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风
她用中国嫁衣惊艳世界
○ 荷风
1986年,郭培成为中国服装设计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之前母亲对于她选择“当一个裁缝”非常不理解,但在她的坚持下,给她忠告:“如果选择了,就一条道走到黑。”而这个发自内心的喜好给了郭培人生最初的体面。上个世纪90年代,办一场普通婚礼才几百元,郭培的年薪就已到了百万级别,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服装设计师”。但那几年,郭培对自己很不满意,她不愿去商场,即使去,也会绕过自己设计的衣服。在她心里,觉得那些设计不符合她的标准。
那时,国内的设计大多照搬国外。简单的复制,大量的生产,千篇一律,没有个性。
郭培不愿一味拷贝国外,她开始思考:为什么不能做属于中国的设计?初心与现状相违,郭培任性辞职,开了“玫瑰坊”工作室。
为了做出中国风礼服,郭培工作之余去剧院看表演,琢磨台上的戏服;学做真正的传统旗袍时,她买来十件古董旗袍,全部拆掉,研究经纬纱线的方向;刚生完孩子没几天,她就偷偷跑去工作坊,穿针引线,绣出一朵朵好看的花儿。
真正让郭培操碎心的,是对中国两千年古老刺绣手艺的传承。当她设计出需要大量手工刺绣的礼服时,却发现自己找不到优秀的绣工。第一位绣工是从苏州的稻田里找到的。村妇阿香从姥姥那里,学得一手精致的苏绣,可这样的本事既不能养家糊口,甚至很烧钱,嫁人之后,阿香再也没有碰过绣针,生娃种田。只有压在陪嫁箱底的那些绢丝手帕和藏在棉质被套里的精致刺绣被面,依然藏着她青春时的心灵手巧。
看到阿香用那双粗糙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绣品,郭培的眼睛湿了。一种无法承诺与言说的责任感,让她既兴奋又沉重。她要让这些埋没在民间的手艺人重拾尊严与骄傲。
大海捞针一般地,郭培从田间地头找回300位能工巧匠。她给予她们的工资高出同行五六倍,称她们为国宝。这些曾经被时代冷落与遗忘的手艺人,大都已成家立业,来到对她们来说完全陌生的职场,心里无不牵挂着老家的丈夫、孩子和农田。而郭培对她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心要静。她带着她们看戏,教她们绘画,练习瑜伽……
有人用“老僧入定”来形容郭培带着绣工们工作的场景:绣工们凝神静气,将一束细如落发的蚕丝,分开十几股,绣织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翠鸟。有的刺绣工艺复杂,缝制过厚,针都很难扎进去,必须靠钳子和镊子去拔;每一针都会把手扎破。有的嫁衣耗时许久,如果按照一个人的工时算,甚至要两年、成千上万个小时。在服装加工厂一天生产几百件衣服的同时,郭培和她的300名绣工一起,捍卫着古老手工艺最后的骄傲和尊严。
这份诚心慢慢被人看到,郭培的作品名气越来越大。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仪式时,章子怡的中式礼服惊艳了世界,那一届奥运会的颁奖礼服也是郭培设计的。随后,她连续十年承接了春节晚会礼服的设计,越来越多的明星找上门来定制礼服。郭培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成为流动的广告。
然而,对于这样的热闹,郭培很冷静。她为很多明星设计服装,看着明星们光鲜亮丽地出入各种高级场所,服装成为他们的红毯利器。但郭培知道,这些衣服很可能只穿一次便被束之高阁。而她最大的梦想是寻找一件能经得起时光流转、潮流变换,依然美到惊人的衣服,这件衣服有历史,有情感,有传承。她在辗转寻觅,直到遇见了一位顾客。
那是一位很普通的客人,带着一件传统的中式婚礼礼服来找郭培修改。那件嫁衣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但精巧的潮绣和珍珠让它的美,在今日看来依然摄人心魄,让郭培爱不释手。这件嫁衣是客人的婆婆结婚时穿的,客人结婚时也穿过,如今,她要把它传给儿媳。她希望郭培能在尺寸上做些调整。
一件嫁衣,带着祝福传递了三代。这种美丽与浪漫的传承一下击中了郭培。那件嫁衣郭培改得最动情,一针一线觉得都是在跟历史对话,她心中的那份召唤被共鸣了。郭培再次果断转身,走上做中国嫁衣的设计之路。
没有人赞同,现在大家都穿婚纱,谁还穿传统嫁衣?但郭培说:“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嫁衣是非常可悲的,中华文化要传承,技艺、手工都要一并传承,不是单靠博物馆和政府就能传承的。我想做真正代表自己民族的嫁衣。”
嫁衣制作是一门复杂的工艺。图纸设计、打版制作、配饰搭配、花样组合、面料选定、手工缝制每一步都要耗费大量心力。就拿一套龙凤褂来说,必须由九幅刺绣片组成,画图就要两三周。画完还要把图印制在绸缎上,再把绸缎上架固定,才能开始刺绣。而每件嫁衣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嫁衣甚至要上百个人工、几个月才能完成。有时候为了使图案对称、手法统一,刺绣必须由同一个人完成。一套裙褂,少则几个月,多则需要一年多。明星刘诗诗婚礼上那件潮绣裙皇,彩金线刺绣的龙凤纹,耗时7412小时。吴奇隆身上的那件金龙盘绣真丝褂,布满了龙纹、立水、卧水等刺绣图案,耗时640小时。而明星杨颖的那身嫁衣,绣满凤凰牡丹,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耗时7981小时……时间,才是最大的奢侈品。
越来越多的明星婚礼成了郭培的嫁衣秀,但这只是郭培的第一步,她希望借助明星的影响力为中国嫁衣赢得注意、赏识,让更多的国人看到中式服装之美。培育了这种审美后,她要为国人做普通大众也能买得起的嫁衣。
一天,店里来了一对母女,母亲要拿出8万元给女儿做套嫁衣。对于工薪阶层的母亲来说,那是她一年的工资。这对郭培的震动是巨大的。她看到,中国人对于传统嫁衣的期待,其实是很深厚的。这让她觉得,自己不仅是在设计礼服,更是在实现一份深沉的中国情结。她更加坚定了让每个普通姑娘都能支付得起找她做嫁衣的梦想。
郭培开始办刺绣学校、建工厂、培训手艺人,一切都是为了让嫁衣的成本降到最低。“我们在设计嫁衣时,就像是在为新娘设计幸福的人生。那是一种来自祖先的力量,我希望你们能理解那种来自历史的祝福,爱上这份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业。”每一次开学,郭培都深情地对学生们如此开场。
于过尽千帆的郭培而言,她不在乎卖掉多少套嫁衣,而是把传递嫁衣文化看成自己的使命。作为首位受邀在米兰、巴黎等高定时装周办秀的中国设计师,她被《时代》周刊评为2016后“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苹果公司总裁蒂姆·库克来北京,专门去了郭培的高级定制工作室,在中国嫁衣里寻求产品设计灵感。
郭培让中国传统工艺惊艳了世界,让高级定制不再是西方的专属。《纽约时报》对她如此盛赞:“她是中国的香奈儿,有着女战士的伟大梦想。”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