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12-05 07:11易晓颖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学徒职业道德职业院校

易晓颖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内涵分析

在职业教育之中,现代学徒制只是一种兼具制度化和具象化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将基于工作而学习作为职业教育开展的宗旨,以企业为主、学校教育、政府协调、行业互评为原则,为学徒创设可以在企业结构和职业院校之间交替学习的机会与平台,最终达到提升学徒专业知识水平、职业素养、岗位胜任能力的多重提升。追根究底,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建立在工作过程之中的情境学习。在现代学徒制开展之中,企业处于核心和要点位置,企业培训也成為企业现代学徒制的关键环节。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时应当积极地争取企业的支持,引导企业在教学开展中发挥主要作用、承担主要职责,并积极地将学徒、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整合在一起,在综合分析职业性质、岗位职责要求的基础上制定职业院校和企业部门共同认可的教育标准,这样职业院校和企业入职培训之间就可以高度切合,保证学徒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获得和岗位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养。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点分析

1.培训学习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和工作过程融合在一起的情境学习,需要学生去企业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并积累实践知识。现代学徒制天然地真实工作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知识一方面是个体内部心理的外在体现,另一方面还是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真实情境联系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需要互动和沟通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仅仅将学习看作是获得事实性知识的过程是远远不足的,职业院校必须意识到将知识放在特定情境中去参与的意识。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之中,学徒是一种合法合理的过程参与者,作为新手的他们可以参与到和培训、学习、教育相关的企业活动之中。在观察师傅工作、和同伴讨论、咨询熟练员工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体系和架构。

2.参与主体地位明确。现代学徒制需要将企业放在和职业院校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这和其他模式的职业院校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的主体位置在职业院校教育考试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第一,企业为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提供了主要平台,学徒在学校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需要去企业之中选择符合职业性质的工作岗位并进行实践技能提升;第二,职业院校需要依赖企业制定岗位工作要求和职业培训标准,使得现代学徒制教学能够在明确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下得到良好运行;第三,企业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能起到统筹安排和协调的作用,能够在明确学校要求和学生培训目的的基础上对各方利益进行均衡。职业院校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施提升、教学过程升级,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双赢。学生在现代学徒制之下能够具备良好的基础文化知识、职业道德素养和岗位职业技能。政府在现代学徒制开展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长达作用,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运行提供健全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使得职业院校、企业和学生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之中来,并为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使得教学模式能够在宏观层面得到保障。行业协会和其他相关组织应当积极地帮助企业进行职业标准分析和工作岗位测评,使得现代学徒制教学能够具备明确的终结性评价指标和过程性评价指标,使得培训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坚实的基础。学徒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交替和双边的教学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提升,从而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二、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一)明确培养方式

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是一种融合了学徒教育和职业院校教育的培养方式,学生需要在两个场所中分别接受师傅和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这种培养方式是一种周期性交替培养方式。每一个星期,学徒需要在企业接受3-4天的工作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在职业院校进行1-2天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特点和要求,职业院校和企业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模式。

第一,知识层面的培养。教师需要在学生回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进行集中性和系统性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文化知识达到够用和必须的层面上,让理论基础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第二,技能层面的培养。在技能层面培养环节,需要根据技能的重要程度、技能的类型和性质进行个别性和针对性教学,使得学生获得的现场体验和经验。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应当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和教育进度,使得学校课程和企业培训之间能够实现有效对接。另外,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将校本课程和企本课程有机协调起来。当某项工作技能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或者相对复杂的时候,就要采取个别化教学,让嘘声获得重点培训机会。

第三,素养层面的培养。素养方面的培养是一项因人而异的培养方式。师傅和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素养内容本身的差别进行区别对待。学校常规教育中可以开展人文知识素养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相关理论课程的教育中可以渗透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并敦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会。企业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使得学生得到感化和熏陶,让学生在自我锻炼和改造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素养内涵,并提升自身自律的意识。职业精神以爱岗敬业为核心,是个体职业道德素养和精神操守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个人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素养的综合融合结果,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进企业和个体生活的良性互动。目前我国社会正在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这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密不可分的。

(二)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价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工作应当由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负责。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制定学徒培训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企业通过学徒在培训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积极性、能力和素养来评价培训效果。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的学徒可以在培训期慢后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样能够促进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和企业内部的公平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德荣,马宏伟.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2).

[2]徐金林,龙凤秀.“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模式及其现实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徒职业道德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今日菜色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