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和芝 朱玉雯 张余慧
摘 要 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现象,广场舞兴起具有其必然性,承载着特定的社会心理。论文从强身健体与休闲娱乐、舒缓情绪与释放情感、扩大社会交往、获得身份归属、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分析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心理,旨在更好地把握广场舞兴起的实质和发展方向,为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规范、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广场舞 兴起 社会心理
基金项目:2014年度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广场舞兴起的社会心理及其引导机制研究”(编号:YG201415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仰和芝,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人口社会学;朱玉雯、张余慧,井冈山大学。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22
作为一项由群众自发组织并以歌舞形式在公共场所呈现的集体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舞是人们心理、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文化载体,是广场舞群体自我组织、自我展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文化活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公共文化产品,其具有显著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无论是在繁华热闹的都市广场,还是在偏远沉静的乡村空地,广场舞已然成为一道独特的公共文化风景。随着广场舞在我国城乡各地的兴起,广场舞的参与者群体日益壮大,广场舞的声势日益浩大,广场的影响日益广泛,广场舞的社会功能也日益多元。为此,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8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将广场舞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任何一种公共文化现象的兴起都具有其必然性,都会承载特定的社会心理,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必须要准确了解公共文化现象承载的社会心理,并对其实现积极、充分、针对、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做到真正的文化惠民。可见,从社会心理角度探讨广场舞的兴起,有助于从本质上更好把握广场舞的兴起实质和发展方向,有助于更好引导城乡基层广场舞健康、文明、规范、有序开展,并最终保障广场舞的社会功能有效和合理实现。
一、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社会心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注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都在寻找适合自身的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方式。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文化场所和设施在逐渐增多和逐步完善,各种营利性的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场所也在大力发展。每种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方式都有场所、设施和体力的要求,随着人们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选择的逐渐增多,不同个体和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消费能力和个人偏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方式。
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活动,广场舞活动经济节约,只要有固定和安全的场所,有一个音响,音乐一响,就可以就地开展;广场舞舞蹈动作相对简单、舞步节奏明快,容易学习模仿掌握,舞者可以随心自我掌控;广场舞动作设计简单,不需要过多的时间和体力投入;广场舞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自娱自乐,只要自己愿意,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加入或退出;广场舞是全身协调运动,能不同程度地达到塑造形体、提升活动能力、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效果。广场舞具有的物美价廉和随时随地的方便,很符合对中老年女性群体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实际需要;广场舞的运动强度和效果,很适合中老年女性的身体状态和健康要求;广场舞的自娱自乐,符合中老年女性人群的组织需要。可以说,正是广场舞满足了中老年女性群体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实际的社会心理,久而久之,广场舞才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成为中老年女性群体日常健身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疏导情绪、释放情感的社会心理
人有七情六欲,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每个个体都会在生命历程不同阶段中遇到不同的负面情绪和情感,如何宣泄、疏导不良情绪,释放负面情感,把不良情绪和负面情感消除或把负性情绪和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每个个体生活的常态,也是每个个体生命历程中一以贯之的任务。疏导情绪、释放情感需要适当的方式和载体,而人类最常见的疏导情绪、释放情感的方式是通过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
广场舞参与者主要是中老年女性群体,儿女的日益独立、家庭的日益原子化、夫妻之间随着婚龄增长日益缺少关注、家庭的空巢化、社会地位的日益下降、年岁增长的日益唠叨让儿女和配偶产生的不满、日复一日的日常家务,这一切都容易让中老年女性群体出现孤单、烦闷、抑郁、易怒等不良情绪和负面情感。而这些主要因家庭而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很难在家庭中获得疏解和释放,只能在家庭之外另寻出口。因自身特征,广场舞对中老年女性群体来说,就是一个合适的出口。在参与广场舞活动过程中,舞者的身体完全沉浸在有旋律的音乐和有节奏的运动状态中,这时整个身心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舞者累积的不良情绪和情感也借广场舞得到舒缓和释放。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广场舞的出现和兴起是“中老年女性群体”舒缓情绪和释放情感的一种渴望和表现而已,广场舞的兴起承载了中老年女性群体渴望舒缓情绪和释放情感的社会心理。
