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从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审视体育事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远景,新意多多。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首要的是调整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和奥运争光,体育事业发展对摆脱“病夫”之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重要作用,60多年努力取得的成就镌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中国体育经历了科学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阶段。今天,走进新时代的体育事业已经具备了步入生活化的社会条件和基础,将以不断满足人民幸福美好生活需求为宗旨,书写恢宏的新篇章。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要以健身促健康、保健康。十几亿国人高度关注体质健康,男女老幼都将健康的身体状态和生活方式视为幸福生活的要义。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要不断提升竞技水平。一个体育强国,没有几个强项不行。要称得上体育强项,没有世界顶级水准的运动员和大赛优异成绩不行,没有大众传承体育文化和青少年普遍参与也不行。
2017年春天,中国乒乓球队几员女将接连输给同一个日本女孩,秋末男队又在欧洲赛场败过几阵,眼睁睁看着两名德国选手争冠。这些年,中国乒乓球天下无敌成为媒体想当然的定式。此一时“孤独求败”,彼一时“危局在即”,舆论竟至如此颠簸。乒乓之所以有国球之称,应当兼具乒乓文化、大众热情和竞技水平,而不是只盯着奖杯。这才是体育强国的气度和风范。
同样作为体育强国的缩影,美国的篮球和巴西的足球是举国热爱的运动项目,但都不会百战百胜。体育要争取佳绩,不唯成绩论。在国际竞争中输了球,英超、NBA照打不误,球市依然红火,打球、看球都是因为生活需要这样的快乐和健康。兴旺的体育经济、丰富的体育文化有序地运转和传承,勾勒出体育强国标志性的图景。
贫困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穷则思变。而今,中华民族不再羸弱,中国体育如何顺势而上,值得探讨。下一代将是共享体育强国之利的一代,不断提升美好生活需求,并以平衡和充分发展来满足需求,想想都让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