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力量

2017-12-05 15:14陆翠云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写意荒诞

陆翠云

摘要:水墨具有的偶然、随机的特性之一与当代都市水墨的荒诞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处,把握了其偶然特性,便是有力的把握了表现荒诞感的工具。

关键词:荒诞;形而上;写意

“何谓‘荒诞感?‘人与其生活的离异,演员与其背景的离异,有这种感觉,就叫荒诞感。”①此为加缪荒诞哲学中,对荒诞感的定义。而笔者想探讨当代写意人物画家李孝萱,其画作是对荒诞哲学的不懈坚守,他深谙荒诞哲学的精神胜利法——命运可以夺去如芒草般脆弱的生命,却不能够使顽强的人类屈服。一旦人的内心对世界产生了荒诞感,必会产生荒诞感带来的心理抑郁,而要释放这种抑郁的激素,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途径,一种是正向的,将其压力转变为动力,向各个领域进发,如艺术,哲学,文学等,都是有益于人本身的正向抒发。另一种是负向的,即引发精神疾病,行为不受控制,自我毁灭等等。而作为正向的表达,笔者对李孝萱执着的描绘人生的荒诞很感兴趣,对笔者很有启发,我认为他面对人生的荒诞,作出哲学的解答。

我把它称之为李孝萱的荒诞绘画哲学,如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一书里提出的人生哲学,人生是荒谬的,所有哲学应该面对的第一问题就是,人生值不值得活?我们应不应该自杀——这要求我们回答人生的真相。“他对诸神的蔑视,对死亡的的憎恨,对生命的热爱,使他吃尽苦头,苦的无法形容,因此竭尽全身解数却落得一事无成。只是热恋此岸乡土必须付出的代价。”加缪以西西弗为例,强调了荒诞人在不可逆转的命运前,在惨淡的人生难题前,螳臂当车的精神力量。

李孝萱因其亲身经历过地震灾难,以及亲人的相继离世,使得他缺乏内心无法安定,痛感人生命运及生死的无常。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死的思考以及都市生活的压抑与绝望,对命运的讽刺,对表象的不信任。仅他个人的艺术生涯来说,也便是对人生荒诞可笑的佐证了。正如加缪评价的西西弗:“这则神话是悲壮的,正因为神话的主人公是有意识的。.....但当其只有在意识到荒诞的极少时刻,命运才是悲壮的。.....洞察力即造成他的困扰,同时又蚀耗他的胜利。心存蔑视没有征服不了的命运。”②经历了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和人的生老病死,李深刻的洞察人的命运,只有看清楚了命运还顽强抵抗的勇士才可与西西弗相提并论,作为一位探索内心的软弱和力量的艺术家,李不比西西弗更透彻,只比西西弗更柔韧。我们可以认为西西弗是阳极的力量反抗,李孝萱是阴极的韧劲反抗,西西弗比李更顽强,所以西西弗永不停歇的推动巨石,李则源源不断的描绘内心,只提出疑问,概不回答。这是李在对人生荒诞不可追逐的迷茫的前提下,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在《伊甸园的故事》组画,他把各个看似有联系的物体,男性,女性,苹果,猫,城墙,各个要素组合成一个在真空和无重力的空间中漂浮的物体,利用这种失真感来描绘真正的荒诞长存人心里时,身心分离,恍惚度日的虚幻感。同时也道出了都市人对爱欲与道德禁忌,宗教迷失与人性本真的矛盾思考,表达出都市人不可逃避的精神分裂,不可战胜或融合的现实矛盾。简而言之,就是荒诞人生下爱的缺乏。在表现手法上,他继承了形而上学派的手法,但更阴郁宏大,更能够接受沉重的自我分裂与矛盾。深层次来说,李孝萱是对宗教和人性的探索。

弗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中表述,爱是可以消除人内心深处的矛盾的,各种矛盾实际上是出于一种本源,矛盾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有缺乏爱的人,内心才会出现分裂和矛盾。当然,弗洛姆所指的爱是一种神性的爱,是真正的无障碍的爱,可是作为凡夫俗子,鲜有无障碍自由的爱,即使有,也只出现在瞬间。我们普遍认为,宗教可以弥补内心的贫瘠,如同给干咳开裂的大地以春雨,然而在冰冷的钢铁城市中日复一日的重复压抑的生活,与象征自然联系——即爱的联系的大自然的割裂,割裂了人作为动物的本源和天性,从而也失去了爱的天然能力,失去了与宗教的神秘的链接。一旦开始怀疑,就再也回不到过去。这是《伊甸园的故事》组画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意义。

《伊甸园的故事》组画里的人物造型奇特怪诞,有阴阳眼的,有透视大的呈长短腿的,有痛苦到麻木的,有赤裸裸的像动物一样被观看的肉,李孝萱用变形夸张的造型刺激观者的眼球,自由的手法,题材多变,大大的扩展了国画的表现力,粗犷圆钝的线条有力的扭动着,看似简单的造型实质上隐含了作者长期概括和表达内心的训练。看透了生死,语言变得练达,去掉了矫饰,便达到了大写意的一种境界,如八大山人达到了一种看破世事的简练。这些怪诞的造型,都在诉说着一种现象:是生活,是命运,把我们变成了这样,畸形和麻木已是生活的常态。但人物的眼神,展示出的内心世界,却是另一番神奇景象:这些人物显得又是如此安然自若,仿佛接受的重负不算什么。这仅仅是一种麻木吗?倘若只是一种麻木,便没有了生的意义。

水墨偶然、自由的特性无疑很适用于荒诞精神,一如人生的不可控与变幻无常,把握无常成了荒诞人赖以表达的根基,也让绷紧的神级得到暂时的释放。夸张怪诞的造型揭示出焦虑重重的现代都市心态和现代人生荒诞的方面,因而极富诙谐和荒诞的情调,饱经沧桑的画家没有回避自身的阴暗面,也没有放弃寻找生的意义,而是如顽强的西西弗般去抗争自己的命运,在无法接受和释放的痛苦之后,李找到了生的意义:生活是荒诞的,我们一面承受着生的折磨,一面又拥有强烈的生的欲望。经历了命运的愚弄和绝望,猛地又生出了更大的希望來。可以想象,正如因抵抗自己的命运追求生的欢乐,最终无法逃过惩罚的命运的西西弗,日复一日的推着沉重的巨石,也许在习惯了这种不可抗拒的命运之后,西西弗得到了安宁:可见的命运既让人绝望又让人寄予希望,在艰苦劳动中思索自己的人生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

在这一点上,李孝萱和别的荒诞画家一样,都是如此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以作品发出疑问,却又在描绘出疑问的同时明白了人生的荒诞和命运的不可逆性。我们只能在坚守中理解自己的使命和生的意义,即顽固坚守,日复一日的进行人的生之力与命运之力的抗争。所以,在精神的层面上,荒诞精神无疑取得了绝对胜利。

参考文献:

[1]阿尔贝·加缪.著作.沈志明 译.西西弗神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李孝萱.《李孝萱·创作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

[3]艾·弗洛姆.著作.李建鸣 译.《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

[4]广东美术馆.《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十一世纪中国美术状态丛书.黑龙江出版社.2001年8月

注释:

①阿尔贝·加缪 著作.沈志明 译.西西弗神话[ M ]. 上海译文出版社.P2.译序

②阿尔贝·加缪 著作 沈志明 译 .西西弗神话[ M ]. 上海译文出版社.P129

猜你喜欢
写意荒诞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嗜读症者的激情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论《等待戈多》表达上的非逻辑化形式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