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万壑松风图》是南渡前的作品。画面中山峰高峙,山石巉岩,峭壁悬崖间有飞瀑鸣泉,山腰间白云缭绕。从山脚至山巅,松林高密,郁郁葱葱。山脚下水流奔涌。大自然雄壮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李唐布局中取近景,突出主峰和崖岸,造成了一种迫在眉睫的既视感。其中,山石的皴法融合了李成、范宽、郭熙等诸家的技巧,用多种皴法表现不同的石头质感,这幅作品对皴法的运用是李唐在此图中的最大特点,同时也对后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初见《万壑松风图》时就被它雄浑壮阔的气势所吸引了。要画出它的气势当然选择宣纸也很重要。一方面是考虑到生宣纸对于皴擦和枯笔的表现较好,对于浓淡干湿的层次能也呈现的较为丰富;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设色,生宣纸既可以反复积染,同时罩染时沁润得更为自然,所以选择了用生宣纸来作画,并且对照临本打形,手动放大成原画的大小。在临摹时,我通常会采用由近及远,由下至上的顺序来进行绘制,此图右下侧的近景是一个“路口”,而北宋的全景式构图中,画面需要有“可游”的地方,而“可游”之景常以“可行”之路来归引,所以路口的形状和路径的来龙去脉的梳理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先将路口的位置和路径梳理出来,再往两边去推石头的形状。画面的左下侧近景是一个“水口”,画法上以线勾勒水纹脉络,由激流、水花以及留白构成起伏的节奏,在疏密有致的前提下,我主观加入了随浓随淡的变化,虽然对比不大,但隐约流露出一种律动感,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两侧的山石形成对比,从而于繁密中显出空灵。虽然有意在加强这种对比效果,但在表现上还有所欠缺,瀑布口作为画面的画眼,应尽量做到干净利落,笔法简练但却一目了然。
这幅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是江南地区,山峦重叠的景象,沿着山石的周围是一片片浓密的松林,远处呈“丰”字形的松树在风中摇曳;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作者对每一种物象的表现手法都是不同的。比如主峰,主峰上端采用的是长钉皴和刮铁皴,中间部分偶尔参以解索皴,将山石的结构和阴阳面表达的十分明确;在山腰以下使用独创的马牙皴,将石块中凹陷的感觉表达出来,加强了石头的质感;山腰间的白云一方面将群山的前后层次划分开来,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画面的疏密效果,使山石和云朵在一起产生刚柔并济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看出其后来创造出小斧劈、大斧劈的雏型,这也充分说明了这幅作品在画法与风格表现上虽然较多的有北宋气象,但却呈现出了些许南宋画风转变的迹象。在临摹时,我采用先干后湿、先浓后淡的方法进行描绘,整个画面的感觉都是比较浓郁的,所以大都以浓墨为主,尤其是在勾勒边缘轮廓线的时候,线条尽可能的完整、流畅,干而实,并赋以抑扬顿挫的变化在其中;其次是结构线,结构线在山石的变现中尤为重要,它是支撑起山石体积和重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结构线把石头的三个面大致的分出来,并且所有的结构线不能全部很突兀的暴露在外面,绝大部分是要融入到面里面去的,这一点和画素描是极为相似的,只是不是以打线条的方式,而是用皴擦的技法来表现,先用相对较干的浓墨大笔皴擦,第一遍不能皴擦太多,这样会显得焦且死板,要先留有余地,第二遍用中浓度的淡墨再皴擦一遍,但不能在重复的位置上,要稍微错开一点或者改变一点角度,由浓到淡的多皴擦几遍,这样画出来的山石才会更坚实、更有厚度和重量感。远处的山头有较多的丛林,看起来有较多写意的用笔,但这种写意更多的体现在形态特征上,在处理的时候其实仍然需要严谨,这样才能与整幅画保持一致。这幅作品的亮点,也是最难的部分就是对云的处理了,虽然有皴擦,也用深浅不一的淡墨积染了很多层,但总感觉云出来的还不够,或许是在染的时候渐渐的把形染变了,所以就不够精神了。
在完成了水墨的部分后, 接下来就是设色了。由于是一个浅绛的色调,所以我先用赭石加墨,先统染了一个底色,然后再在山石的阴面加深一层,阳面偶而呼应一点,这样既不显平均,但又显平衡。再把底色做好之后,在山石的顶部染一层石青,松针部分染汁绿,由于我对汁绿的鲜艳度把控的不是很好,所以我先用偏花青一点的汁绿打一层底,让它有一个颜色倾向,然后再用汁绿在松针交汇的地方点染一下,这样既加强了节奏感,有控制了颜色的亮度。最后就是调整画面了,用少许胭脂,在远山的山脚和近景石头的阳面处薄薄的染几遍,一方面可以加强冷暖色的对比,另一方面营造出晚霞的景象。
通过对这张《万壑松风图》的临摹,让我对皴法又多了一分解了和掌握,但对水口和水纹的掌握还远远不够,水口不够精致和精神,水纹不够在统一中仍然有律动感;云朵没有轻薄的厚重感。对于这两个方面还需要加强联系。同时也发现,除了像勾勒、皴擦这种实实在在的技法之外,学会运用虚实、浓淡的对比拉开空间关系,也是一种潜在的技法,都能够帮我们塑造出更好的画面效果。
[1] 《临摹——眼高才能手高》
[2] 《历代山水画名作解析》 顾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