三、扩大交往的社会心理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剧烈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社会交往正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社会交往渐趋向于理性化、匿名化、陌生化、私密化、短暂化和个性化。而现代城市的居住格局,让每个家庭都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私密空间,各自关起门来谁都不认识,传统社区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关系逐渐弱化,亲属间的日常联系也趋向松散,个体与个体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在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人与人交往的情感趋于淡薄。在现代社会的交往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重要变化的背景下,不同群体对社会交往的需求的社会心理都不一样。
广场舞参与者主要是中老年女性群体,中年女性群体家庭的子女多长大成人,很多家庭呈“空巢状态,中老年群体社会交往的范围和内容在缩小。在这种背景下,中老年女性群体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社会交往形式和内容,从相对封闭的家庭孤独状态和狭窄的交往空间走向相对开放的社会交往状态和空间。可见,全国范围内广场舞的出现和兴起,不只承载着中老年女性群体渴望强身健体、舒缓情绪的社会心理,更承载着中老年女性群体渴望参与和扩大交往的社会心理。广场舞场域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交往场域,广场舞群体因广场舞走到一起,在每天相对固定的跳舞时间和空间中彼此不断加深认识和交往,并且这种广场舞时空的交往会自然而然地延伸至广场舞之外的时空中,进而延伸至广场舞参与者日常生活交往的方方面面,不断拓展广场舞参与者的社会交往范围和内容,从而实现广场舞参与者扩大交往的社会心理。endprint
四、获得身份归属的社会心理
每个个体都是社会中的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人以群分,个体人必然属于特定群体,属于特定的家庭、特定的邻里、特定的工作单位、特定的社会团体、特定的社会关系。每个个体也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或多个群体,从群体中获得利益,获得爱、尊重、帮助和支持,獲得友情、温暖和安全感,进而在群体中获得不同的身份归属感。群体是个体健康生活及社会正常运行的根本性保障,任何一个个体都有聚群的本能和愿望,并渴求在所归属的群体中获得能让自身正常生活的工具性需要和表意性需要。
广场舞参与者多是中老年女性,她们的日常生活多围绕家庭,儿女因工作和生活常常忽略她们的感受。随着年龄渐长,中老年女性与社会的距离渐远,她们的日常生活较少被关注,容易被排斥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群体之外,进而没有明确的群体归属感,她们渴求获得新的身份归属。广场舞活动本身就是一项群体性活动,不同的广场舞团队是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广场舞群体是参与者因共同的地缘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动态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成员之间互相遵守共同的约定,相互学习、相互沟通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形成相对明确和稳定的群体关系。基于特定的广场舞群体时空,中老年女性一起跳舞、一起聊天,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沉浸在广场舞群体中享受生活,享受家庭之外身份归属感。可见,广场舞的兴起是因为其能充分满足中老年女性寻找身份归属的社会心理。
五、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心理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需要基础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想发挥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不同个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不同群体因自身的能力、拥有的资源和人生追求的不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同。作为广场舞主要参与者的中老年女性群体,她们的感情与生活重点往往是家庭,随着儿女的成长与独立,在儿女身上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愈来愈少,中年年女性群体的时间和精力需要通过参与家庭外的活动来依托,需要走出家门参与有意义的事情和活动来体现和实现自我价值。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者每天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没有束缚地在大庭广众之下翩翩起舞,既是舞者又是彼此的观众,每个舞者都可以尽情地展示和表现自我,个人风采和对美的追求在广场舞的空间中充分展现,广场舞舞者每天处于“有固定的事做”的状态中,个体的自我价值得到展现和肯定。广场舞作为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因其在健身休闲、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社区凝聚方面的发挥的功能,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8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将广场舞工作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场舞被赋予公共文化的意义。于是对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者而言,参与广场舞活动不只是锻炼身体,娱乐自己,排解负面情绪,让自己每天有事情做,对自己和家庭有价值,参与广场舞活动的同时还是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这就使得广场舞参与者感受到自己对社区对社会的价值。可见,广场舞因其特有的功能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广场舞参与者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米莉.认同、归属与愉悦:代群视野下广场舞女性的自我调适与主体建构.妇女研究论丛.2016(3).
[2]宋琳琳.都市空间下广场舞群体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以邢台某花园广场舞舞队为例.暨南大学.2015.
[3]张兆曙.个体化时代的群体性兴奋.人文杂志.20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