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博萌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时期。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俗话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便是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能,由微小的优点发展成大的潜能,逐渐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怎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作用
1.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身上都有潜能。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心思和心态,主动和小学生做朋友,发现学生的潜能,对其赞扬和鼓励,小学生受到鼓励后,便会对学习兴致高昂。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来观察每个小学生,尊重每个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掘每个小学生不同的潜能,进而进行激发,使每个小学生都对学习、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
2.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有力竞争
赏识教育便是教学中的一种思想,其目的便是让学生能够有好的人格、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发展。那么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班上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赏识,便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比、学、赶、帮”的良好条件,以此便激发了学生之间的有利竞争,有利于学生们的成长。
3.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有些小学生可能反应比较慢,没有那么的聪明,所以这些小学生往往得不到家长、老师和他人的有效评价,长期下来便会出现自卑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对这些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进行积极的肯定,让小学生树立起信心,进行自我肯定,这样便能逐渐克服自卑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格。
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措施
1.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由于他们在心理上的不成熟性,他们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师长的肯定和鼓励。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表达的信任和肯定情绪,可以鼓励小学生认真听讲和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与小学生的眼神交流,让学生感知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也可以运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关注,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赞扬等。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这些方法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明确自己是课堂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信任关系和及时联系为师生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幫助学生在教师的关注和信任下更自觉、更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
2.建立学生之间的赏识联系
赏识教育中同样不能忽略的就是同学之间相互欣赏的力量。教师通过建立班级内良好的学习竞争气氛,可以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学习和竞争,以学生之间的相互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小学生表现的机会,并且在他们有优秀表现的时候,及时让班级同学以鼓掌等形式进行表扬,让学生感觉到同学们的肯定和佩服,鼓励他们有更好的表现。比如说,当教师在讲到某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或者是上网、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等,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知道的内容讲述给同学们听。如果小学生在课堂中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教师就可以让全班同学给他们鼓掌,肯定他们的表现。同学的肯定和佩服能够让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赏识教育应用与小学语文作文方面
语文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而在学生作文写作实际情况中,他们是十分缺乏这种能力的。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刚刚开始进行语文写作,将赏识教育运用于作文点评中,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肯定,其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有益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如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看图说话方面,一个红领巾女孩主动把身边的垃圾捡起来这种生活常见的画面。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图片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可以请学生们来分享一些自己生活中文明礼貌的行为。在学生发言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进而学生可以更加细心观察生活,在写作时具有发散思维,将真挚的感情融入进作文内容中。对于一些学生的好作文,教师可以向全班同学推荐,鼓励大家互相学习,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4.赏识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方面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占其语文课程很大的一个比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能力,体会阅读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时,对于有的文章学生或许不是那么感兴趣,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引导,采用一些较为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如学习童话故事时,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有感情的朗读,会对故事人物情感有进一步的理解。这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鼓励和掌声,如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阅读,提炼文章主旨等,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赏识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阅读的兴趣。
5.将新型有效的学习方式融入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中,教师要运用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更多好的表现机会,才能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比如说,教师在教到《坐井观天》的时候,可以以坐井观天这个成语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比赛。每个小组轮流讲一个成语的由来和用法(如,闻鸡起舞),比赛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有相应的奖赏和惩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鼓励小学生开动脑筋,将自己学过的成语或者平时积累的成语知识用起来。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以及班级之间的竞争氛围,能够提高班级的活跃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学习效率。小学生在这样的比赛中,可以拥有更多的知识积累。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其他的学习活动,通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合作竞争机会,及时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为赏识教育的开展奠定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红伟.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园,2014(25):127-127.
[2]霍红雨.试论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吉林教育,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