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国家谷子改良中心张家口杂交谷子分中心, 河北 张家口 075000;3.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新优质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5号
宋国亮1,2,3,赵治海1,2,3
(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国家谷子改良中心张家口杂交谷子分中心, 河北 张家口 075000;3.河北省杂交谷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张杂谷15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育光温敏谷子不育系A 2为母本,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阳高3号父变异株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于2013年、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区试,2年产量结果均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4年在区域生产试验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产量表现突出,并于2013年在全国第十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优质; 谷子杂交种; 张杂谷15号
1.1 不育系的选育
张杂谷15号的母本A 2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自育的光温敏不育系“821”的衍生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育性受光温条件控制,不育系对光周期和温度的育性敏感时期在幼穗生长锥伸长至雄蕊原基分化期,温度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四分体时期。A 2不育系在光周期14 h以上,且夜间温度在12~15 ℃之间,表现不育,不育度达到95%~100%,自交结实率0%~5%;在光周期13 h以下,昼夜温度在19~29 ℃之间,育性恢复可育,自交结实率达40%~60%。其不育基因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一般品种都能使其恢复育性作为恢复系。
1.2 恢复系的选育
其父本“阳高3号父变异”来源于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2009年在山西省阳高县张杂谷3号制种田中父本行的一株变异株。其中张杂谷3号父本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原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选育出的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抗除草剂拿捕净谷子新品系。该变异株在田间表现较原父本抗性强,枝株壮,穗较大,后通过南北穿梭加代选育,喷除草剂拿捕净进行鉴定,并连续进行米色优选后,而成为杂交谷子恢复系的一个新品系。
1.3 张杂谷15号杂交种的选育
张杂谷15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所2009年以阳高3号父变异选优后代为恢复系,与自育不育系A 2为母本进行组合测配,2010年进行新组合观察,在2011—2012年参加院内产量比较试验。于2013—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区试和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谷2015006。并于2013年在全国第十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2.1 院内试验结果
该杂交种在2011—2012年院内产量比较试验中,平均单产7 185.08 kg/hm2,比对照张杂谷6号增产12.52%,详见表1。
表1 2011—2012年产单鉴定结果
年份试验地点平均单产(kg/hm2)ck平均单产(kg/hm2)较ck±(%)2011本所试验地7387.656634.6511.352012本所试验地6982.506141.913.69平均7185.086388.2812.52
2.2 国家谷子区域试验结果
张杂谷15号于2013—2014年参加国家谷子区试,2年平均单产6 511.50 kg/hm2,平均比统一对照大同29号增产12.22%,居2年参试品种第1位。其中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 556.50 kg/hm2,平均比统一对照大同29号增产13.34%,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4年区试平均单产6 465.00 kg/hm2,平均比统一对照大同29号增产11.12%,居参试品种第1位,变异系数为15.77%。2年19点试验中17点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57%~33.70%,2点表现减产,减产幅度为-3.51%~-7.89%,增产点率为89.5%。
2.3 国家谷子生产试验结果
2014年,张杂谷15号参加国家西北区谷子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6 117.00 kg/hm2,平均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9.22%,居参试品种第1位,5点试验全部较对照增产。
3.1 植物学特征
幼苗绿色,茎秆绿色,株高128.02 cm,穗长28.00 cm,穗重32.70 g,穗呈棍棒型,穗码松紧适中,穗粒重25.27 g,出谷率77.28%,千粒重3.25 g,黄谷黄米。
3.2 生物学特性
生育期128 d,适宜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内蒙、辽宁、黑龙江等≥10 ℃积温2 800 ℃以上春播地区推广种植。
3.3 品质性状
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粗蛋白12.32%,粗脂肪4.32%,直链淀粉14.25%,胶稠度136.5 mm,碱消值4.0级。米质优良。
3.4 抗病性
该品种抗逆性较强,抗倒性为3级,耐旱性、谷瘟病为2级,纹枯病为1级,谷锈病、黑穗病、线虫病未发生,红叶病发病率为2%,白发病发病率为3%,蛀茎率为0.58%。从试验结果看,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性强,抗旱,结实性较好,2015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主要适宜西北春播区种植,基肥以农家肥和磷钾肥为主。播种量0.25~0.375 kg/667 m2,留苗0.8万~1.6万株/667 m2为宜,不宜留苗过密。3~5叶期间苗,6~7叶期定苗。勤中耕锄草。前期注意蹲苗和控制肥水。抽穗前10 d要重用孕穗肥水,根据地力和产量要求,一般施尿素10~20 kg/667 m2。
The New Good-Quality Hybrid Foxtail Millet Zhangzagu No.15
SONGGuoliang,ZHAOZhihai
2017-03-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 BAD 0 6 B 0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7);河北省科技条件建设项目(169676410 G)。
宋国亮(1976—),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谷子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E-mail:sglzjk@163.com。
赵治海(1958—),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谷子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E-mail:zhaozhihai58@163.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7.108
S 515
A
1001-4705(2017)07-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