

[1] 田金长.大地上自由的歌唱—论《九月寓言》的民间文化形态[J].商洛学院学报.2007.09.

邓慧(1993—),女,汉族,江西兴国人,在读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张炜小村民间文化
外祖母的美味(节选)
有一个小村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Correlation mechanism between force chains and friction mechanism during powder compaction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
211297 Cardiac catheter angioplasty for patients after Norwood proced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