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聃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的金融合作机制,包括货币结算与本币交换、建设境外金融机构等。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区域经济组织较多等原因,加大了金融合作的难度,本文提出应当通过创新融资担保形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方式推进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一、引言
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一带一路”政策成为了中国目前全新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持下,中国积极与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以及中东甚至欧洲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提倡金融合作,构建新型的金融交易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现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贸易合作主要体现在货币结算与本币互换,建立境外金融机构等方面上。
(一)货币结算与本币互换
中国积极与中亚五国、俄国、南亚以及东亚等国家签订货币结算与本币互换相关协议,希望降低双方贸易成本,规避由于使用美元等国际货币结算时可能面临的汇率波动情况。早在2003年,中国就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签订了本币互换的协定,2010年,中国更是与俄罗斯等国家开展了货币结算方式改革,在中俄贸易过程中减少美元使用,多采用卢布或者人民币,201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也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兑换比率为100亿人民币/(1/400)亿卢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陆续与更多沿线国家签订货币协议,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过程中既可选择依旧采用美元结算,也可以使用本国货币与人民币结算,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二)积极设定境外金融机构
1993年,我国在哈萨克斯坦地区成立了第一家中国银行。经过20多年的发展,银行的业务得到了稳定增长与发展,全面涵盖存款,贷款,汇款以及兑换货币等各种银行基本业务。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的帮助下也展开了深入的金融合作,中国开发银行与俄罗斯的三大金融机构均签署了合作协议,帮助中俄贸易解决融资与贷款问题,从而推动了许多领域的合作项目开展,包括油田、林业、航空等。在中东阿联酋地区,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均成功设立了海外分行,所有中国银联客户均可在中东地区进行刷卡消费,2013年,迪拜银行与中国开通了人民币的相关业务,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人民币服务中心[1]。
三、一带一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金融合作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金融合作問题分析
在与各个国家展开金融合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距,如中国与印度地区的国家经济总量较大,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经济体量较小,因此,在推出金融政策,进行金融合作往来时,需要设定不同的合作目标与合作策略,加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展开金融贸易交易的难度。
第二,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不够稳定,国家内部政党与民族问题较为突出,如东突的“三股势力”行为猖獗,造成许多国家政局动荡,不利于中国的合作推动,此外,沿线许多国家均参与或形成了众多的国际联盟,也有部分国家相对独立,结盟国家与非结盟国家共存,金融合作困难。
第三,在现有的金融合作中,主要以开发性合作为主,商业合作比例较少,中国倡导的金融合作以支持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通过各种政策性的银行服务开展,在业务以及合作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此外,在实际的合作贸易中,中国与其他国家尽管签订了众多的条约,但是建立的实体项目较少。
第四,多层次交织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为中国与各个国家开展合作带来了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存在众多的区域经济组织,如著名的欧亚经济联盟,阿拉伯组织合作委员会,黑海经济合作区等,各种区域经济组织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区域经济关系,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协调与各个组织以及成员国之间利益仍然需要进一步思考[2]。
(二)金融合作对策分析
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外部因素,中国应当积极采取对策,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首先,应当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各个国家签署货币结算协议,推进人民币的使用过程。我国的商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加之巨大的海外投资,未来开展人民币结算的空间巨大。此外,我国也应该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推进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外汇市场建设过程,发展成为国际结算、储备货币。
其次,创新区域融资保障机制,亚投行的成立为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资本输出过程。我国与合作国家应当积极探讨如何建设灵活可控的融资以及担保机制,通过成立各项基金来为区域内金融贸易服务提供融资支持,努力探索新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如PPP模式,私营企业参与模式。
最后,面对许多国家动荡的政治与经济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有效的监管以及维和机制,国际相关组织以及亚洲安全部门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加强合作的经济监管,建立市场预警系统,降低外部局势对金融合作的负面影响[3]。
四、结论
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中国与周边合作展开深入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只有通过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极建设境外金融机构,创新现有的区域融资担保政策,实施严格的双边监管等方式才能够有效提高中国与其他国家金融贸易的合作深度,推进各个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青松.“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27(1):8-12.
[2]肖德,李坤.“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16(3):67-71.
[3]崔文瑞,张武浩.“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与沿线各国金融合作研究[J].西部金融,2017(1):38-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