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社
【摘要】高职院校建设具备一定特色的专业及专业群是院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更是社会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取得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占据市场优胜地位的重要战略对策。本文对我国现阶段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定位、发展方向、目标及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专业建设研究措施
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现状
1.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讲,所设立的专业是为社会经济进行服务及建设的基本媒介,同时更是高职院校和社会之间互相连接的重要桥梁。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及专业群应严格依据社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建设的自然需求来进行建设和发展。高职院校自身只有具备高质量的有特色專业及专业群才能够确保生源的稳定性及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可持续发展。
2.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必须具备旺盛的市场生命力、稳定的专业发展基础及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特色专业及专业群要求院校必须具备优越的师资力量,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等。对于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进行资金、人力等的大量投入,才能真正打造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本身就业需求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重要意义
1.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和发展能够引领高职院校内涵的进一步建设及发展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教育培养和供应源源不断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根据自身所拥有的办学资源和条件,在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终达到预计的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办学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要素、采用的办学模式、师资拥有状况及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的设置、学生实践实训的环境及条件情况、采用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等都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及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2.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凸显院校的属性和特点
高职院校当中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具备本身的特点及优势,能够凸显院校的办学特点,且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发展和建设是以某种专业学科具备的、成熟扎实的技术作为根本基础来逐渐建立起来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通常是该院校原本最具优势的专业,或是本校的重点专业,有时也是本校生命力极强的专业,也可以是新出现的朝阳类专业。
3.通过特色专业及专业群能够突出体现院校的品牌
现阶段,高职教育由原来的规模化不断向着内涵化趋势发展和转型,一定会发生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状况。高等院校之间互相竞争靠的就是品牌效应,而想要树立起品牌最终还是要建立起院校自身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只有建立起自身高质量的特色专业,打造出良好的大众口碑,才能够打造出良好的品牌,而高质量的特色专业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断投入逐渐建设起来的。高职院校应突出特色专业的办学特色,将特色专业及专业群打造成为院校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建设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应遵循适应性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应积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和规定,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作为基础向导,严格依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及高职教学发展规律,同时及时与相关行业及企业所需人才相挂钩。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教育和培养怎样的专业人才。然而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在建设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同时也应依据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变化和调整,进而更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2.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应遵循高就业的基本原则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当中,只有切实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才能够使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更是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基础及发展动力。因为现阶段步入高职院校当中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就是能够在毕业之后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进行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时应充分依据高就业率基本原则。
3.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应遵循定向性原则
应积极适应高等教育逐渐大众普及化的需要,应将学生教育和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将学生最终就业作为办学导向,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特征、成长特点及未来步入社会发展的就业岗位来定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教育及培养,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当成人才教育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满足岗位需求当成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根本基础和依据。
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相关对策
1.及时更新和转变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理念
高职院校自身所具备的办学观念及专业建设理念直接决定了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发展趋势、成效及进度。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是对多个专业建设不断进行深入改革及创新的教育革新过程。因此首先需要对办学理念及专业建设理念进行转变,不断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和更新,深入强化办学质量意识,确立明确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教育目标,不断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对特色专业的课程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2.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教育方案及确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应具备明确的人才教育目标,确保以专业目标实现为前提的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教育及培养时应具备显著的专业特点,并且应依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拿出科学的、能够展现出专业课程及教育方法特点的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方案。高职院校进行人才教育培养的模式应具备显著的时代特点,使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让学生稳步发展。endprint
3.构建符合地区行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协调制度
协调制度主要内容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应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对工作制度进行调整,对已毕业且步入社会工作的学生进行定期的调查、回访及跟踪访问,对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变动及岗位所需技术能力变动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目标的专业方向及所对应的教育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4.通过设置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来提高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水准
课程建设作为进行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条件,在打造高品质课程建设的前提下建立高品质的课程体系,能够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水准。首先,进一步增强对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革新的工作力度;其次,应不断利用现代化先进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对专业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优化和完善,重点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教育及培养。
5.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继而推动和加速特色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来讲,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因此应将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打造出一支有专业领导者及经营教师为师资队伍主要构成的、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兼具的师资队伍,继而不断推动特色专业的建設及发展。首先,应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综合能力培训工作;其次,构建青年教师实际锻炼机制;再次,校方应多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企业项目的研发当中去,并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最后,教师应为合作企业提供所需的相关技术服务。
6.为学生打造开放自由、共享的专实践训练基地
打造开放自由、共享的专实践训练基地是高职院校为学生专业技能进一步强化和实践运用所提供的基础性条件,更是提升专业技能型人才质量的重要条件。实训基地的打造要以专业群内部的各个专业核心技能实践为根本依据,依据专业群的类型不同来进行合理的区分,进而达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训基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①能够满足专业内部各个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和教学的根本需要;②能够符合院校及合作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及强化学习的基地;③能够作为该地区进行职业技能考核及培训的基地;④能够作为新技术研发运用及普及推广使用的基地。
参考文献:
[1]李欣欣:《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探究》,《高教研究》2014年第2卷第6期。
[2]王艳:《强化特色专业打造高职品牌》,《中国教育报》2015年9月16日。
[3]李媛:《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12日。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