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探讨

2017-12-02 19:55杨旭姜小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3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杨旭++姜小玉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3.138

[摘要] 目的 总结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54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照组,另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血液透析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的54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组,将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失衡综合征、体温升高、凝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8%、9.6%、3.8%、1.9%明显低于对照组23.1%、32.7%、26.9%、19.2%、13.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4.1%(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是十分必要的,该干预方法对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预防作用,除此之外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7(a)-0138-02

以肾脏无法维持基本代谢功能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进行性肾损害,对于该病目前临床尚无既保守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是其主要疗法,虽然疗效可观但长期治疗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患者产生沉重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还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无法确保良好临床疗效,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透析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该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该护理干预方法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12月与2015年5月—2016年12月就诊该院行血液透析的108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按照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各有病患5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7.4±3.5)岁,糖尿病病程7~20年,平均病程(13.4±2.5)年。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57.1±3.2)岁;糖尿病病程6~18年,平均病程(12.8±2.7)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前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心理精神状态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血液透析的目的、原理、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透析治疗中相关注意事项,力争获得患者与家属配合及支持,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与患者交流尽量多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沟通过程中直视患者,做认真倾听状,予以患者充分尊重,及时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深入了解患者内心需求,鼓励患者自我倾诉,结合患者所担心的问题予以心理疏导,尽量抵消患者紧张、焦虑、害怕、恐惧等不良心理,使患者放下心理负担与思想包袱,安心接受治疗[1-2]。在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治疗室前,护理人员预先将室内温度、湿度、光线调控至最佳状态,检查血液透析器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检查并核对血液透析机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同时进行必要的故障排查,确认无机器故障后再将患者送入[3]。血液透析中护士人员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心率、体温、呼吸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除此之外还需对有无渗血、气泡产生等现象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有此现象发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完成血液透析。透析结束后,取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止血,同时行弹力加压绑扎。告知患者保持皮肤干燥,切勿用手抓挠穿刺部位,防止皮肤抓伤引起感染,护理人员陪同下将患者送回病房[4]。加强患者饮食管理,在确保机體所需营养支持与能量供给充足的条件下,科学合理地控制患者饮食,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与营养状况,参照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食谱,均衡营养,每行1次血液透析对营养状况与身体状况评估1次,适时调整饮食计划。透析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护士人员在患者每晚入睡前为其进行穴位按摩、沐足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组间比较血液透析治疗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评分法调查问卷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设置0~100分有效评分范围,依据评分划分护理满意等级,非常满意评分需达85~100分,满意评分需达75~84分,基本满意评分需达65~74分,不满意对应的评分范围为0~64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病例数×100.0%。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为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分别对日常生活能力维度、器官功能维度、认知功能维度、正向情绪维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4例(7.7%)发生低血压,3例(5.8%)发生高血压,5例(9.6%)并发失衡综合征,2例(3.8%)出现体温升高,1例(1.9%)发生凝血。对照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2例(23.1%)、17例(32.7%)、14例(26.9%)、10例(19.2%)、7例(13.5%),观察组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endprint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器官功能、认知功能、正向情绪、生理/心理子量表总分均明显要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严格落实护理责任制度的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模式下所提供的各项护理措施不仅充分满足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同时有效预防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模式位患者提供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全程系统性护理服务,透析前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干预措施的实施为后续血液透析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最大程度地抵消或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透析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透析机设备故障监测,保障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安全。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陪同下将患者送回病房,充分体现出护理干预人文主义情怀,真正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5]。

该文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反映,护理干预不僅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对该次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之所以优于对照组,很大一部分原因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关,双向关系的建立渗透于透析前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透析结束后穴位按摩、沐足护理,护理人员在这些层面与患者频繁交涉,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同时也更愿意将内心主诉告知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得知这些信息后,及时向患者提供所需要的护理服务,解决了患者生理、心理难题。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是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需求,临床主动为患者提供该项护理服务不仅满足了该类患者护理服务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对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起良好预防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实用性与推广性价值高,建议将其在糖尿病性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广泛开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鹿媛.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3,10(10):164-165.

[2] 郑滢.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5,21(23):99-100.

[3] 蒋晓娟.对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15(71):206.

[4] 郭荣珍.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26-127.

[5] 杨薇薇.血液透析开展优质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6-117.

(收稿日期:2017-04-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