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办手抄报

2017-12-05 19:35
西江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辈小报手抄报

钟 韵

家庭自办手抄报

钟 韵

都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可我觉得我家的幸福与众不同,因为我家每个成员的亲情、欢乐和挫折,都体现在一张自办的家庭小报上。别看它月发行量仅为十份,却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

二十年前,一个普通的日子,就是我家《家庭集锦报》的创刊日。那天全家族的人共聚一堂,大家正吃着饭,年老的外婆看着四个儿女和四个孙子乐呵呵地笑。在梧州这座小城市,城东城西的距离不远,即使有横街纵巷的间隔,但是像这样经常性的亲情碰撞更令人开怀。不知是谁嚷了一句:我们自办一份家庭小报吧,专门刊发我们家里的事。一呼百应之下,这个奇妙的设想付诸实施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说只是一张八开纸的版面,但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毫不含糊:常在报上发表些“豆腐块”文章的妈妈实至名归地当上了主编,喜欢画画的我是美术编辑,爱好书法的爸爸是写手,然后每个家庭设立一个“特派记者”。至于我那七十多岁的老外婆,就只封了她一个“后勤总监”的名堂,以保证我们编印制作手抄报时有美食供应。

说起这份名为《家庭集锦报》的小报,那可是充满了亲情与爱心的报纸,上面的稿件全部来自家庭成员。有二三百字的笑话,有几千字的连载文章,还有诗歌、照片、插图等。在报纸分设的栏目“亲情篇”、“乐趣苑”、“万花筒”、“少儿天地”、“休闲心声”、“老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身边的人和事,照片主角或插图作者也是自己和亲人,令我们倍感亲切。

小报虽小,但内容丰富:刚上高中的小表弟戴上团徽,他兴奋地写来了《我加入了共青团》;爸爸从西安、兰州出差回来,登出了《我的西游记》连载;三姨观看了市里的花展,写下的感想在《家庭集锦报》上刊登后,被“主编”推荐寄到《梧州日报》并很快就发表了;当时在异地求学的我,也常把记录校园逸事的小文,投稿到《家庭集锦报》,以慰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家庭集锦报》,做父母的交流了家庭教育方法,做长辈的传承了祖训家规,做后辈的也汲取了社会经验和人生道理。小小的手抄报,将枯燥无味的说教变成妙趣横生的交流,长辈与晚辈之间借着一篇篇文章,打破了代沟。当小辈遇到了生活上的困惑与不平,写成小文在报上“吐槽”,家中长辈看到后,想方设法地开导:有写个“续篇”分享自己类似经历的,有找机会与小辈谈心的,也有送上小礼物安慰一下“弱小心灵”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这位小辈的父母及时知道了自己子女的思想变化,家族成员之间互相体谅、关爱。

办小报有不少“幕后花絮”,可谓趣事一箩筐。有位师奶特别擅长制作“西施鸡”,这件事被《家庭集锦报》新闻触觉灵敏的“记者”知道后,立即通过电话“采访”讨来秘方,在《家庭集锦报》上图文并茂地介绍其独特的烹饪过程,在受到读者热烈欢迎的同时,变成了下一轮家族聚餐的主菜;小表弟将我们自办小报的事情写入作文,结果学校老师看后纷纷向他借阅《家庭集锦报》;一位当老师的家人,在自己的课堂上读了《家庭集锦报》其中一篇写亲情的文章,把一众学生给听哭了;一位同事年幼的儿子,更是天真地跑到街边书报摊,说要买一份《家庭集锦报》,把档主弄得一头雾水……

办家庭小报,有甜也有苦,由于平时要工作,我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编制抄绘,常常一干就干到凌晨时分。戴着老花眼镜认真抄写的爸爸,一丝不苟仔细校对的妈妈,仔细统计稿件数量的二姨,都为这份特别的小报能每月准时送到各位“读者”手中作出一份贡献。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梧州电视台、梧州电台、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的记者纷至沓来,详细报道了我们的《家庭集锦报》,其中梧州电视台的报道还在自治区电视频道播出,一些外地的朋友看了电视后都来电祝贺。一位浙江的报刊收藏家知悉此事后,特地写信来索取本报的创刊号,并向我们报纸提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两位“家庭通讯员”经常在《家庭集锦报》上练笔,继而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作品,已连续多年获评本地媒体的优秀通讯员称号……这让我们一家子感到无限自豪,每次到亲戚家串门,听到老人家说如何用老花镜细细读报,听到小辈说与同学、老师分享读报的快乐,我们就有了继续办报的动力,并将其转化为一篇篇内容丰富可读的文章,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版面。

每个月,“主编”总会收到许多来稿,或许那只是小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作文,或许那只是姨丈的一首不讲究平仄押韵的打油诗,但那些文字是真诚的、纯朴的,它蕴藏着令人感动的亲情,传递着互相关心的亲人的消息,更蕴藏着代代相传的家风祖训。于是,这份《家庭集锦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随着我们大家庭的深厚情谊延续下来,并且像那经年的老酒,越发地洋溢着幸福的甜蜜。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小辈小报手抄报
这样才是小报
我的手抄报
Should I Go on a Diet?
等酢浆草开花的时候
小辈辈的小毛球
好事,好事
走进数学
手抄报展示
手抄报也可以这么玩
居高临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